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开播。在第一期节目中,由梁家辉“守护”的“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登场后,不少观众表示印象深刻。这件其貌不扬的器物身上,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秘密呢?
入选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石鼓,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共有十件,每件石鼓高约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每件重约一吨。园顶平底,因其形状近似鼓,故俗称“石鼓”。
唐朝初期(627年),石鼓在宝鸡和凤翔两县交界的南原被发现,南原是秦国古都之地。唐宪宗时,石鼓曾经存放在凤翔孔庙,后经五代之乱而散失。北宋,凤翔知县司马池(司马光之父)在民间找回九件。宋皇祐四年(1052年),向传师找回了遗失的第六鼓,但该鼓已被民间凿成米臼。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石鼓从凤翔迁到汴京(今开封)。金兵破汴京后,将石鼓运至燕京(今北京),此后明、青两代石鼓存放地一直未变。抗日战争期间,石鼓被迫迁至四川峨眉县西门外武庙。解放后石鼓重新运回北京,存放在故宫博物院。这10件石鼓的诞生到现在,颇具有戏剧色彩,起伏跌宕,令人回味无穷(详细介绍网上及相关书籍上都有,这里不再赘述)。
2019年3月26日在故宫博物院有幸看到了这十只名气很响但又看不明白的石鼓。如下摘录了这些石鼓的简介:
1、“乍原”石:本篇叙说修治道途。“原”即“三畤原”,又名“南原”、“石鼓原”。在官吏的率领下徒隶来整治道路,种植各种树木。植树及治道都有时日的限制,分别是二日和五日。
(“乍原”石)▲
(“乍原”石拓本)▲
2、“而师”石:此篇追叙秦献公迎接周天子使者到来的盛大场面。惜字脱漏太甚,难以通读。“嗣王”即周烈王。烈王初立,太史见秦献公,故秦献公出师迎之。“我”献公自称。
(“而师”石)▲
(“而师”石拓本)▲
3、“马荐”石:此石文字残损最重,今一字无存。参照北宋墨拓善本可见“天虹”二字,说明当时秦地雨量充沛,天上常见虹霓,气候温润,草木滋蕃。虽仅“济济马荐,栺栺芄芄”二句可读,已表明秦地良好的畜牧环境。
(“马荐”石)▲
(“马荐”石拓本)▲
4、“吾水”石:此篇叙说我们的水很清澈,我们的道路已修平,树木也已经种植就绪。在丙申这一天秦献公和周天子使臣一道准备出游。
(“吾水”石)▲
(“吾水”石拓本)▲
5、“吴人”石:此篇叙说秦献公的队伍先达吴阳,在太祝的主持下秦公遥祭了吴岳。在吴岳的鹿囿中,许多公鹿和母鹿奔跑嬉戏。
(“吴人”石)▲
(“吴人”石拓本)▲
6、“霝雨”石:此篇是狩猎归途中,遇雨,涉水,行舟的描写。诗首句的(癸),应该是日名,从丙申第二天出游以后已经七天了。下雨以后汧水上涨,有些地方还可以骑马横渡,有些地方就需要乘舟而行。
(“霝雨”石)▲
(“霝雨”石拓本)▲
7、“銮车”石:此石诗五章。首言銮车,指明人君所乘之车,展现出这次狩猎活动将要结束时的情景。在临时驻跸的銮车周围,有奏对受命的近侍,有勇猛善战的护卫,驻地安如屏障。诗末以秦献公的口吻说,我这次狩猎所获很多。
(“銮车”石)▲
(“銮车”石拓本)▲
8、“田车”石:此石叙在原野上打猎,也是整个狩猎活动的高潮。猎物不仅是“麀鹿”,还有“麋鹿”和 “雉兔”。而且众庶也参加此时的围猎。
(“田车”石)▲
(“田车”石拓本)▲
9、“汧殹”石:此石称道汧源之美与游鱼之乐。诗四章,皆言养鱼、捕鱼之事。诗中赞美秦地水利优越,水产丰富,鰋、鲤、鲌、鲢等各种大鱼很多,要用杨柳条筐装运。
(“汧殹”石)▲
(“汧殹”石拓本)▲
10、“吾车”石:此篇叙说游猎开始情景。诗五章,首言车马强盛,次言公卿和乐,三叙弓矢精良,四叙游猎所见景物,五纪狩猎所获,是一篇意态悠闲的游猎诗篇。诗中突出车马整齐,暗示国体稳定,兵强马壮。
(“吾车”石拓本)▲
石鼓文为四言诗,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记述秦皇游猎之事,也称“猎碣”。石鼓文的研究也是从古代开始的,各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三种说法:
1、主周说(“主周说”起始于唐初,含西周文王说、成王说、宣王说等多种不同的看法)。
2、主秦说(“主秦说”大概有十几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主要有秦襄公、秦文公、秦德公、秦穆公、秦献公、秦惠文王等说)。
3、主汉、北魏及宇文周等说。
这些说法对普通百姓来说都不重要,让专业人士去研究。重要的是要记住这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而石鼓上刻的大篆碑文更有研究价值,对后世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不少杰出的书画家都长期研究石鼓文艺术,并将其作为自己书法艺术的重要养分,进而融入进自己的绘画艺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