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地铁站途中,看见一家路边店生意火爆,于是也去吃了碗抄手,或许是照顾到许多人不能吃辣,店家特地准备了小碗供人蘸辣酱,想得非常周到。抄手味道很正,吃完有点意犹未尽。
重庆是座山城,地面交通基本靠桥梁连接,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地铁才是最佳选择。重庆的地铁四通八达,几乎可以通达所有景点。
罗中立,多年前看过他画的《父亲》油画,那个端着碗,满脸皱纹的老人,曾经打动了许多人,如今他已经成为四川美院的院长。
在美术馆旁边的坡地上,矗立着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大卫》是米开朗基罗花费3年时间用整块大理石精心雕刻的,雕像连基座高5米多,细节雕刻的非常完美,人物炯炯有神的眼睛,健美的肌肉线条以及皮肤表面凸起的血管和青筋都刻画的非常到位,让人叹为观止。米开朗基罗是少有的生前就被封神的艺术家,这和他超高的情商不无关系,据说雕像完工后,当地一个贵族前来参观,为了显示自己的在行,提出大卫的鼻梁雕刻的太高了,米开朗基罗没有辩解,抓起一把石粉,拿起凿子爬上梯子,假装在鼻梁上雕琢了一会,把石粉撒下来,让这个贵族觉得很有面子。
《大卫》原作现在保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在佛罗伦萨,还有两尊大卫雕像复制品安放在公众场所进行展出,一尊是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的青铜像,另一尊是市政广场大门前的大理石像,川美的大卫是世界上第4尊大卫,使用的模具是翻制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大卫》雕像复制品时用到的模具,已有108年历史。其青铜的材质和尺寸都与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的《大卫》雕像完全一致。
6月是毕业季,美术馆正在举办川美毕业生作品展,作品题材丰富多彩,想象力天马行空,让人脑洞大开。
还是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展比较经典。
美术馆的外墙是拼贴的五颜六色的马赛克,建筑形式也是一堆不规则的几何体,显得不拘一格。
接下来是打卡网红的马房湾七彩巷。这里许多重庆游的推荐里都有,游玩以后的感触是一般般,就是一片旧房破巷重新刷上彩色涂料,悬挂上一些当红艺人的大头贴和猫猫狗狗的贴画,变得像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吸引很多爱拍照的小姐姐都会去那里打卡。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位,大概是推荐帖子都是年轻人写的缘故,不太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了。七彩巷门口的“马房湾66号江湖菜”是许多重庆美食榜推荐的地方。这里装修比较淳朴,我们点了4道菜,没敢点看起来比较辣的菜品,点了小酥肉、蒜蓉豆腐、猪蹄等,口味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或许重庆的菜以辣为主,不能吃辣肯定吃不到特色。
吃完出来,看看天色将晚,于是前往鸿恩寺,去欣赏重庆的夜色。
鸿恩寺森林公园,是一片免费的山林公园。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了一层层台阶,又走过很长的一段盘山公路,终于登上山顶的鸿恩阁,这里是重庆主城最高观景台,可惜的是可以观看到的区域并不是重庆最繁华的地方,但鸿恩阁本体灯光亮起来后,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在各色灯光的衬托下,宛如空灵幻境,显得美轮美奂。
从鸿恩阁拍完下来时,已经将近晚上九点钟,虽然说重庆天黑的晚,但这时候周围已经乌漆嘛黑,我们借助山道上零星的路灯指引原路返回了山下,乘坐公交返回了酒店。
次日一早,我们前往重庆武隆区的仙女山景区。中午在吃过一顿有特色的竹笼宴后乘坐景区的小火车抵达仙女山。
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顶,居然有一大片碧绿碧绿的大草原。这里因为海拔高,夏季气温比重庆主城低约15℃,因此被誉为“山城夏宫”,也被称为“东方瑞士”。
仙女山整个景区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牧场,乘坐小火车的途中,可以看见成群的牛羊马等在悠闲地吃草,但供游客玩耍的大草坪,却一只牛羊也看不到,有点可惜。
我们在草地上拍照玩耍,仿佛回到了童年。
从仙女山出来后,我们继续游玩武隆天生三桥。这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三座桥高、宽、跨度分别在150米、200米、300米以上。。三座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在距离几百米之内就有如此宏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桥实属国内罕见、世界稀有,真不愧为自然界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乘坐观光电梯直接下到谷底,再沿着修葺的阶梯来到天龙桥下,迎面的山壁上便可以看见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象迎宾”图,继续往下走,便可以看见谷底张艺谋为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而修建的天福官驿。这时候再抬头回看走下来的路,但见四周壁立千仞,巨大的石梁横跨天空,形成天然的桥体,桥体上巨石犬牙交错,不时有水珠从上面滴落下来,看得人心惊胆战,真害怕上面哪块巨石突然脱落砸下来。
以前形容天空,都是使用无边无际一类的词语,但站在谷底看向天空,仿佛坐井观天,天空只能看见小小的不规则的一块。从这个角度看天龙桥外的天空,就像一个树起的大拇指。
继续往前走,就是青龙桥。这里的峡谷天空看起来就像是一把青龙偃月刀。大家纷纷摆出手举大刀的姿势拍照打卡。
走过青龙桥再回看峡谷,这时候的大刀已经幻化成为了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形状,上面的天空看起来就像一条鲤鱼。
接下来的黑龙桥,桥洞里有几股悬泉飞流直下三千尺,由于瀑布太过纤细,不注意不容易看到,但落下的水滴声音却非常清晰,长年累月的水滴已经滋养出石头表面浓厚的青苔,绿油油得很是养眼。
走过黑龙桥,回看两侧山壁,有说像一只苍鹰,不远处还有一只大猩猩。
峡谷里的水很清澈,水面上的小船有没有一种漂浮在空气中的感觉?
游玩完武隆天坑后,哼哧哼哧爬回地面,乘坐大巴回到仙女山镇的麋鹿酒店休息。
次日一早,我们前往蚩尤九黎城,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蚩尤是传说中苗族的祖先,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专门为游客打造的旅游目的地,虽然里面建筑门类齐全,但明显文化底蕴不足,但你要说没有文化,估计有人不服,确切说应该是人文气息不足。中午的苗家长桌宴,还是比较有特色的,虽然菜品一般般,但就餐气氛好,苗家的米酒喝了,有点上头。
下午乘船游览乌江画廊。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进入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后是千里乌江最精华的“乌江百里画廊”。
乌江百里画廊有点小三峡的味道,乘船游览途中,两岸的群山被牵强附会成狮子、蜗牛等故事,没有多少吸引力,但有那么几段“山似斧劈、水如碧玉”,还是有点看头的,特别是船尾掀起的滔滔白浪,层层传递到岸边,形成惊涛拍岸的景象。
晚上入住的是碧桂园凤凰酒店,吃的是老鸭火锅,酒店带独立的阳台,还有大浴缸,美美地泡了一个澡。
次日游玩的民国街,是以“民国历史”、“巴渝特色”为主题的特色街区,位于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冯小刚执导、重庆电影集团首部投资的影片《一九四二》以该街道作为重要取景地。
民国街里面还是有许多拍照道具及为电影拍摄搭设的场景可以拍摄打卡的。
磁器口,是重庆最著名的古镇之一,始建于宋朝,原名白岩场,后因为传说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曾经逃难隐居于此而改名龙隐镇,清朝末期,因为镇上制瓷业的发达,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仿古一条街,里面商户林立,游客摩肩接踵,热闹无比。
从磁器口出来后,我们前往李子坝拍摄轻轨穿楼。这里拍摄位置非常狭小,人山人海,想要拍摄一张没有其他人打扰的照片,几乎没有可能。
李子坝的轻轨穿楼,看起来是轨道交通和居民楼连为一体,其实是楼房和轨道交通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而两者分别采用独自的结构,互相不重叠,避免了振动对居民楼的影响。
晚上入住半岛商务大厦的品乐酒店。
放下行李后,前往八一好吃街,吃了烤肉串,现打虾滑,苕皮豆干,喝了重庆特色的奶茶,然后步行前往千撕门大桥,走到对岸的石滩上,欣赏重庆无与伦比的夜景。
石滩上人潮汹涌,来重庆你才能知道烟火气终于回来了。
站在千撕门大桥上拍摄网红的洪崖洞,俯瞰的视角一览无余。洪崖洞亮灯时间是晚上8点到11点,白天平淡无奇的洪崖洞,到了晚上亮起灯来,就变成了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
次日一早,在酒店附近吃了碗重庆小面,然后乘坐地铁转公交去了涂鸦一条街。
黄桷坪涂鸦艺术街是由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院长创意,在重庆市创意办直接领导下,由政府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整个涂鸦工程共有800余名工人、学生和艺术家参与制作,前后经过150天的精心制作完成,整个街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如今涂鸦街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即兴来涂画上几笔,低矮一些的地方原来由专业人士涂鸦的作品已经完全被五颜六色的到此一游一类的留言覆盖,只留下满墙的颜料可以欣赏了。只有在楼房外墙上涂鸦的一些作品还能看见一些原来的样貌。
从涂鸦街出来,我们去打卡网红的交通茶馆。交通茶馆位于黄桷坪正街,是重庆唯一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茶馆。茶馆不大,老式木架结构,房梁参差不齐,灰黑的砖瓦和斑驳的墙体透露出独特的年代感。2005年,濒临破产的交通茶馆被常去采风的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陈安健承包下来,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茶馆的经营风格。如今这里还保留着陈教授的专座。这里曾经拍摄过电影《疯狂的石头》,陈教授以老茶馆为题材创作的许多作品也成为了经典。
钟书阁,是一个书店的名字,因为独特的风格而成为重庆必须打卡的地方。我们抵达时,大约上午9:45左右,书店要10点才开门迎客。书店所在的商场几层楼商铺已经空空如也,整个商场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等待进入钟书阁的年轻人。
进门处灯罩型的书架,在顶棚镜子的反射下,连绵不绝,增加了空间的层次。
走入里面的书山型展示墙,才真正被独特的设计震撼到。上下交错的阶梯,对称规整,本来就很高大的整座书架和阶梯被顶部镜子反射后,更加气势恢宏,杂而不乱。书店空间像极了重庆纵横交错的桥以及那数不清的梯坎儿,十分符合山城的魔幻气质。
接下来的重庆园博园,是一个能把人腿跑断的地方。整个园区分为北方园林展区、江南园林展区、岭南园林展区、闽台园林展区、西部园林展区等十几个大的展区,而每个展区里又被分成10来个城市展区,一个个地看下来,没有个超强体力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在里面盘桓了几乎整个下午,几乎把整个景区走了个遍,不得不佩服自己的体力。
晚上到观音桥好吃一条街,吃了烤肉和猪肝饭,还是这些比较清淡的东西比较对我们的胃口。
吃完饭乘坐地铁去了南滨路,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来到朝天门来福士大楼的正面,拍摄来福士广场的夜色。
来福士的高楼群,有人说是重庆扬帆起航的帆,是现代重庆的风水,有利于重庆的城市发展,但也有人说它的存在,破坏了城市的风水。
次日一早,我们乘车前往大足石刻参观。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我们首先去的是北山石刻,北山石刻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公元892-1162年)。造像崖长约300米,高为7-10米,造像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
北山石刻人物造像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华丽,璎珞蔽体,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普贤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文殊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美男子”、数珠手观音像被昵称为“媚态观音”,故北山石刻有“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之美誉,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中饭后,我们前往宝顶山,首先参观大足石刻博物馆,里面系统介绍了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展示了大量实物。
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四周2.5公里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全部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巨型雕刻达360余幅,其中又以宋代佛涅槃像、华严三圣像、牧牛图、三品九生图等最为著名。
大足石刻不同于其它中国四大石窟,这里有许多连环画形式的雕刻,比如牧牛图、三品九生图等等,雕刻环环相扣,连成一片。据说隐匿于西南一隅的大足石刻,首次发现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当年梁思成等营造学社一行便率先考察过大足北山、宝顶山摩崖造像。后来杨家骆等更组织“大足石刻考察团”,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论证,首次以大足石刻“可继云冈、龙门鼎足而三”正告国人,从而为史失其载的大足石刻名世奠基铺路。
“华严三圣”,正中为毗卢佛,头有螺髻,髻上有两道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前伸。左边为普贤菩萨,头戴高花冠,双手在胸前捧扶一舍利宝塔;右边为文殊菩萨,头亦戴高花冠,左手伸至胸前捧一七重宝塔,右手扶塔。三尊造像皆高达7米,肩宽2米,面目慈祥宁静,眼目下视,脚下踏莲台。
3身主尊造像的手皆前伸,倾斜近20度,目的是使近观者能正视整个面部。尤其是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级宝塔,手臂悬空支出1.2米—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为使手臂不断落,匠师们成功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大刀阔斧地刻出宽袖袈裟披肩挂肋飘逸而下,与其身躯相连,巧妙地将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
大足宝顶山石窟有一尊实有830只手的摩崖千手观音造像,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人们称她是人间一绝!
中国古代艺术家打造的这尊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造像手臂纵横交错,仿佛孔雀开屏一般,细看之下,没有一只手臂是完全相同的造型,可谓千姿百态。
释迦涅槃圣迹图是大足石刻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大佛体量庞大,只雕刻了上半身,下半身融入山体,佛祖神态安详,慈眉善目,面目清秀。
卧佛身前,躬身肃立着声闻、菩萨、帝释和护法等群像十四尊,仅露上身。他们即是闻佛"涅槃"先后来到佛身旁的弟子。这些弟子表情悲哀,依依难舍。与其它佛祖涅槃雕刻不同的是,佛祖身边多了两位大足石刻的倡建者赵智凤和他的师傅柳本尊两位四川密宗人士。
晚上去川城二十二川菜馆吃了辣子鸡、糖油粑粑等,所谓二十二是指川菜馆位于22楼的缘故,里面人满为患,不过就餐环境不错,吃完爬上顶楼花园欣赏了一下景色。
晚上步行去了洪崖洞,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把洪崖洞的人气,街上摩肩接踵,几乎迈不开脚步。
第二天一早,乘坐地铁去了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始建于1954年,是一座仿北京天坛的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
里面的大穹顶有点让人置身异国他乡的感觉,主席台两侧的大红立柱,据说是金丝楠木材质,这么粗大笔直的金丝楠木,估计现在价值连城了吧!
接下来继续参观大礼堂对面的三峡博物馆。
这是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战国鸟形尊,这件鸟形尊通体上下除鱼嘴形有孔外,其他地方无一孔,也就是说这件鸟形尊并不是酒器,而是不具备实用价值的装饰品。
整体呈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饰细蜜的羽纹,在羽纹上有规律的镶嵌绿松石。
三峡博物馆宝贝相比国内其它大博物馆要少,但几件石棺,上面的雕刻还是有些看头的。
从博物馆出来后,在旁边的好吃街的宜家饭饭吃了午饭。
位于国泰艺术中心的重庆美术馆,里面的展览不是很丰富,简单转了一圈后就出来了。
去了位于大都会东方广场4楼的梵高星空艺术中心。里面光影绚烂,人不多,不用担心别人闯入镜头,非常适合拍照。
海棠溪筒子楼,是许多重庆游玩攻略里推荐的打卡地,我们不能免俗,千里迢迢赶过去打卡。由于对线路不熟悉,误打误撞进入居民家中,花了10元的所谓清洁费才进入楼内。
其实里面昏暗杂乱,根本不太适合拍照,照片想出彩不容易。
晚饭是在著名的“在渝里”吃的火锅。里面需要排队等位,好不容易排到自己,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不知道如何选择,于是花193元吃了个双人套餐,又花4.5元点了9只特价的小鲍鱼。亏好点了鸳鸯锅,牛油锅底涮了几筷子就被辣得鼻涕眼泪直流,后面只能涮清汤。
吃饱喝足以后,步行去了十八梯。
十八梯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一口古井,这口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有十八步,因而这里逐渐被人们称作“十八梯”。这里曾是山城人必经的生活小道和岁月之路,是重庆人最深的乡愁所在,沿坡道依次建筑的房屋,是典型的重庆风格,是外地人体会重庆特色的绝佳去处。
来重庆,必须参观的还有渣滓洞和白公馆。
渣滓洞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窖,因产出的煤中含煤矸石多,被称为渣滓洞。1943年军统局看中此地的地势隐秘,三面靠山,一面临沟的有利条件,将此改为监狱。这里有女牢两间,男牢16间,著名的江竹筠、许建业等就被关押于此。
白公馆,原本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因白驹自诩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后代,便附庸风雅用诗人的字号“香山居士”前面二字,为自己的别墅取名为“香山别墅“。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等100多人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做了一面红旗。
白公馆的围墙下,矗立着“小萝卜头”的雕像。
从白公馆出来后,返回酒店收拾一番后退房,把大件行李寄存在酒店,然后到好吃街吃了丁家坡洋芋,吃完乘坐地铁去了弹子石老街。
弹子石,相传和大禹治水有关,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涂山氏思夫心切,常到江边寻夫,久等大禹不至,竟在江边碛石上产下儿子夏启。 碛石就被人称为“诞子石”。 后来,“诞子石”讹传为谐音弹子石。
走入正街,就可以看见一座西式教堂——一德堂,广场两边的房屋及树木上歇了许多鸽子,因为下雨的缘故,没有落到地面上来。
老街里有王家大院等大户老宅,也有诗人余光中、作家三毛等的铜像。这里的观景台,还是观看朝天门的好地方。
出来前,在老街汤圆店吃了碗冰镇汤圆。
返回酒店拿行李前,在八一好吃街吃了山药肉粥、烤鸭饭,然后拿了行李乘坐地铁来到江北机场,乘坐飞机返回了南京。
下一篇:无辣不欢,重庆成都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