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江南春》,以华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南朝时江南都城建康(今南京)城南雨花台曾经的繁华靓丽,一派跃然纸上的诗情画意。
有文字记载说,南梁初年,佛教盛行,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设坛说法,因内容十分精彩,感动佛祖,顷刻间天上落花如雨,化作遍地绚丽的石子,因此得名“雨花台”。
现在雨花台景区梅岗上看到1997年复建的雨花阁,就坐落在古雨花台的旧址上。
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雨花台,由于是南京城南部的一个制高点,因此也成为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东晋豫章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此痛击金兵,此后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的讨伐清兵,抗日战争的“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因此而逐渐荒芜。
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变成了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这里惨遭屠杀。1950年,南京人民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在这里兴建了达1.14平方千米的雨花台烈士陵园。
沿中轴线向北,雨花台南门里这座花岗石砌成的忠魂亭,建筑在海拔43米的坡顶上,长、宽各长5.8米,高8.3米,由南京市30万共产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所建。
忠魂亭对面的坡顶上,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馆中陈列了各个时期雨花台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
忠魂亭与烈士纪念馆的中间是忠魂广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金刚砂石铺就的地面,厚重坚韧,突出了忠魂亭深沉壮观的氛围。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创作的《忠魂颂》浮雕,立于广场东西两侧。
参观了烈士纪念馆,继续向北,走过纪念桥,是照壁倒影池,《国际歌》和《国歌》照壁位于倒影池南北两端,花岗石质地,分别用汉、蒙、藏、维、壮5种文字镌刻。由前方的台阶望上去,即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和纪念碑廊。
烈士纪念碑建于雨花台海拔60米的制高点上,纪念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碑前立有一尊5米多高以“宁死不屈”为主题的革命志士青铜塑像。由于纪念碑和碑廊正在围挡维护,不能进入,这里借用一张网友的照片。
背倚烈士纪念碑,面向雨花台景区北门的烈士群雕是雨花台景区最著名的标志,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拼装而成,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九位先烈在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雨花台共有三处烈士殉难处,这里是北殉难处,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时期的烈士大多被集中在这里杀害。
今天的雨花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9月,雨花台烈士陵园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