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大地回春。这个时候,阳光和煦温暖,花儿随风摇曳,是春游的季节,也是赏花的季节。在有着西部菜都的重庆潼南,人们熟悉的是这里有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除了油菜花,还有双江的李花、花岩的梨花、桂林的桃花,那么在此渝帆就与大家来聊聊潼南的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春日的桃花不知唯美了多少人的眼眸,惊艳了多少人的时光,洗涤了多少人的心灵。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墨客骚人不知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说到桃花,必先言桃树,以前的人们栽种桃树并不是以赏花为目的,而是为享受桃果而栽培,据资料记载,潼南的黄桃有3000多年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秦汉时代,潼南的先民就充分利用境内平均海拔400米左右的地理优势,成片种植黄桃。潼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7.9℃,历年平均降水974.8mm,日照1228小时,宜于多种果树生长发育。
虽然潼南黄桃栽培的历史悠久,但由于传统的栽培方法,加上种苗退化,解放前农民自流种植模式缺乏政府组织的有力引导,潼南黄桃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解放后,政府鼓励农民发展果树生产,1966年开始从北京农科所、浙江农大、旅大农科所引进“早熟1-27”、“中熟金魁”、“晚熟南九”,1983年至1988年间,又从郑州果树所、山东果树所先后引进了“明星”、“太阳粘核”、“黄桃47”以及美国品种“金童7号”、“金童8号”等12个品种。
后来,潼南针对黄桃保鲜时间短,市场鲜销量小的困难,利用县内太安罐头厂的优势,开发生产了黄桃罐头,作为外贸出口产品、军需产品、内销产品。自此扩展了黄桃销路,调动了桃农的生产积极性。高峰期的时候,潼南定植黄桃数多达521万株,结果树达到300多万株,年产黄桃数万吨。
1980年全国黄桃鉴别评审会上被专家赞誉为“潼南黄桃,得天独厚”,1983年荣获国家外贸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荣誉证书”,赢得了上海口岸的出口免检资格。目前,其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及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于1988年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由此奠定潼南黄桃在全国的地位,产量仅次于浙江奉化居全国第二;
那时候,黄桃是潼南很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其中桂林镇农民收入中,70%以上来自于黄桃产业。这个镇有一个名为半坡村的地方,当时还是全潼南种黄桃规模最大的村,而且这个村当时就靠种黄桃,便产生了当时非常了不起的第一批“万元户”,成为全潼南当时最富的村之一。
古人云:盛即衰至、乐极生悲。后来由于市场供大于求以及罐头厂效益原因,潼南的黄桃自1995年后开始滥市,桃乡的果农就开始用砍刀来发泄对市场的怨恨,放弃管理,让虫子来糟践这些果树,后来潼南黄桃这个响当当的牌子便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那时候的人们,刚刚才解决温胞问题,可没有多少人有心思为了赏花而继续培植桃树,所以不仅是桂林,全潼南除了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留有几棵点缀生活、供自家人食用黄桃的桃树之外,那些成片的桃树林基本都消失了。
之后又过了十多年,随着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赏花经济日渐盛行,潼南崇龛的油菜花也顺利被评为全国十大游菜花海之一,曾经以种桃树、卖黄桃的村民又看到了赏花这一商机,于是又在中国第二大运河——潼南运河边上的桃花山上种植了近千亩桃树,以期能恢复曾经漫山遍野桃花盛开的景象。
此后多年,潼南每年三月都会像菜花节一样,举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但由于渝帆长期在外,桃花盛开的时候基本都没在潼南,今年受疫情影响,花开的时候正好在家,于是便决定驱车去看看。
前往桃花山的路并不难找,直接在导航上搜索潼南桃花山即可,离城区大约5公里(道路都是硬化的柏油路,但路面并不宽,会车的时候需要减速),大约十来分钟就到了。
到了现场,花期已经接近尾声,受疫情影,游客也不多,原本20元一张的门票,现在只收10元1人,60岁以上老人免票。景区的道路修得很好,但是里面的桃树维护实在不敢恭维,所谓的桃花景观真的对不起门票,因为里面除了赏花也没有其它的项目了,关键是很多桃树都没有修剪,荒草丛生,残败的老树上稀稀拉拉的挂着一些桃花,与印象中漫山遍野的桃花盛景相差甚远,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免费公园里的景观花木。
虽然这里的桃花让人有些扫兴,但是到了山顶之后,景观却又让人惊喜,这里的视野非常开阔,极目远眺,下面不仅有中国第二大人工运河——潼南运河,还有中国西部菜都(潼南)最大的蔬菜基地——桂林坝,远处则是潼南的母亲河——涪江,连高楼林立的潼南城区也近在眼前。所以这次桃花山之旅,有些失望,又有些惊喜,失望的是桃花山本身,惊喜的是这里的视野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