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边,离香山公园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散心的好去处:北京植物园。
早年去北京植物园要么开车,要么坐公交,前几年轨道交通延伸到这里,所以去植物园和香山已经多了一种选择。所谓植物园,自然是观赏植物的好地方,不过冬季的北京,在这山脚下,似乎只有松柏还带着绿色了。植物园一带吃饭的地方不多,我每次去都是在附近的麦当劳解决问题,挺好。
除了四时的自然风光,植物园里面还有一些名人遗迹,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曹雪芹曾经住过的黄叶村。当年的曹雪芹贫困交加,无力住在京城,只能移居城外的西山脚下,并在此地创作《红楼梦》。
要说这黄叶村,早年一定是荒凉的所在,就像这名字给我们的暗示一样。不过现在的黄叶村已经今非昔比,成了一处文化休闲场所。村前有一小桥,桥旁有一湖泊,叫澄明湖,湖边生长的芦苇只剩下高耸的”羽毛“了,四周有些薄冰……
黄叶村的核心,就是曹雪芹纪念馆。纪念馆占地着实不小,有几进院落,其中有的房间被开辟成展馆,介绍曹雪芹、《红楼梦》、历史上的西山、香山、颐和园等等与曹雪芹以及那个时代相关的知识。
曹家没落的时候,正是清朝依然处于鼎盛的时期。那时的北京植物园和西山一带由于大肆营造皇家园林而异常繁华。当时的北京北部,也就是从海淀区的圆明园开始,一直向西修建皇家的行宫和园林:颐和园(当时叫清漪园),玉泉山,以及静宜园(就是现在的香山公园)。为此,全国各地的工匠云集北京北部地区,商业也就发展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因圆明园,颐和园,玉泉山,静宜园等周边属皇家禁地,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清军众多,并在这一带修建了很多军事设施和营房,当然,成千上万的士兵驻扎在此地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然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曹雪芹的生活只能用困苦来形容了,可能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孕育出杰出的作品来吧。
现在的黄叶村后面还有曹雪芹当年打水的那口水井,他曾经散步的小路被命名为曹雪芹小道。纪念馆里面介绍说,曹雪芹十分关注残疾人的谋生问题,曾经编写过教他们如何制作风筝的书籍...
曹雪芹纪念馆里面有一个不大的书店,叫芹圃学妨,冬天的时候,书店里面暖暖的,夕阳下的老屋子很有味道。
当年乾隆在位的时候,四川曾发生过叛乱,清军出师不利,因为叛军依托有利的地形和高大的城堡”负隅顽抗“。为此,乾隆命令在西山脚下修建了一批仿造的建筑(名叫碉楼)供清军训练。至今在植物园中还有两处,其中一个就在曹雪芹纪念馆后面不远之处。
冬天的植物园还是很值得去的,虽然没有了那么多春夏盛开的花朵,但是那些落尽叶子的树干,黄色的草地,暗灰色的群山,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
从植物园出来,已经是黄昏了,坐上轻轨,不用多久,就回到喧嚣的北京市内了……
下一篇:躲进深山成一统,管他酷暑与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