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越来越近,全国各地都开始张灯结彩,把城乡都装扮得喜气洋洋,作为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江苏南京同样亦是满城流光、秦淮溢彩,其中最漂亮的莫过于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秦淮灯会,也已悄然点亮,引来世界各地游客的注目。
南京秦淮灯会又叫金陵灯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早在汉代,人们都会在传统节日悬挂的五颜六色的彩灯,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为的“花灯”。传说中,木匠业祖师爷鲁班在建造宫殿时就创制过花灯。到西汉初期,宫廷中已出现了高达七尺半的巨型花灯。但在很长时间内,花灯只是皇族赏玩之物。一直到南北朝,伴随着元宵节赏灯习俗的推广,花灯才走出皇宫,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当地朋友介绍,秦淮灯会早在南朝时期就已经盛行,当时作为国都的南京每到元宵佳节,便会举行传统的灯会,其盛况不仅为全国之冠,同时也是世界之最。历史上的南京灯会基本上都在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畔举行,所以才被称之为秦淮灯会。
按照当地朋友的描述,1700年前的建康(南京)举办灯会的胜景:传统佳节,东吴太初宫、昭明宫,后来的东晋建康宫悬挂各式彩灯,秦淮河两岸达官显宦的宅邸也纷纷效仿,挂出各种花灯。“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东晋习凿齿诗),暮霭四合,华灯齐放,秦淮河上火光倒映,宛若白昼。
在古人看来,灯会不仅热闹,而且还非常有意义,以至于梁简文帝萧纲也曾写过《灯赋》、《正月八日燃灯应令》等关于灯会的诗,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落灰燃蕊盛,垂油湿画峰。天宫倘若见,灯王愿可逢”,记录了彼时灯会繁盛的场景。
起源于1700年前的南京秦淮灯会,历经隋唐、五代、宋元等历史朝代,始终都会在每年春节前后“绽放”。有史料记载,最初的灯节仅有一天。到了唐代开始,灯会改为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持续三天;再到了宋代,灯节的时间又被延长,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观灯赏灯的狂欢长达五天,现在则是提前到了小年夜,到元宵之后,亮灯时长甚至达到四五十天,让市民有更多的时间赏灯。
关于秦淮灯会,历史上曾有很多典故,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与秦淮灯会有着让多有趣的故事:洪武五年(1372年),他下令在秦淮河上投放万盏水灯,满河明灭,流光溢彩;元宵当晚,朱元璋不满足于宫中悬挂的富丽堂皇的彩灯,常常微服私访,来到街市上,欣赏民间百姓扎制的彩灯。所以明朝初年的南京,每到传统佳节,全城彩楼绵延,花灯烟火闪耀通宵,鼓乐杂耍喧嚣达旦,很多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妇女也通宵夜游,结伴赏灯,极为隆重。
朱元璋之后,他的的儿子朱棣也是一位狂热的“彩灯爱好者”。有相关史料记载,朱棣即位之初,就曾下旨官员们在元宵节前后放假十天(估计那是最早的春节长假了),与家人共度灯节。永乐十年,朱棣又集中能工巧匠,在皇宫午门外,扎制了美轮美奂的“鳌山万岁灯”。鳌山灯辉煌闪耀,灿若星辰,令人叹为观止。正可谓“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
明朝之后,清朝的南京虽然已不是首都,但从清代诗人留下的“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明灯初试九微悬,瑶馆春归不夜天”、“两岸红灯射碧波,一支兰桨荡银河”……等诗句,依然可以发现秦淮灯会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和盛况。
改革开放后,中断很多年的秦淮灯会于1986年恢复举办,十里秦淮水,再度波映花灯红,距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十四年,累计观看人数趣过数亿人次,在世界各地都有较大的影响,现在的秦淮灯会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已经成为南京一张非常靓丽的文化名片,也让春节期间的南京变得更加喜庆。
上一篇:给心灵一个假期,给人生增一点色彩~~游南京枫彩漫城攻略--观光片
下一篇:博物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