经常到北京西边自驾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路旁总是会偶尔闪过一些荒废的古村。
不知道你们是否曾经好奇过,
为何这些荒废村庄会集中在京西地区?
你或许会说,是因为交通问题或是城镇化建设等等。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
京西群山中的龙脉被煤矿破坏,导致此地风水变坏,自此多灾多难……
以上是说笑了!
不过京西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废弃古村,确实是跟这里上千年的采煤历史脱不开关系。
谈到京西的采煤史,可以说历史非常悠久。
京西自古多煤,早在辽代就有采煤的记载,当时主要应用于陶瓷的烧制。
百姓日常生活主要还是以木材为主,煤炭为辅。毕竟相比于煤炭来说,柴草要更容易获取。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林地的减少,煤炭凭着相同体积的更高热量,成为柴的完美替代品。
到了清初,煤就开始取代木材,成为北京地区的主要燃料。
当年,京西山里的煤沿着京西古道一直运进阜成门,供给京城,所以阜成门素有“煤门”之称。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阜成门外还有多家煤栈。
在如今的北京城内,还保留着煤市街、煤市口等地名,都是因当年的煤炭生意而得名。
近代以来,京西的煤业迅速发展,众多现代化的大型煤矿开始陆续建成,京西地区的煤炭产量达到顶峰。
进入21世纪,随着北京地区的转型升级,京西的煤矿陆续开始停产退出。
2020年,北京的最后一座大台煤矿正式告别历史舞台,北京也就此终结了自辽代起上千年的采煤历史。
但长年的煤矿开采,导致京西地区出现了很多采空区。
采空区是指在常年的煤矿开采后,矿山地表下面会留下的空洞或空腔,在山体附近的人员和建筑都会面临陷入采空区内部的危险。
所以,一些村落便不得不整体搬迁到几公里外的新社区。原有的老村无人居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老村废墟。
古时候,这些地方要不就是军队屯兵驻守的地方,要不就是古道沿线因商业贸易自然形成的村落。
众多百年古村发展至今变成无人居住的废村,着实有些可惜。
由于这些废弃村庄分布零散,规模也都比较小,做旅游开发意义不大,但作为探险、徒步的目的地,倒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走在这些残垣断壁中,虽然处处杂草丛生、破旧不堪,但依然能感受到历史的洪流从身边缓缓流过。
甚至还可以想象到,曾经逢年过节时这里的热闹景象。
有时候,村落是尤为坚韧的,它能传承历史文化上千年经久不衰。
但有时村落又是极其脆弱的,人去楼空,旧房无人理会,很快便会被大自然无情摧毁。
当我们陶醉于乌镇的清幽寂静和西塘的烟迷水乡时,不知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这些逐渐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废弃的古村在京西门头沟区和房山区都有分布,例如潭柘寺地区、大台地区、古道沿线,以及更远的斋堂和雁翅地区,大多在地图中未有标注,需提前做好功课,或询问当地朋友,参观时切记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