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战友情,关爱心相连!这是记者近日随行参加的由北京目标行动赵湘杰和张秋月与召集人耿和平、邹小霏等人联袂精心策划组织的一次,来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八个团的战友们,参与的《晋陕大峡谷》考察采风活动后的深刻感受。
集结地启程出发(摄影:冯赣勇)
2021年10月8日一早,来自京城四面八方的40名团友汇聚在出发集结地安徽大厦等候出发。谁承想等候的出行的大巴车却姗姗来迟,直至08:35才到,面对寒冷天气下的长时间等待,大家有些不快。
耿和平问候大家(摄影:冯赣勇)
然而,当车子启动后,目睹沿线车流滚滚,路况严重堵塞的状况,再加上本次组织者耿和平与赵湘杰诙谐的开场语及诚恳的致歉之情,大家很快将心中的不快,化为了理解的欢声笑语……于是,接下来一次令人期待无比的精彩之旅算是真正拉开了帷幕……
途中景色(摄影:冯赣勇)
也可能是老天爷对大家清晨寒冷候车的回报,当天,赶上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大巴车出京驶上高速公路,一路上车辆稀少,车窗外风光无限。转瞬之间八达岭长城周边风光,接连不断地映入人们的眼帘。
出行后的首张合影(摄影:冯赣勇)
13:30,晋陕大峡谷之旅团队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车程抵达首站山西著名的应县木塔。为了补偿大家今早候车时间过长的缺憾,组织者目标行动文旅集团总裁赵湘杰把原本计划中应自理的午餐,改为由他做东在应县丰泽园饭店宴请大家。丰盛的菜肴,让大家出行后就享用了一顿饱含情感的山西风味午餐。
走进应县木塔(摄影:冯赣勇)
14:30,记者随团队漫步来到著名的应县木塔风景区。在景区的牌楼前,团队留下了出行后的首张合影。之后,在当地导游的引领下进入景区,与此同时,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也开始随响在人们的耳畔。
景区门首(摄影:冯赣勇)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的释迦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应县木塔景区(摄影:冯赣勇)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的应县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木塔文物碑留影(摄影:耿和平)
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
景区后庭院(摄影:冯赣勇)
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
绿茵环抱的木塔(摄影:冯赣勇)
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巍然屹立。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
定格快乐瞬间(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1926年军阀混战时期,应县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然而木塔却坚强不屈,至今傲然挺立、直刺云天。
木塔一角(摄影:冯赣勇)
古今应县文人都曾多方考据其地名的历史渊源。明田蕙曾解释说是雁门龙首两山呼应而得名,显然是穿凿附会。佛经上说佛陀圣物“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天道、群萌”意为天上神祗、地上众生,佛陀遗骨灵牙示现之地,就是“应地”。
木塔景区留影(摄影:杨建民)
应县古称“应州”的由来,当此无二。一双佛牙于“应地”应县重现人间,在此显示出殊胜之因缘,应县必然是世界之应县,释迦塔当然亦是佛陀瑞现世界的唯一道场。
蓝天下的木塔(摄影:冯赣勇)
徜徉在木塔景区年仰望着蓝天白云下高耸的木塔景象十分壮观,不由得感慨古人解决建筑问题的技术之高,连现代人也觉得不可思议的神奇。
仰望木塔匾额(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仔细近观其建筑,更是感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例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的景象,真是令今人叹为观止。据说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
木塔下一角(摄影:冯赣勇)
走进塔内,迎面是首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11公尺,在塔内仰望,更觉雄伟无比。周围是金刚、天王、弟子、供养人的壁画,笔法细腻传神,为辽代特有的绘画风格。
木塔钟楼(摄影:冯赣勇)
全塔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至各层,每登上一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观。但如今为了保护文物,早已不能拾级而上居高俯瞰塔外风光了。但是塔内的景观还是可以细细品味与瞻仰的。
木塔前留影(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导游将不能攀登的几层娓娓道来的讲解,也算是弥补了不能登塔的遗憾。第二层由于八面来光,豁然开朗,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协从排列,姿态生动。
木塔文物碑(摄影:冯赣勇)
第三、四、五层也都供有佛像的菩萨像,层层的造像不同,构筑各异。特别是第三层的一副银槛联写得好:‘放眼欲穷千里目,抠衣试上六层来’;三层外槽东面西侧木联上书:‘俯瞩桑乾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道出了周围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川林木景色。最特别的是,这座塔内供奉的佛像非常大,造像技艺很高。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堪称为出类拔萃。
木塔景区内庙宇(摄影:冯赣勇)
团友们的运气真是不错,来山西应县木塔参观,还刚好赶上“山西省2021濒临戏曲剧种惠民演出”的地方戏曲“耍孩儿”的演出。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山西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地方戏耍孩儿(摄影:冯赣勇)
“耍孩儿”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观众喜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抵达朔州古城(摄影:冯赣勇)
晋陕大峡谷之旅圆满结束了应县木塔的观光继续驱车前行,于当日16:40到达山西的第二个景点朔州崇福寺。在此,受到了山西朔州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清军先生的热情接待,张清军先生亲自担任崇福寺的讲解。
崇福寺(摄影:冯赣勇)
走进庄严肃穆的崇福寺庭院,张清军向团友们介绍说,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古城内东侧,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观音阁等建筑。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
崇福寺庭院(摄影:冯赣勇)
这座寺院始建于唐麟德二年(665年),主殿弥陀殿建于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其建筑、塑像、壁画、琉璃及门窗隔扇、檐下匾额、墨书题记等多种金代文物,历经800多个寒暑,完好无损,实在罕见,至为可贵。
寺内石狮像(摄影:冯赣勇)
弥陀殿作为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其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佛坛上,有“西方三圣”坐像三尊,主像两侧,有胁待菩萨四躯,金刚两尊。这些塑像皆为金代原作,塑法古朴、精美。
崇福寺弥陀殿(摄影:冯赣勇)
弥陀殿殿身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基高2.4米,基前又有宽敞的月台,衬托得殿宇高大雄伟,瑰丽壮观。殿正面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殿身面阔七间,通阔40.96米,进深四间八椽,22.31米。殿为单檐歇山顶,总高约21米。
弥陀殿前留影(摄影:冯赣勇)
殿前当中五间为隔扇门,后檐明间和两梢间各装大板门两页,供游人进入殿堂之便。为了扩大内部空间面积,当心五间,中柱减去,前槽四根金柱仅留两根,并移至次间中线上,增大了佛坛位置与礼佛部位的空间,这种减柱与移柱的做法,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大胆创新。
瞻仰弥陀殿(摄影:冯赣勇)
走进弥陀殿内,只见里面的塑像,分布在长跨四间的大佛坛上,主像结跏跌坐,中为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佛教称为“西方三圣”。主像两侧塑胁侍菩萨四尊,身式微曲;台前两角有两金刚侍立,威严雄健,怒目圆睁。好像在履行各自的护法职守。这些彩塑都是建殿时作品,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衣饰、面容没有大的变化,仍不失为我国金代塑像中的珍品。
钟鼓楼一角(摄影:冯赣勇)
崇福寺除了上述辉煌的殿阁建筑外,还保存了木雕楼阁形佛龛,唐、辽、宋几代石雕造像和不少出土文物。其中辽代石像和北魏石塔塔刹也很引人注目。
海苑酒店夜景(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崇福寺的参观,晋陕大峡谷之旅首日行程也圆满地落下帷幕。当天晚上,张清军代表朔州旅游界在西北莜面村热情地招待全体团员们,大家品尝了一顿地道的西北风味大餐,之后下榻于朔州海苑酒店。(图文:冯赣勇)
上一篇:北京北京 帝都帝都
下一篇:北京大兴野生动物园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