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公司outing,一年一度的兴奋与期待;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
成都。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是因为上次去重庆的时候,在解放碑对面有一家名为"纽约纽约"的咖啡馆,名字读来既简洁而有富有韵味。成都,于我而言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在咿呀学语时就曾与这个天府之都有过亲密接触,六岁的时候再次来到成都;现在,我拾起童年记忆的碎片,又一次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东界龙泉山脉,西靠
邛崃山。其中,平原面积和周边丘陵、山地面积几乎各占一半。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成都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
新都区、
双流县、
郫县、温江区、
大邑县、
金堂县、
蒲江县、
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
彭州市、
崇州市、邛崃市4市。我们此次的大本营是位于青羊区的
沃特酒店[]距市中心的春溪路步行街仅一站路,交通十分便利。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可谓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成都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两个奇迹:一个是它的名字,两千多年来从未变更过,这在中国地名史上实属罕见;二是两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的郡、州、府、道、省等行政区划的首府所在地,从未变更过,可以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会城市之一。诗人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中赞叹:“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能及此间无。其后,前蜀的王建、王衍父子和后蜀的孟知祥、孟昶父子割据于成都,前后长达六十年之久,后被北宋所灭。其间公元927年,后蜀孟知祥在罗城之外,“发民丁十二万修成都城”,增筑羊马城,城周达四十二里。其子孟昶命人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树,一到秋天,四十里花开如锦,谓之“四十里为锦绣”,绚丽动人,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这也是今日成都简称“蓉城”的来由。又因成都古代织锦著名,"蜀锦"也因此闻名天下,故成都又称为“锦城”。07.11.8 11月8日,我们一行人等乘坐上航的客机,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穿越1800公里湛蓝的天空,终于抵达这个梦里梦外一直向往着的地方----成都。一下飞机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成都的繁华与秀丽,想去领略这盆地中的平原独有的风姿,想去享受那闲适散淡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茶文化和麻辣的味道,想去感悟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道文化和佛文化的余韵。
(一) 杜甫草堂我们到达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肆意地洒落下来;据司机师傅说,这里很少有这样的大晴天,一年都没有几次的,我们都很庆幸能看到一个晴朗的成都。下榻宾馆后我们简单地用过午餐,随即便马不停蹄的前往此行的第一站:杜甫草堂。进入草堂园内,漫步在那竹林摇曳的石板路,看着竹林树下闲坐的老者,内心的那份生疏和距离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代之而起的是一股释然和安逸。让我恍若走进了一座巨大的诗画园林。低矮的草舍中,一几一凳,一瓮一灶,极见简单,草舍外,几树芭蕉正浓,几丛青竹苍劲,安史之乱时的杜甫,流离至此,得友人相助,筑茅屋而居,食不裹腹,前路茫茫,却仍心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冻死亦足”。这是何等的胸怀!“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吟一段诗篇,吟无数孤寂与无奈,纳吐多少悲愤与控诉?杜甫是诗人,终其一身忠诚于国家,历史是诗,诗既是沉重无比的历史。 春藤缠绕着篱笆,蔷薇花正开,柴门竹扉被还原成当年的旧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雪那船早已化为远年里的尘埃,合订卷本里的符号,无足轻重。杜甫草堂里的唐朝,在千年的古迹里,任人凭吊。那是一种相约的召唤,那是一份心灵的渴盼,走近竹木幽邃的浣花溪,走入翠色影掩的草堂,走在眩目迷离的盛唐里,致以最深厚的虔诚;忘了来路,忘记了归途。 07.11.9(二) 武侯祠,锦里 武侯祠里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步入祠内,古柏森森;曲径通幽,雕像、门廊、立柱;不同的只是过往的人群。对于历史,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而我也只是将这里当作是记忆里的一块残片而已,诸多笔墨,不可置否。
成都武侯祠旁有一条古意盎然的小巷,小巷有一个诗意的名字----锦里,锦里即“锦上添花,里藏乾坤”之意,青石板铺就的道路,浅灰色的青砖堆砌起的矮墙,黛青色瓦片盖满房顶,雕花的轩窗保持着木料的原色,灰暗沉着,推开一扇木门,吱呀一声,恍若隔世。 锦里小巷窄窄的,也不够长,只有几百米,却汇聚了蜀地的各路特色。 一个绣锦的女子,低眉抬手,十指灵巧地穿梭于锦布上下。旁边摆放着一个古老的人工纺织机,一层层的蚕丝铺起来,压平,抽丝成锦,随后再由女子一针一线绣出灵动的色彩,被人买下,捧着走,满怀的温软。
就这样悠闲地走着,买一串臭豆干,香得可口,三大炮,奇怪的名字,糯米团准确地在三个铜锣里弹三下,发出三声巨响,此时,谁还愿意把三大炮仅仅当做一种食品?三合泥、烧仙草......锦里的小吃令人眼花缭乱。
走累了,在路边的藤椅上安坐,如果你愿意,可以喝茶,一杯盖碗茶,昏黄落日时,沧桑弥漫;茶香馥郁在心头千转百回,喝出了泪的滋味。一壶花茶,抱了茶碗,心静,人静,厅堂里,少女端坐琴凳,浅粉色的旗袍裹住玲珑的躯体,皓腕如藕,伸手轻挑琴弦,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那客栈,那店铺,那戏台子,那漆器,招摇着成为风景,透着浓浓的古意。 锦里闲步,仿佛走进千百年前,浮生若梦,一切尽在遗忘中。今夕何夕,恍惚中不知身在何处。
07.11.10(三)青城山
清早醒来,窗外雨雾迷蒙。我们一行人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青城山脚下。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背靠千里岷江,山峰呈环形排列,状如城廓。山上林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山。 走到山门下,铺天的浓荫盖下,撒一世的清凉,山门由五座山峰簇拥,巍峨壮观。杜甫云:“丹梯尽幽意”,沿着被杜甫称为“丹梯”的石阶向上攀登,山环水抱,青峰入云,云蒸雾绕,曲径幽深;道旁古树参天,多为杉树。走在这样的山道上,忘了疲劳,忘了饥饿,换来一身的安逸。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曾是张道陵天师传教的重要区域。清代以来,该山成为全真派道士隐修之所。作为隐修之所,青城山的一泉,一亭,一花,一草,……都有着道家的飘逸和脱俗,在青城山不可不听道教音乐,青城山的道乐来源于古老的纳西古乐,同时又传承了正宗的全真正韵,形成自己古朴幽深、典雅舒缓、细腻沈静的音乐风格。行云流水的古琴让人忘了尘俗,忘了苦难,在道教的清虚里羽化升仙。青城山就有这样的魔力,让你在这雾遏里心如止水。 青城山亦是一座文化的山,且不说天师洞内精致的雕刻,唐代石刻三皇的古老,单是那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亦足以震慑来人。最高峰处上清宫,这三个大字是蒋介石的题字,规规矩矩,方方正正。据说当年道士给了老蒋一句话:胜不离川,败不离湾。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饮一杯青城山的竹叶青,微苦入口,苦而后甜。随着山行路转,潺潺溪水,一路迤俪,另人心醉神怡。细雨敲打着轻翘的小伞,染一身绿意微寒。那泉,那石,那青翠,那艳红,一切都浸渍在雨雾里,深入浅出,眼波里外都入了诗画,于是心灵陶醉了,思维在幽幽花开闲庭中弥漫…… 未完待续……
(黄龙溪东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