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曲新春最宝贝着的一个柜子:柜里静静的摆着十几台老相机:国产的、进口的,120、135型,单镜头、双镜头,手调的、全自动的,还有一次成像的……
“它们是那时我在街上的脸面,是我自谋职业、挣饭吃的‘家伙什儿’,最忠实的老朋友。”
曲新春时不时都会去看看老朋友:这些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崂山旅游开发而产生的服务工具。从机身上手磨的痕迹里,仿佛能看到它当时立下的功劳,也让思绪慢慢回到那个年代……
“那年我才7岁,领着两个妹妹拿着母亲给的一元钱去照相,因为‘正规照’人多排不上号,又不愿意照‘野相’,没照成就成了一辈子的遗憾。”
当时的照相馆分两种照法,一种是在室内用座机,称为“正规照”,另一种在室外照,叫照“野相”。
1969年,青岛中山路万年青照相馆曾在正月下乡到太清宫为当地驻军和百姓照相。照相馆上门照相服务,在当时照张相都困难的年代里绝对是求之不得,很多人都跑去看热闹,也有很多老人一辈子没照过,不懂照相的原理有些害怕,但还是照的人多。
“那时候照相还是特殊行业,从业人员少,上手很有难度,很荣幸我能成为崂山摄影员,编号还是1号!”
进入八十年代,自从邓小平来崂山太清宫视察以后,政府也开始大力挖掘崂山的道教文化,发展旅游服务行业,其中就有个体经营的照相行业。通过学习和实践后,曲新春逐渐掌握了照相技术和洗印、放大黑白相片的技术,也在1983年通过考试,办下了个体照相营业执照。
“白天照相、晚上洗相、装信封,第二天早上寄出去,每天忙的真是手脚没有闲时候,有时候一晚上都捞不着睡,第二天又要接着干。”
八十年代初期,崂山旅游业虽刚起步,但来崂山旅游的人非常多。那时没有私家车,基本都是坐出租公司、饭店或是单位的大客车,游客们见到如此秀美的山海风光,都想合影留念,每天的顾客是应接不暇,从事照相行业的人生意都十分红火。
照片@ 逄淑才
“1984年就开始使用135相机了,第一批使用的是虎丘牌,国产的‘甘光’304C,日产傻瓜相机‘雅西卡、柯尼卡’,到后来几乎全部换成了单反相机‘日本的富士、理光、国产的珠江、凤凰’等。”
刚开始,青岛没有冲印彩色照片的技术,要把照好的彩色胶卷邮寄到上海。后来西镇嘉祥路有一家山东教师办的彩色洗印店洗的彩色相片很受欢迎,摄影生意又好了起来,相机设备也在更新换代,青岛照相机厂开始生产青岛牌只调焦距的135相机,相机店里的相机、镜头种类也丰富了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经济迎来大发展,自带相机的游客是越来越多,大多数城市也都能冲印彩色照片。1988年又出了“拍立得”一次成像相机,基本是日本的“富士”和美国的柯达,结合彩照,又使景区拍照业务延续了几年。
“虽然他们过时了用不上了,但它们永远是我的怀念,见证了祖国的强盛,记录了崂山的变化,给了我美满的生活,我由衷的感激和珍惜它们。”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照相业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相机和照相生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写照,是人们幸福生活的真实表现,为我们留住了那些珍贵的影像记忆。
而崂山,也从传统的合影留念景点,变成了拥有众多网红打卡地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变与不变,皆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