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香山初染。董秘郑先生热情安排,旧同事董女士和吴先生陪同,10月22日再登香山。
以前有过几次攀登香山的经历。最早的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个秋日,除了气喘吁吁,已没有什么印记;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寒风如刀,凌晨五多点开始,从东门走南线,登顶香炉峰时刚好日出,然后沿北线而下,十点多钟回到北京住处。
两次登临,时隔近40年。学如不及之年,心中有梦想,顶多为打卡而登攀;老之将至之时,在北京工作几年,没有去过任何景点,作为告别之旅,登山只是为职业生涯划一个句号而已。两次香山之行,都不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间。
这次去北京,主要是开会,尽管不是情愿中的事情,但在北京会晤了几年不见的旧识和同事,三个晚上喝了三次酒,每天凌晨四五点钟晨运,每晚实际睡眠的时间不过两三个小时。比较而言,董秘安排的香山重游,值得期待。
凌晨慢跑之后,冲一个热水澡,清爽如初地落座在希尔顿餐厅一角。罹患糖尿病以来,清心寡食,有新鲜蔬菜可选的五星酒店早餐,成了一种最爱。一碟蔬菜,一杯咖啡和牛奶,几片面包,储足能量,准备登山。
东门外,人头攒动。疫情期间,实行网上预约购票,10元的门票很便宜,许多人到达时扫码、买票,广场上集聚了很多人。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入园必须配戴口罩。戴着口罩爬山,是一种无奈,也成了一道风景。
穿过钟灵毓秀牌坊,勤政殿门前有两棵挂满红叶的树木,宛如时下流行的产品广告,仿佛说香山红叶观赏正当时,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观赏、拍照。
香山,原名静宜园,因山顶有巨石形如香炉,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而得名。香山景色秀丽,风光旖旎,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每年仲秋时节,游客蜂拥而至,高峰时慕名而来的游人比红叶还多。
上山的路有很多条,董、吴二位引领,我们沿着双清别墅、红光寺、雨香馆、阆风亭、香雾窟、平台和鬼见愁的路线攀援。董女士很少爬山,止步于双清别墅,先去香山饭店喝茶等候;吴先生到了香雾窟,汗流浃背,被我劝留,缓步下山。没有了同行的顾盼,一个人拾级而上,疾步而行,不断超越人流,很快就到了香炉峰。
香山公园创建已有九百年历史,早在元、明、清时,皇家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每逢夏秋时节,皇帝都要到此纳凉狩猎。公园内文物古迹众多,亭台楼阁散布于山林之间,无暇逐一参观游览。毛主席工作生活过的双清别墅,坐落在香山东南坡,几乎是每次香山之行的必访之地。
双清别墅原为清代静宜园内松坞云庄,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创办人熊希龄辟为私人宅邸。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北坡进驻香山后,双清别墅是毛主席的办公和居住地。9月21日,毛主席由香山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这里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过渡时期的指挥部,是筹备新中国的历史见证地。
我们这一代人,对新中国缔造者充满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平时说话、聊天谈论一代伟人时,都是尊称毛主席、周总理,从不直呼其名。怀着敬仰之心,一一拜谒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和少奇同志办公居住地,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参观来青轩香山革命纪念旧址,重温毛主席自家而国、自国而天下展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心中更加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人民爱戴的好总理。
香山的最高点为香炉峰,海拔557米。这个山峰,就一般人而言不算高,而对于皇亲国戚就是“鬼见愁”了。攀援一段陡峭的石阶,登上山顶,纵使疾风,也无法阻止汗如雨下。立于山颠,一边吹风驱汗,一边饱览全景。向东望去,清澈的昆明湖犹如一面镜子,影映着繁华的北京城。
时值十月,漫山墨翠,虽有红叶飘丹,只是秋色初染。一群学生样的年轻人,叽叽喳喳,遗憾地向山下走去。他们的抱怨让我想起了勤政殿门前的两棵树,置身紫气东来之地,却先于山体而红袍披身,不是广告胜似广告。
其实,香山之美绝不止于红叶。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春日赏花,酷夏避暑,寒冬踏雪,不同的时间,香山有不同美的呈现,关键还是登临者的心态。
攀行于香山静翠绿野间、幽谷密林中和峰峦峭壁上,驻足在双清别墅、红光寺、雨香馆、香雾窟和香炉峰,到处都是芬芳淡雅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的书香气质,书香掩于千年来的原始自然纯静,清新中有着与灵魂缓缓交融的气息。香山之美,需要用心去体察,用灵魂去感知。
(2020.10.22游览香山,11.4写于南京)
(勤政殿前)
(鱼贯而入)
(双清别墅碑刻)
(等待)
(池水边)
(一抹金色)
(鼓楼)
(休憩)
(绚秋林)
(阆风亭)
(树木掩映)
(香炉峰上)
(色彩斑斓)
(近在咫尺)
(峰峦叠嶂)
(悬崖陡峭处)
(无限风光)
(调色板)
(登山路)
(遮天蔽日)
(枫林如火)
(橙黄桔绿)
(层林尽染)
(如火如荼)
(翠柏之间)
(秋色初染)
(天高叶红)
(如若初见)
(争艳)
(一叶知秋)
(火炬)
(叠翠流金)
(香山饭店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