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日本的东京逛迪士尼,去过德国的柏林看勃兰登堡门,去过新西兰的奥克兰在海港吹风,去过新加坡欣赏鱼尾狮灯光秀,却一直没有去过我们的大北京。
北京北京,那是课本上五星红旗飘扬的天安门广场,那是电视剧里的皇城深深黄瓦红墙,那是卫星地图上巍峨的长城万里,那是小说中胡同百姓的里短家常。那是一个梦,那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2019年的初冬,我们终于来到了京城!
美图镇楼必须有。
前后五天,刨去来回路上时间 ,游玩的时间大约是三天半。既然时间很短(反正还会再来的),就捡最想去的逛了,故宫博物院、国博、天坛、地坛都去了,而长城、圆明园、北海公园、鸟巢、清华园等等等等,就下次再说。
DAY 1,朝发南京南午至北京南。入住携程上预订的四合院民宿【方寸院】。去【雍和宫】(三星)【国子监路】(三星半)溜达。晚上去【前门大街】吃【四季民福】(四星推荐),顺便逛逛网红书店【PAGE ONE】北京坊店。
DAY 2,早起去吃【缪家婆包子铺】(四星推荐),【中国国家博物馆】(五星推荐)逛一天都不够,晚上去吃【满恒记北京涮羊肉】(五星推荐)。
DAY 3,早饭【白魁老号饭庄】,游玩【天坛】【地坛】(五星推荐景点)【南锣鼓巷】(三星半),午饭在南锣鼓巷里吃的【聚恩园春饼宴】(四星推荐)。
DAY 4,早饭【大懒龙】(两星),游【故宫博物院】(五星推荐),逛【三里屯】(四星)的【三联韬奋书店】【PAGE ONE】(三里屯店),吃【莆田餐厅】(三星半),【Venchi】买一杯热巧克力(四星半)。
DAY 5,早饭【护国寺小吃】(四星推荐)。返程回家。
1.秋冬季的北京,还是挺干燥的,保湿工作做好,出门带好水杯。气温嘛,看个人感受了,室内还是很温暖的,室外的话注意添衣。
2.景点有的是需要提前预约的,注意事先做好安排,该约的都约好。博物馆之类通常周一闭馆,其他景点也需要注意关门时间,提前安排。(天坛好像17点还是16:30就不给参观祈年殿了,我们第一天就是去迟了没参观上,第二天重新来过)。
3.吃饭嘛,热门餐厅肯定是大排长龙的,既然出门旅游,时间比较机动,不妨错峰吃饭。有的店可以提前网上取号,也是不错的选择。
4.地铁、公交,都用APP搞定。坐地铁用“亿通行”,公交车用“北京公交”,方便快捷。注意北京的公交车,上下车都要刷码(卡)的,别忘了。
先聊好吃的哈。本来吧,没觉得北京有啥好吃的(一枚南方游客的偏见),真尝了尝,嘿,还挺不错!
尤其喜欢早上的小吃,糖油饼、猪肉包子、炒肝、豆腐脑,我都很喜欢~~~
正餐嘛,吃的几家店,都是同事良心推荐的,价格适中口味也不错。
涮火锅肯定是爱的,北京的羊肉不错的。卤煮、爆肚也很好吃呀!春饼第一次尝试,还可以的。著名的北京烤鸭嘛,就看各人喜好吧(鉴于我来自一只鸭子也不能活着离开的南京,北京烤鸭我是不喜欢的,我还是更爱南京烤鸭,毕竟蓝鲸人把鸭子的各部位都吃出了花)。
下面让我给您一一道来~~~~
【四季民福】四星推荐
是家连锁店,我们是在前门大街那边吃的,生意很好哦,来迟了可是要排队的。同事说,有人请客的话就去大董,自己花钱的话就来四季民福吧~~名声在外的全聚德,还是算了吧。
我很喜欢他们家的卤煮和爆肝,烤鸭也还不错吧,炸酱面就不太喜欢了,杏仁露吧个人原因不爱那个味儿。两人吃了284元,比较良心的价格了
北京烤鸭,外皮沾上白砂糖,简直是脂肪在口中融化的感觉(虽然我不太喜欢这感觉),真正入口即化(稍微有点腻)。沾上甜面酱,裹上黄瓜丝、葱什么的,裹在面皮里吃,还是很不错的。
炸酱面,对我来说太咸了一点,配料倒是挺多,服务员帮我们外地游客拌了一下,服务点赞。
卤煮非常好吃,简直没有吃过瘾。
【满恒记北京涮羊肉】四星推荐
北京的冬天,必须去吃铜锅涮羊肉对吧?这家店,真的是人气爆棚哦,大冬天的乌泱泱全是等位的。好在可以在网上先取号,我们是先取了号,也打算错峰来,到店下午5点的样子,已经座无虚席了。
羊肉非常棒,涮的羊肉没有膻味,烤的羊肉串也非常好吃。非常推荐麻酱糖饼,撑到了嗓子眼了,我还是坚强地吃光了麻将糖饼!
两人吃了245元,很饱很饱,也是物美价廉了。
此外,小伙伴表示,他家外卖窗口的牙签肉、小酥肉什么的,也超级好吃的。
【聚恩园春饼宴】三星半到四星
在南锣鼓巷支路上,一个巷子里,是个四合院儿,装修有点古风。从走进院子,到来到餐厅,曲曲弯弯走了不长但七拐八绕的路,非常有意思的。
错开饭点去,人并不多。菜品还不错。
赛螃蟹、京酱肉丝我都很喜欢;面疙瘩汤中规中矩;春饼的配菜略咸;炸三宝,油炸的冬天不建议点很容易冷掉。
整体还是不错的,两人吃了176元。
【莆田餐厅】三星
国庆刚在新加坡吃过那家获得米其林一星的莆田餐厅,说小小的惊为天人也不为过吧,尤其是山泉水煮鳗鱼,超级喜爱。不过蓝鲸没有这个馆子,看到大首都有的,就来尝一尝,来的是三里屯的这家。
首先,差不多开门我们就进去了(约莫17点吧),不过到我们吃完也没有排队,看来三里屯好吃的太多,这里不是很热门。其次,服务谈不上不好,但是和新加坡那家比起来,明显要差很多……比如点个菜,服务员看起来都不是太高兴的一张脸。最后,最重要的,菜品吧,略微有些失望了。当然,可能我在新加坡点的都是招牌菜,在三里屯点的都是那次没试过的菜,但是招牌也点了一样的(挺失望),总体不是非常推荐。
左边是赠送的小菜,右边是招牌菜之一莆田扁肉汤。不用欺负我没见过世面啊,当我没吃过扁肉馄饨吗……味道齁咸、吃起来皮厚、量少!
这一锅“皇白菜炖软豆腐”,味道还可以的,主要冬天吃挺暖和的,量也比较大。
海蛎煎米粉,味道还可以的,但是呢,冬天吃凉起来太快,这道菜是没有持续加热装置的,冷了吃口感就会大受影响了。
酸甜口的羊排。不爱吃酸的人慎点,这个应该是我才没点好,我是爱吃羊肉的,但是没考虑到酸甜口的羊排,我是如此难以接受,心碎。
甜点,酥炸冰心榴莲。这个嘛,还是挺满意的。
两人花了257元,吃的不是很满意。不过呢,海鲜面应该不错的,在新加坡点过非常好吃,三里屯店看到隔壁桌点了这道,看人吃的很香,貌似也很美味。
【VENCHI】三里屯的巧克力店,四星推荐
推荐这家的热巧克力!因为逛的有点累,加上天气寒冷,就去点了一杯热巧克力,嗯,算得上我喝过最好喝的热巧,非常的醇厚但是又不腻也不太甜,满满的愉悦在舌尖漫开。
店里的环境也不错的,有时间的话其实可以坐坐。店家还售卖冰淇淋、盒装巧克力什么的。
说到早餐呢,这次在北京吃的早餐,主要在雍和宫附近(因为我们住在那里)。早餐呀吃好,才能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哦。
【缪家婆包子铺】四星半推荐
小伙伴说,庆丰包子铺不好吃,不过看网评缪家婆不错,离得也不远,在国子监街过去就是,于是来尝尝。这是我们在北京的第一顿早饭,因为考虑到当天的行程是去国博,估计不会吃午饭了,早饭吃了很多,很满足。
作为一家早餐铺子的话,真的很大哟!进去已经座无虚席,好不容易找了张桌子和人拼桌。
炒肝,很好吃的!猪肉大葱包子,居然没有想象中吓人的大葱味,吃起来还是很满足的!豆腐脑和南京的很不一样,酱汁是粘稠状的,但是北京、南京的豆腐脑都很好吃哎!紫米粥,就是中规中矩的那种吧。茴香包子,就见仁见智了,我是受不了那个味儿,我爱人就觉得很好吃。
结果,我们吃的没过瘾,又加点了一些……(请忽略我们的食量,毕竟后来没吃午饭)
看这清澈的颜色,就知道这是豆浆,不是豆汁,哈哈哈。
我想说,糖油饼好好吃呀!原来有这么简单却美味的小吃呢!!!强烈推荐!!!
这么多东西,两人吃了39元。
【白魁老号饭庄】四星推荐
差不多就在缪家婆包子铺的斜对面(斜出去略微有点路)
瞧这厅堂,很大吧!还有人现做煎饼果子的哦。人也不少,等了一小会儿找到了位子。
现做的煎饼,果然还是很美味的!热乎乎的。面茶,感觉是某种面糊糊+芝麻酱,沾上酱味道还不错,酱少了以后就是白乎乎的面味儿。这次不是豆浆是豆汁儿了,我没喝……右下角那一只,是门钉肉饼,好吃!右上角是羊杂汤,内容很丰富啊!
之后还又去加点了糖油饼、豆腐脑和啥的忘了,吃太快没拍。
两人共计吃了36元。
【护国寺小吃】四星推荐
在北京的最后一顿早餐,特意坐车出来找到这家店,离地坛的某个门一街之隔。
点餐方式是,大家排着队拿着盘子,顺着去取,然后到收银台结账。对外地游客比较不方便的是,菜品都直接放在那里自取,但没有名字……也就是,我们差不多在盲选,之前在网上看了这个那个推荐,然点的时候我不知道我面前的是个什么……
别看我们拿的多,因为还打包带走了,在火车上做午饭来着……
印象中觉得好吃的,主要是那碟黄绿红三色的,好像是豌豆黄、山楂糕什么的,凉凉的、不腻,很好吃哟。
还有下图的这碗豆腐脑,爱了爱了,看网评说他家是用羊肉调酱汁儿的,难怪好吃。
驴打滚,我就不是很喜欢了,老式糕点吧,甜腻了些。
网上推荐的糖火烧,我也不太爱,感觉太干了些。
不过总体,这个早餐还是很满意的。两人花了40.8元(含打包盒,实际是打包含午餐了嘛),性价比还不错的。
【大懒龙】簋街店 两星半到三星
一直不知道,这个名字叫大懒龙的吃食,究竟是什么,于是去尝试一下。然后,嗯,就是如图了。味道尚可尚可。量嘛,那是相当可以,一个菇凉独自吃一个大懒龙,想吃完估计够呛。
【星巴克】北京坊烘焙旗舰店
在上海逛过一家星巴克烘焙旗舰店,很好玩的,也很大。到了北京,发现前门大街这边也是家旗舰店,就来一探究竟(其实是走累了,顺便歇歇脚)。
店还是相当大的,三层,楼上居然有卖酒的,很是惊讶了。咖啡嘛,没有上海店的选择多,于是还是点了常规的拿铁和美式,默认给了马克杯,还是很开心的。坐在店里喝,纸杯还是差点意思。
【%】咖啡店
这家店吧,刚在南京开了一家,大排长龙。在北京三里屯无意间遇到,感觉像个活动摊贩,居然不排队,就买呗尝一下,哈哈哈。说实话,我喝不大出来咖啡的区别,没觉得和星巴克有太大差异。
到北京玩儿,当然主要是来逛景点的。前面说了,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所以选择性地逛了一些,其他留待以后再来。主要去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坛、地坛、雍和宫、南锣鼓巷、前面大街、三里屯等,下面就细细说与你听。
天坛位于北京南郊,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庙坛建筑群。网络上有天坛的纪录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购票:可以在网上直接购票,微Xin上“畅游公园”公众号上可以直接买。也可以现场买票。成人,含祈年殿和什么的联票,28元/人。
注意:早点去啊,好像16:30祈年殿就不对外开放了。
北京的蓝天下(手机拍无滤镜),蓝色琉璃瓦的祈年殿特别壮观。
祈年殿
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
皇穹宇外面那圈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不过现在都有栏杆拦住,加之游人很多,感觉不到回音的效果。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
天坛的建筑,都是蓝色的琉璃瓦,而且建筑都是圆圆的,祈年殿、皇穹宇、圜丘,都是圆的。等会儿再去看地坛,相映成趣。
地坛
顾名思义,地坛那是祭地的。地坛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以下介绍来自网络: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地坛是方的,而且是黄瓦。和天坛对照,非常有趣。
本以为地坛不会好玩,,一见之下依然很倾心啊。接近傍晚到的,没什么人,空气清凉、有鸟飞过,安安静静地,适合思考。
到了北京,怎么能不来紫禁城呢。
这座皇城,在电影电视剧里见过一些、在小说里了解过一点,有机会亲眼来看还是很震撼的。
购票:需要预约,在微Xin里关注“故宫博物院观众服务”就可以预约并购票。参观时记得带身份证,凭身份证进场。
珍宝馆、钟表馆,一定要去啊!太好看了呢。
光华门是不给进的,正好沿着皇城根下走一走,不远就能到午门了,那边是进口。
骑凤仙人,以及十只神兽。知道他们是哪十个吗?
打头的是骑凤仙人,而后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是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哦,所以只有在这里你才能看到行什。
以下来自网络。
故宫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神兽排列顺序及代表含义如下:
⒈龙:是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它是皇权神圣的象征。
⒉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⒊狮子:代表勇猛、威严。
⒋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⒌海马: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⒍狻猊:(音酸泥),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⒎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⒏獬豸: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⒐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10.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
偶遇娘娘和小主出行
珍宝馆和钟表馆的宝贝是在太多,就不上图了,大家自个儿去实地观赏吧~~~~
预约:提前预约,或者现场约。提前约当然会比较方便,在微Xin上“国家博物馆”公众号上直接预约就可以。国博是免费的。
位置就在天安门广场东侧,进入这一地段就需要安检的,记得带好身份证。国博,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哦。
国博的展厅很多,所以逛起来说实话挺累的。大家穿好运动鞋,带好干粮。
个人觉得比较有特色的,是有个各国领导人馈赠我国领导人展品的展览,各国风情挺有意思的。挑几张大家感受一下。
其他展览也很多,大家按需观赏。
如果遇到什么特展,看看也是极好的!我们碰到了图书版本展,极有意思。
雍和宫,雍正爷当皇帝前住过的地儿。我大概清宫剧看多了,以为那会是个王爷住所的布置和格局,没想到,是皇帝的家庙,哈哈哈哈。
来自网络的介绍: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里面有一座极大极高的佛像,是室内的,没敢对着佛祖拍照。
国子监那条路,不是很长,路上的人家门脸都挺有意思的。
在三里屯,看了三联韬奋、page one 和一个不记得名字的书店,在前门大街遇到了page one。在南锣鼓巷附近,也遇到一家书店。都很美好啊。
住宿,是在携程订的民宿,叫“方寸院”。位置在雍和宫地铁站下来步行10分钟样子,里小吃街簋街也很近,交通比较方便的。是个小四合院改造的民宿。
浴室楼上有个小隔层,备有梯子,可以爬上来,就着天窗看星星。
房间比较小,“方寸院”这名字起得倒是贴切的。环境还是挺舒服的,胜在位置很好,交通便利。
好了,拉拉杂杂写了这许多,谢谢您看到结尾~~~~
值此新春佳节,恰逢疫情严峻时期,还是想说,祝福大家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