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电子化时代,人们对钞票的背景图案或许已经记忆不多,在白帝城看瞿塘峡,一群人找半天,总算翻到一张10元纸币,尽管对照起来角度有些偏颇,基本可以认定,就是这里。
三峡第一雄关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亦称夔峡,奉节县白帝城到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长江三峡的起点。
自从三峡蓄水以后,峡谷航道变深,从重庆到宜昌,又从宜昌到重庆,每天从这条峡谷进出的大型游轮一艘接一艘,峡谷观光变得舒适轻松,神定自若。
白帝城的山腰立着一块石碑称“夔门”,其实对面的峡谷才是,只是这里视野开阔,是观光夔门的最佳角度。夔门是指瞿塘峡之口,为三峡西大门,南面的白盐山和北面赤甲山拔地而起,双峰欲合,如门半开。
赤甲山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山土石呈红色,像人袒露的背,取名为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将军曾在此屯营操练。而对岸的白盐山色似白盐,在灿烂的阳光下,呈灰白色,与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
从白帝城的码头渡江到赤甲山,顺着峡谷一侧往里走,峡谷愈加狭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到百米,形同门户,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或许在三峡蓄水前,水流湍急,奔腾呼啸,应该更加惊心动魄。沿江可见古栈道遗址、风箱峡古代悬棺、分壁墙、凤凰饮泉、倒吊和尚等奇观,其中分壁墙上布满了历代碑刻,十分可观。
有两门铸铁炮守卫在江岸,正对着瞿塘峡的拐弯处,想必这里曾是扼守瞿塘峡的古炮台,历史上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战略要地。在奴隶社会时期,这一带曾是巴、蜀两国的领地,西周武王建立夔子国。到封建社会,无论是设县、设州、设路,这里一直都保持着行政和军事的显赫地位。唐时设夔州府,辖十九州县,宋时置夔州路,奉节在周赧王元年建为鱼复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赤甲楼估计是为了给炮台提供庇护,或是纪念炮台的英雄业绩而建,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登赤甲楼,观1500多米的三峡之巅,看滚滚大江东流去,似乎有一种怀古之幽思。
白帝不是李白那个白
记得小时候摇头晃脑读李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以为白帝城的起名和李白有关,原来是想多了。
据说之前白帝城是一个半岛,三面环水,后来三峡蓄水,将连接陆地的一段淹没,白帝城成了白帝岛,面积也小了许多。现在通过一段风雨桥连接,有一条栈道环绕全岛,绿荫苍翠,显得精致玲珑。
绿荫下一路很陡的石阶路修到边门,红墙绿瓦,黝黑的门亭上刻着白色的城名,颇具神秘感。
通过城内的介绍,我们才了解,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时王莽篡位,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为城中有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称这里为白帝城。
刘秀入川后,公孙述战死,白帝城毁于战火,如今城墙遗迹仍清晰可见。在公孙述称帝的12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后人为怀念他,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又有了“白帝庙”。
早年白帝城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成为了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宫,他临终时,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让孔明尽忠职守,保住蜀汉政权,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刘备托孤”,白帝城也因此而名扬中外。
白帝庙坐北朝南,包括明良殿、托孤堂、武候祠、东碑林、西碑林、观星亭和七个陈列室等,武侯祠前的观星亭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十分考究。传说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观星亭”由此得名。
白帝城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范成大、王十朋、刘禹锡、陆游等,他们在这里做官、寓居、游历期间,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白帝城因此又被称为“诗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作,便是当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到了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诗意大发。
白帝城弥漫着浓郁的诗情与战火,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三峡文化、三国文化和诗城文化。如今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又成为了巴蜀的旅游胜地,我想每一位经过这里的游客,不免都会有些许感慨。不过白帝城确实和李白有渊源,但不是李白那个白。
交通:
重庆龙头寺汽车站坐大巴到奉节县城,景区位于城东10公里左右。
重庆朝天门码头乘坐高速水翼船抵达奉节新县城,转乘公共汽车前往白帝城。
门票:
120元(含古象馆门票、渡船)
开放时间:
6: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