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古城,一座位于重庆铜梁的古城,有中国第四大古城之美誉,是一个被称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这里曾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度建县,古城东起飞凤山、南绕化龙山,西跨乌木溪,北面涪江河,蜿蜒高峻,壁立江岸,古建林立,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建有九宫十八庙,还有湖广会馆、天后宫、江西会馆等移民文化遗存,从这片土地上,曾走出过礼部尚书、封疆大臣、翰林大学士等历史名人,唐代大诗人韩愈、宋朝书法家米芾也曾流连于此,近代的冯玉祥、刘伯承等革命先辈均在此工作生活过。
在众从近代安居名人中,刘雪庵或许不算是最出名的,但绝对算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位,或许有的朋友会问,刘雪庵,谁啊?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肯定听过他谱的歌曲,比如《何日君再来》、《长城谣》、《流亡三部曲》等。
刘雪庵是正宗的安居人,在安居古城中有一间《刘雪庵音乐纪念馆》,专门用于介绍、展示和纪念他。纪念馆的馆藏依《刘雪庵传》的内容布置,用刘先生的四支名曲, 《飘零的落花》 、《长城谣》、 《追寻》与《何日君再来》 串联他的艺术人生。
玻璃橱窗中有很多珍贵的历史材料,《 〈屈原〉音乐总谱》、 《战歌》周刊创刊号目录(中国空军歌便是他创作的)、 《空军进行曲》手稿,让人看了仿佛透过些发黄的手稿能与历史对话,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80年前,重庆当时作为国民政府陪者,不断遭受日机的狂轰滥炸,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安居古城虽然离重庆有100公里左右的距离,但也弥漫着末世来临的哀愁。这里建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早上出操的时候,学员们便会慷慨激昂的唱起:
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
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
你是黄帝的子孙,
我也是中华的裔胄,
锦绣的河山,怎能让敌人践踏
……
这是刘雪庵的歌,像一股暖流,抚慰着古城的伤痛。
他怎么能写出如此感人肺腑的歌曲呢,因为他有着堪比安史之乱下杜甫的经历,抗战时期,刘雪庵一家四口为了躲避日机轰炸,经常往巴岳山上路,二儿子刚出生不久便染病不治,夭折于他的怀中,这种痛苦与折磨,让他心中有说不尽的苦。上海沦陷之后,他被迫流亡香港,然后又取道广州去往汉口,再溯江而上,一路颠簸的回到重庆。
这一路走过,亲眼目睹了上海、武汉的沦陷和日机对重庆的狂轰滥炸,破碎的祖国河山,同胞的惨痛血泪,让他有太多的感悟,就像当初杜甫在流浪的途中写出三吏三别一样,他也把这些锥心的感受全都化着了音符。他自掏腰包,创办了专发抗日歌曲的《战歌》周刊,两年多时间,出版两卷十八期,刊发歌曲一百二十四首,其中的代表作就包括著名的《长城谣》 《募寒衣》 《流亡》《上前线》等 ,抒发苦难,鼓动救亡,广为传唱,比今天的流行歌曲还火,影响了一个时代。
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屈原》在国泰大剧院演出,场场爆满。陪都轰动,一票难求,观众露宿街头,排队守候。成都、西安、贵阳、昆明的大学生纷纷赶来重庆,一饱眼福,此后又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但是绝大多数人只知道这部作品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却不知道,这部作品的所有曲谱都是刘雪庵创作的,据说郭沫渃十天时间完成五幕作品,刘雪庵又何尝不是呢?《 〈屈原〉音乐总谱》几乎是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进入彩排。音乐弥补了《屈原》剧情的缺陷,屈原的形象显得饱满充实,所以才引起了后来的轰动。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刘雪庵除了继续创作之外,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他先后在重庆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国立音乐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担任音乐教授。建国后,他又先后担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副院长,江苏师学院艺术系教授、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系主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所以在纪念馆有一片区域划为《刘雪庵学子书信集》,这里展示的是一封封书信,这些信件的提供者,一群耄耋龄老人,他们很多都是刘雪庵的学生。
1985年,这位被载入《大英百科全书》的著名音乐家离世时,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杜利在悼词中对刘雪庵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刘先生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我国的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事业……以自己的耿耿忠心和辛勤劳动,培养了许多专业音乐人才,创作了大音音乐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宝库。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