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道,往往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回忆。
翻开昆明历史,你会发现它散发出的,不仅是旅游名城的鲜明光辉,还有近代史上为工商业发展而付出的努力。仔细算来,昆明近代工业的兴起,应是国内最早的一批。
1884年,清政府创立了云南机器局,成为昆明近代工业的开端,1885年中法战争以后,法、英等帝国主义迅速侵入云南,之后,造币厂、制革厂、电报局、邮政局等官办企业也应时而生。到了1905年,昆明正式被辟为商埠。
抗战时期,昆明作为著名的“民主堡垒”,成为了支持抗战的重镇之一。外地工厂、学校内迁,官僚资本纷纷在昆明设置和开办工厂企业,促进了昆明经济的短暂繁荣。
南屏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20世纪30年代,为了拆除城墙,填平护城河而修建了条东起护国门,西接丽正的街道,当时抗战热潮正席卷全国,故将其取名为“南屏街”,意为南方之屏障。
当时的南屏街,可谓极尽繁华。
街道上坐落有昆明最大的银行、最高的大楼,最漂亮的电影院,以及众多时尚的酒吧和舞厅。如果算上护国路、金碧路在内的街区,有金融机构48家,被誉为“东方华尔街”。
此时的南屏街,是昆明的金融、商业和娱乐中心。这里有一座南屏电影院,由上流社会的女性出资修建,人称“夫人集团”电影院,是西南地区最早的一座现代化电影院。当时的年轻人把到此看一场电影,看作一件给脸上贴金的事情。
时代变迁,如今的南屏街虽褪去了旧时的金融功能,却依旧繁华喧闹。
乘坐地铁3号线到五一路站下,往东走不远便是这条老街道。我去时已是傍晚,天空已逐渐暗淡下来,街道上俊男靓女很多,忙碌了一天的年轻人在此约会购物,昆明的夜生活也由此开始。
南屏街不算长,一眼便可看到终点,几十米的宽度却让它极具大气,路两旁有一些建国初的代表性建筑,老新华书店依旧占据着最显眼位置。据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路两旁种满了翠荫遮天的法国梧桐,如今已不见踪影了。
环顾一周,发现还有摄影师在此街拍,想必此处常有美女出没,地位相当于解放碑之于重庆,春熙路之于成都。近百年的传统与时尚的气息在此交融贯通,这不正是春城最好的生活写照吗?
看得出来,昆明想要赋予这条老街更多的功能,685米的街道上尽最大程度展现了老昆明的风俗人情。“遛鸟”、“挑水”、“照相”、“卖吆喝”、“跳海牌”5组情景雕塑依次排列。
“跳海牌”一词估计好多人听着很陌生,它是老昆明人儿时常玩的游戏。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些长宽各几十公分的方格,找一块薄薄的瓦片,按照约定的规矩,用脚将瓦片或者铁盒子踢入指定的格子,出格子或者没到格子的就算输。
接着往前走,会看到一个“云南十八怪”的景观墙,用墙刻的方式展现了云南的特色风情。比如“竹筒当锅煮饭卖”、“四季服装同穿戴”、“汽车还比火车快”、“这边下雨那边晒”等等。
这些趣味横生的话语,让人不经意间了解上了云南。如果非说缺点的话,只是图案看不清,若能换成立体或者彩绘就更好了。
广场上摆着8把雕花椅子十分有意思,这些椅子除了供游客们歇息,还有一个寓意。古代时,这些做工精良的雕花椅子本是达官贵人家的专属,平常百姓只有眼看的份。现在把它们摆放在广场上,寓意着人人平等的含义。
最后面有一个福寿牌坊,层层叠叠的屋檐繁琐大气,虽然单独列于广场上,却是最显眼的雕塑。很多游客都会在此拍照合影,牌坊上的“福”、“寿”二子被摸得发亮。
街道两旁,还有很多美食店铺,我就在老街附近吃了一碗“建新园”过桥米钱,是昆明当地百年老字号。来吃饭的游客很多,基本上以中老年人为主,算是比较正宗的老牌米线了。
街道上还有四根巨柱,上面镌刻着来自云南先贤的格言警句,只是书法飘逸,有点看不清楚。在南屏街要放慢脚步游玩,这里很多细节都值得仔细揣摩,比如有一幅老昆明地图浮雕,镶刻在地面之上,一不小心就容易错过了,
如果你到昆明,可以到此转转,徜徉喧闹的街道上,仿佛穿越了昆明的辉煌历史,那些代表性的风土人情,得到了最直接的展示。
地址:云南昆明市南屏街,不收门票。
交通:地铁3号线五一路站可直达。
作者:小鹿,一名热爱生活的旅行者,喜欢还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