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记忆开始到大学毕业一直在成都,虽然没在成都出生,我也总说自己是“老成都”,毕竟从小是在一环路以内长大,那时候我们把一环路以内叫做“小成都”。
那时候,青石桥还有个小学,是我的母校;我每天步行10分钟到校,放学时,也总会和小伙伴围着校门口卖大头菜的老婆婆,花几毛钱买几串好吃的大头菜,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家做作业。现在,再也没有见过以前那种串一串,然后蘸佐料吃得汤水滴答的大头菜卖了,可那滋味还在。
后来,我们又喜欢吃甜而不腻的糖油果子,1元或者2元一串,吃得满嘴香甜,沾着两颗白芝麻在嘴角还舍不得舔掉。我的中学,在东城根街那边,校门口有两颗大大的银杏树,每到白果成熟的季节,我们就会捡掉到地下的白果吃;总觉得那个时候的蛋烘糕,不管是白糖芝麻馅儿的、还是榨菜肉糜馅儿的,都特别好吃,推着小车卖蛋烘糕的老爷爷特别可亲。
再后来,读大学开始吃光华村的麻辣烫,吃串串,吃兔头。。。
再后来,大学毕业我离开成都,直到现在我每年回成都几次,情绪总还是与吃有关,总忘不了家门前的那一口;老成都的各种情节,犹如无数记忆串成片段在脑海里流连,让我重返成都后一次又一次地寻找。。。
爸妈固执地居住在距离天府广场步行5分钟的老房子里,没有电梯的老房子显然已经不适合他们不利索的腿脚,然而穿过小巷子可以遇见打麻将的老友们,还有路边买惯吃惯了的小铺子,以及穿过天桥卖什么都有的菜场,周遭还保留着老成都的味道,让他们在闹市的偏安一隅“且留下”。
几十年的习惯,晚饭后,爸妈会走去人民公园散步;或者在微凉的秋日,约上老友去鹤鸣茶馆喝茶打麻将。
话说成都人有三个空间,第一个空间是“家”,第二个空间是“单位”,第三个空间是“茶馆”,闲暇和舒适的茶馆可以“寄放精神和灵魂”。
“鹤鸣茶馆”里,小小的盖碗是成都活色生香的生活缩影。喝茶、打牌、聊天、采耳,无一不是成都人休闲方式的有趣;竹影、流水、书画、历史,无一不是鹤鸣茶馆让本地人外地人流连的特色...
自从弟弟的家安在了东郊,“东郊记忆”便成了我和爸爸经常光顾的地方。每次去东郊记忆,老爸就会生出感慨良多。
东郊记忆里是满满的还念,怀念上个世纪50-70年代父辈们的历史;那是一段成都老工业的故事、是一段远去的时代。爸爸告诉我,那个时候穿的确良、背半导体、再骑一辆永久自行车去东郊国防厂上班,是50后人们最大的梦想...
一盏清茶,由热到凉,它记录着一段美好;一柱馨香,袅袅燃尽,它缅怀了一段光阴;一只沙漏,细沙流完,它讲述了一段故事...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成都东边的一个集美术、音乐、摄影、戏剧等多元文化形态并存的“网红”打卡地,同时父辈们的“东郊记忆”也将永驻在此!
如果说东郊记忆是在曾经“三线建设的工业基地”的基础上改建成的,那么川大的鸳鸯楼,则完完全全是上世纪6、70年代成都的缩影。
踏进四十年前的门楣,就如走入王家卫的电影里:一眼见底的陈旧和满目疮痍,破烂的门窗、凌乱的家具,甚至仿佛还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鸳鸯楼以前是川大教职工老宿舍,现在这里除了还有少数当时的居民以外,基本上成为了出租房小天地,住进了很多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座颇具老成都代表的建筑,就成了时髦青年的网红摄影圣地。过多的外来摄影者或多或少地打扰了居住者的安宁,然而正是这里隔着都市喧嚣的烟火气,才能让人觅到老成都的真正韵味吧!
在成都,说到底还是吃,留着口水都想念的味道。致民路离我家不远,白天,它是成都市区里一条温文尔雅的老街,散发着悠闲、蕴藏着成都人的慢时光;当夜幕降临,它和成都最热闹的夜生活聚集区——九眼桥啤酒一条街为邻,共同支撑起成都人后半夜的吃与喝。
成都吃客——有创意,有滋味的成都本地菜
在致民路46号那一排餐厅中,成都吃客的店面实在不大,外表也不起眼,然而它却名声在外,听说有死忠粉扬言要"每半年飞来成都吃一次”,可以说是餐馆中神话般的存在了。
我们去的时候特意选择了中午,没想到还是排了很久的队才轮到。餐厅的装修倒也比门面大气了许多,还有不少老成都的元素可以挖掘,只是人真的有点多,4个人的座位显得有点局促。到这种店吃饭的一个好处就是完全不用为点菜费脑筋,只要看旁边几桌点什么菜,跟着点绝对没错。
特色烤鱼片:切成薄片的鲜嫩鱼肉串上竹签被烤得很香,里面充满惊喜,还有菠萝解腻;搭配酸菜鱼汤刚好,一鱼两吃,酸辣而鲜美。
蘸水鸭肠:这些年,川菜的精髓体现在蘸水菜上,菜品一定要新鲜才能白水煮后保持好味道,蘸水调配也一定要麻辣咸淡适中,才能满足成都人挑剔的口味。这个一上来就光盘的蘸水鸭肠,可想而知得花大厨多少工夫了。
悬枝高置的雀巢掌中宝,颜值特高了,鹌鹑蛋和掌中宝都妥妥地躺卧在干辣椒之中,几乎是每桌的必点菜。
鸳鸯水煮牛肉必然是要推荐的,这是我第一次吃比较清淡的水煮牛肉,没想到味道意想不到的好,特别是在淋油的时候,那滋滋声不仅让牛肉沸腾也让我等吃客的口水嘀嗒了。。。
渔夫鱼仔——鹅卵石里烫出的鱼火锅
如果问我最喜欢吃的菜,我一定会说“鱼”,打小时候吃鱼就不会被刺卡喉咙;鱼头、鱼腹、鱼漂、鱼尾吃鱼我自有心得。
不用去太远的地方,也还是在致民路48号,成都吃客的右边就有一家专门吃鱼的火锅店,名字也有趣叫“渔夫鱼仔”,更有趣的是名字的后半段“鹅卵石鱼火锅”;鱼火锅没少吃,可是这鱼火锅和鹅卵石有什么关系呢?
店里面是旧时渔人家里的模样,渔网、斗笠、蓑衣和小船把氛围衬托了起来,墙面也有些斑驳,仿佛走进某个古老的小渔村。
端上来的鱼肉是这样切片的,看起来都是很新鲜。
有趣的地方来了:服务员把刚端上来的新鲜鱼片直接放在火锅锅底的鹅卵石上,然后再用滚烫的火锅汤底直接倒进锅里,在汤底和发烫的鹅卵石的共同作用下,鱼片瞬间就熟了。这种称奇的做法,既锁住了鱼肉的鲜嫩多汁,又保留了火锅的独特味道。
尝一口,鱼肉绝对鲜嫩可口,比直接煮熟的要爽滑很多。真是“石来运转”,这又让我对鱼这种美味,又了更深刻的理解,转头一看,整个店里的食客都吃得“不亦乐乎”。
渔夫鱼仔里当然不止有鹅卵石鱼火锅,我们点的另外几样菜藿香鲫鱼、小酥鱼、油炸小河虾和几个小点心也同样大受欢迎;还有餐厅自制的夏日特饮,可谓用心了。
马路边边麻辣烫——烫出最原始的麻辣味
90年代以前出生的成都人,小时候绝对有过在马路边吃麻辣烫的经历。那时候,少不更事,在泛黄的路灯下,邀几个狐朋狗友坐在路边上一边吃着大人嘴里“脏兮兮”的麻辣烫,一边聊着大人们听不懂的话题。如今,还有着发烫的回忆,那时候,多好!
于是,这个也在致民路48号的“马路边边麻辣烫”就给我们这些回不去的记忆,开启了一扇通往从前的大门。
马路边的小卖部、烟酒杂货店、批零兼营、白糖麻花、还有泪奔的初恋和五味杂陈的往事,统统都涌上来了。大家围坐于矮小的方桌吃麻辣烫,小靠椅也矮得让大个子们直不起腰,但那就是我们曾经的马路边边。
蒜泥、香葱颗颗、芫荽、干海椒面、唯怡豆奶都是吃麻辣烫的标配。夏天的话,肯定还有百吃不厌的冰粉。锅底分有传统锅和经典锅两种类型,我们肯定会点传统的牛油锅底,那醇厚粘唇的味道才是我们想要的。
细细的签签上串的都是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蔬菜、肉菜我们不管,都放在一起烫,然后一个个拨下来放入用锅底汤料浸润过的干海椒面碟子里。真希望,不管过多久,这种味道还在,这种感觉也在!
从致民路出来,走不了多久就到了安顺廊桥,在魏明伦笔下“马萧萧,车辚辚”的廊桥,在成都的夜色里,更显安宁美好。
住在廊桥对面的“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可以将合江亭的夜色妥妥收藏。不管九眼桥的酒吧多么闹腾,在酒店房间里,就是心灵回归的安静一隅。
我喜欢香格里拉酒店,不光因为那里离我爸妈家近,情绪里还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怀旧情结。锦江河畔,有我念书时最常去的“英语角”,那里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的世界。
每一次入住香格里拉,好像都会有小惊喜。
这次,我预定的是客房+交通(滴滴礼橙专车出行)套餐,飞机刚落地就收到酒店接机大使考拉妹的温馨短信,心情大好;取好行李,可爱的考拉妹就拿着接机牌在出口处等我,免去自己预定网约车的各种麻烦,直接跟着考拉去滴滴礼橙专车的停车处,这服务对外地来蓉的游客/商务客来说,实在太贴心了。
上车后,考拉妹又拿出“礼橙专车小礼品”, 里面有湿纸巾、耳塞、漱口水、发热眼罩和熊猫小饼干等,特别适合刚下飞机的我。
半小时左右抵达酒店,快捷办理入住后,一份礼橙专车的城市出行礼券和香格里拉美食休闲礼券已收入囊中。礼券信封内页其实是贴心的酒店周边地图和城市出游建议;礼券是非常实用的价值118元礼橙专车城市出行礼包还有超过300元的酒店消费礼券……
所有这些,都让我这个“外来”的老成都对香格里拉刮目相看。
如果说老成都喜欢致民路的多,那么新派时髦的成都人则更喜欢太古里。
离成都重要的文化区域大慈寺不远,太古里“以现代诠释传统”,将成都的文化精神注入建筑群落之中,这座城市的色彩与质感,成都人的闲适与包容,点点滴滴的地域特色都在房屋、街巷、广场一一呈现。
集渔——性价比高的泰式海鲜火锅
你想吃的,不论是新派川菜、创意西餐、还是火锅串串等,在太古里都可以找到。爸妈平日里吃海鲜不多,正好逛太古里发现了这家集渔,中午门口排队的人就很多,想来定是家不错的餐厅,就带他们来尝个味儿。
不用费思量,我们直接点了招牌冬阴功火锅的四人套餐,外加“招牌咖喱虾”和几种特别的饮料,四个人连同一个小朋友都吃撑了。
特别推荐他们的四人套餐,你能想到的海鲜品种基本上都在里面了,鲜活的大虾,现开黄金贝、野生赤贝、大生蚝、大鱿鱼、各种贝类等等等…只觉得上了一盘又一盘,连小朋友都吃得不亦乐乎。
最关键的是所有海鲜都由店员小哥哥帮忙一边介绍一边煮,然后带壳海鲜煮好后,他们还会帮忙剥开,剥得精致到位,连虾线都去掉了,我等吃客只管张嘴吃就行,服务好得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家的“网红椰子碗”有芒果、蓝莓等不同的口味,颜值高;一边吃火锅一边用绵软的冰沙综合辣味,很舒服,这个甜品里面的东西很多,有永远吃不完的感觉。
他家有宝宝椅,还可以为小盆友们特制爽滑的海鲜面;推车里的点心做成兔兔的形状,各类甜品都可以让孩子们吃得开心快乐。这样吃一顿下来,人均也就100多。
蚝英雄自助烤蚝店——新鲜生蚝无限吃
说起海鲜,大多数吃货都掩饰不住对生蚝的热爱。专吃生蚝的餐厅近年也在成都悄然走红。离太古里不远的红星路上,有一家“蚝英雄”就是能把生蚝吃得翻天覆地的烧烤餐厅。
如果你不想自己动手,随时可以叫服务员来帮你烤,烤生蚝、烤肉、烤蔬菜,只要你拿到桌子上的菜,不用你动手,你只需要张口就行了。
听见生蚝在烤盘上滋滋作响了吗? 简直就是垂涎三尺呀!听说蚝英雄的极品鲜蚝每天都从广东湛江空运过来,因为那边海水盐度高,鲜蚝肥美多汁,干净又没有腥味。
每一只鲜蚝的上桌,都是经过高压水枪和清水仔细清洁后,才放进餐厅专用的盘子里,等待被你端上桌的,所以餐厅也希望每一位来吃蚝的客人都不浪费,光盘最光荣。
敲重点的来了,只需花费两位数,就可以畅吃鲜蚝啊!!!餐厅还有一种原汁原味的水煮生蚝,那真是对食材新鲜的真正考验。除了生蚝,还有各种肉类、蔬菜、甜品都是随意取用,真是嫌自己没有两个胃啊!
提起新派美食,光说太古里可不行,朋友告诉我98%的成都人都不知道,锦华万达对面的橡树林,居然隐藏了一个美食广场,叫我一定要去打个卡。还特别说,那边有好几家“吃肉”特别好的店,然后随便推荐了一家叫“得劲儿”。
得劲儿焖烤肉店——肉食者的天堂
成都橡树林的房子是出了名的,可是知道那边还开了个美食广场的人估计不多,毕竟是个去年才开的新地儿。不过,逛完了望江楼,再来美食广场撸个串什么的,还真是件惬意的事。
得劲儿在华润二十四城的店,老是要排队,趁这家橡果里新店知道的人不多,不用排队的时候,快点去吃一顿。
去的时候晚上6点还不到,所以像是被我们包场了。一直寻思着“焖烤肉串”和我们平时常吃的烤肉,到底有什么不同? 原来,焖烤是厨师将各种肉串挂在大缸内侧,盖上盖子,并利用锅底炭火的温度,在大缸内部将肉串焖烤至熟的。
所以,到得劲儿来吃烤肉,吃到的都是在焖罐里烤出的肉,肉汁被锁住肉味鲜美,而且还不容易上火。关键,害怕衣服被沾惹上各种熏烤味儿的时髦妹子,再也不怕吃完烧烤那股味儿了。
大虾、爽肉、黑胡椒牛腹条肉、鸡翅、招牌羊肉串串、烤馒头片、烤素菜等……都特好吃。
流着口水写完这篇文章,我又开始想念我的成都了!
上一篇:怀念成都随处可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