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都与美食
UP ChinaTravel
2024-08-05 11:54:57
0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长安,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西安目前已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西安美食篇的播放,又让西安成为了令人向往的美食打卡地。

关于住宿

      大多数游客选择住宿钟楼附近,这里是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四条街的交会点。景点和美食集中,交通也方便,中高档及连锁酒店宾馆众多,可供选择。

关于行程

游玩西安的行程还是简单的,几个主要景点相对比较集中。

城墙内的景点钟鼓楼、回民街、 西安城墙(南门 永宁 门)、碑林博物馆相互之间距离不远,步行都可到达。

城墙外景点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地铁3号线都可到达。小雁塔钟楼附近坐公交车前往也不远,4、5站路就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宫虽然远点,但这两个景点顺路在一条线上,有专线游5(306)路公交车直达,车程1小时左右。

如果时间宽裕, 西安去华山也很方便,高铁西安北到华山北4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或者去壶口瀑布,报个一日游的团,大巴前往,当天即可来回。

我们的行程

Day1 上海 虹桥机场- 咸阳 机场-康铂酒店

Day2 樊记腊汁肉- 陕西 历史博物馆-钟鼓楼- 西安 城墙-老白家水盆羊肉

Day3 华清宫-秦始皇兵马俑-小六汤包-大雁塔-老李家biangbiang面

Day4 方中山胡辣汤-小雁塔-志亮灌汤蒸饺-海荣锅贴馆

Day5 壶口瀑布 -盛志望麻酱酿皮

Day6 老米家大雨泡馍-春发生葫芦头泡馍- 咸阳机场回 上海

关于美食

西安是个美食天堂有味道的城市。

特色美食肉夹馍、蛋菜夹馍、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小炒泡馍、水盆羊肉、粉汤羊血、biangbiang面、臊子面、手撕面、揪面片、凉皮、荞面饸饹、洋芋擦擦、灌汤包、饺子、包子、葫芦鸡、粉蒸肉、腊牛肉、小酥肉、胡辣汤、锅盔、甑糕、镜糕、柿子饼、油饼、泡泡油糕、面疙瘩、麻花油茶等等。

美食街回民街、竹笆市街、东木头市街、东新街、大车家巷、 永兴坊、顺城巷等等。

陕菜馆醉长安、长安大排档等等。’

作为游客到西安也就几天时间,不可能每条美食街都走到,所有美食都吃遍,只能在游玩景点的过程中,或早晚时间在住宿的酒店宾馆附近,凭个人肠胃实力,对各类美食喜好程度,尽可能地多吃点吧。

Day1 上海到达咸阳机场-康铂酒店

       20:25上海虹桥机场的飞机,晚点到21:30才起飞。23:50才到达咸阳机场。携程预订的接机师傅也已经换了第3波,45分钟车程到达位于钟楼附近西大街正学街的法国品牌的连锁酒店——康铂酒店。酒店地处闹中取静的位置,离钟楼、回民街、地铁都很近,边上就是樊记腊汁肉夹馍、海荣锅贴馆、方中山胡辣汤、老李家bingbing面,酒店设施齐全很新很干净,服务态度好给免费升级了豪华商务房,房间色调欧式简洁很温馨,床很舒服配有一软一硬两个枕头还有靠垫,有小冰箱和空气净化器,杯子一律是纸质的,家具衣架等品质都很不错,每天还有好吃的法国曲奇饼干赠送,还有自助洗衣房,入住后很喜欢这个品牌的酒店,性价比很高。

       

Day2 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西安城墙

    出酒店往左转弯直走,就到竹笆市,樊记腊汁肉夹馍店就在竹笆市53号。肉夹馍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 樊记腊汁肉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90多年历史。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吉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两人点了优质腊汁肉夹馍2个、粉汤羊血1碗,一共39元,白吉馍外面脆,里面有嚼劲,里面的肉塞得满满的,腊汁肉一丝丝的口感非常嫩,一口咬下去满嘴肉香,一个馍下肚吃的很饱很耐饥,羊血粉丝汤里加了胡椒粉就是太咸啦,他们这里的口味太重了。

       竹笆市街往西大街走,然后右转沿西大街走2、3分钟就到钟楼。地铁2号线钟楼站是在地下通道进入。西安的地铁、公交可以在支付宝添加西安电子地铁卡和长安通电子卡刷码乘坐,从支付宝余额或绑定的银行卡扣除,无需充值,非常方便。地铁2号线小寨站出来,沿小寨东路往东走几分钟就到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占地65000平方米,开放时间8:30-18:00(旺季3月15日-11月14日),每周一全天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实行免费不免票,每天限量发放6000张,上午14:00前3000张,下午3000张,需提前网上预约,参观当日凭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到取票窗口或自助取票机排队取票,每人限领一张门票,当天有效。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热门景点,旺季排队取免费票的时间很长,我们网上预约购买30元大唐珍宝馆门票(包括基础馆),在另外取票窗口取票,人少很多,大大减少排队时间。

      这里可以租借电子讲解器,30元/每人,使用起来很方便,只要按照文物的编号输入,就可以听到语音讲解,这样可以更好的领略到这些国宝的魅力。文物实在太多了,5个展厅全部看下来用了2个多小时,还只是粗略地看看,个人觉得珍宝馆非常值得参观,相比之下另外两个免费馆就很一般啦~~

        1981年在陕西兴平茂陵一号随葬坑出土的鎏金铜马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昂首挺立的站姿,俊秀雄健的体态,比例均匀的造型,在静穆中蕴含动势,于伫立间显示力量,流畅精炼的寥寥数道线条,勾勒出昂然不凡的威武雄姿,它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鉴别良马的标准模型。

           

   赤金走龙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2.1-2.7厘米,长4.1-4.3厘米。金龙均作行走状,长吻细颈,颈部弯曲,尾部由粗而细,尾端回勾,首生弯曲而成的双角,身姿和步态各异其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为海内外华人所熟知和景仰。说到龙,人们便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气势磅礴,神奇怪唐赤金走龙图异,然而,唐赤金走龙却小巧玲珑,朴素而平实。工匠用金条先掐编出身体,然后插上尾巴和角,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的装饰。由于是手工制作,每个与每个都不完全相同。如此之小且并不具有震慑力的小金龙,有其特定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这些小金龙是古时道教投龙仪式中所用的法器。

        馆内有十八件组国宝级文物,而在这十八件组中唯有两件是从不出境展出的,这是其中的一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为什么说它这么珍贵?首先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而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马,这里面还蕴含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唐玄宗在位后期越发的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皇帝的生日都会在兴庆宫期的勤政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这时上百匹舞马披金戴银,伴随着《倾杯乐》曲的节拍,跃然起舞,奋首鼓尾,舞姿翩翩。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床板旋转如飞。而此时领头的舞马便会衔起地上盛满酒的酒杯到玄宗面前祝寿。唐代许多文人曾写下很多关于舞马的诗句如“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都是形容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活动。而这盛大的宫廷祝寿活动在天宝十四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弃城而逃,这批舞马散落到安禄山的一名大将田成嗣手中。有一天,军中宴乐,舞马听见乐曲声应节拍跃然起舞,士兵见状误以为是妖孽,田成嗣命士兵将舞马鞭打而死。

      此后,盛行一时的舞马衔杯宫廷祝寿舞的形式在历史的变革中永远的销声匿迹了,但这件银壶却成为大唐王朝的兴衰最好的见证。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唐代,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重1789克。提梁银罐在1970年何家村出土时罐内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着一张极薄的金箔,其上立12只精致纤细的赤金走龙,水中散落着十余颗颜色各异的宝石,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璀璨夺目。该罐为纯银所制,纹饰鎏金。大口、短颈、腹鼓而圆,喇叭形圈足,罐的肩部有两个葫芦型附耳,提梁插入并焊接在附耳之内。银罐的装饰题材以鹦鹉为主体,四周以折技花环绕,形成两组圆形图案,装饰在提梁罐两面,其余空白处以单株折枝点缀。盖心为宝相团花一朵,盖面周围装饰葡萄、石榴、忍冬、卷草等纹饰,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这件富丽堂皇、圆浑饱满的银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最精美的一件。

    这件器物是是何家村窖藏文物中最华丽的提梁银罐,同时也是馆藏18件组国宝级文物之一。

      罐体中心以鹦鹉纹作为主体纹饰,鹦鹉抬首,展翅,翘尾,栩栩如生。折枝花团围绕着鹦鹉,将器物簇拥而绕,形成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鹦鹉在唐代被称为“神鸟”,其毛色多彩而艳丽,能学人言,因而刺激了唐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受到了唐人的格外喜爱。受此影响,鹦鹉成为地方和邻国向大唐王朝所敬贡品之一。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象征着多子多福。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银罐的肩部有一提梁,提梁能自由活动。研究人员打开罐盖,惊奇的发现在银罐盖子内有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紫石英、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是炼丹的重要原料。由此可判断,此罐应为何家村储存药物而用,盖子经过转动盖合非常严密。古人认为用金银器盛放炼丹要物可以提高其药效,因此在何家村发现的药材均盛放在金银器中。这件银罐体现出唐代工匠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出土于唐代何家村窖藏,碗高3.6厘米,口径11.2厘米,重152克。腹部捶打出均等的14条水波纹,其间錾刻飞禽、走兽,陪衬以花草,山岳,碗内底中心还贴焊着一只鎏金海兽,动静有节,生动有趣。

      这件银碗在纹饰上比较特别,有两种不同风格的水波纹饰,一种是碗腹的14条曲线水波瓣,纹样整齐平静,在中国传统器物造型中从未出现过,而粟特银碗器体多分曲或呈花瓣形,并以锤揲技法使之凹凸起伏,因此,这件银碗波瓣的产生应该是受到粟特风格的影响。另一种是碗底内衬托海兽的水波纹,着力刻画汹涌的水势,不像碗腹那种整齐和平静,水波与海兽相衬,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化风格的纹饰。所谓海兽,它的形象似乎介于狮子、狐狸和犬类之间,有学者认为海兽是外来文化的体现,也有学者认为是属于中国民族化的东西,总之这件银碗始终闪耀着中西合璧的光辉。

鎏金海兽水波纹银碗

       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

      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

      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有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现今天平实测重量相同。

      碗在唐代金银器中的数量很大,形制变化也颇多。主要有折腹碗、弧腹碗、多曲碗、带盖碗。大多数为银质,金碗很少,最有名的当数这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在唐代,金碗有时还被用作酒器,如与鸳鸯莲瓣纹金碗同时出土的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上,舞马口衔之酒杯,就与金碗的形状相同。文献中也有唐代用金碗盛酒的记载,如《唐摭言》卷十五载:“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学士。暇日与诸昆季蹴鞠于太平里第,球子击起,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源中具以上闻。上曰:‘卿大雍睦!’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态。”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应把鸳鸯莲瓣纹金碗看作饮酒之器。

      金银器皿壁面捶揲出凸凹起伏的多瓣装饰,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后来的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制作继承了这一风格。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捶揲技术非常成熟的粟特银器中,就大量使用凸鼓的多瓣纹作为装饰。初期是瓣数较多水滴形的分瓣,后来又演变出桃形的分瓣。唐代,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密切,大量工艺精良的西方金银器的传入,尤其是许多粟特金银工匠进入内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金银加工工艺的发展。中国金银器皿上也接受了这种凸凹多瓣的作风。但是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全盘的,而是在吸收过程中加入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些元素,如改变了西方银器中过于夸张的造型,使之线条尽量柔和流畅,在装饰上也采取了西方银器很少见到的外表通体装饰的手法,使之更具有中国本土的特点。这两件金碗流畅的莲瓣、稳重的双重结构和华丽的纹饰,是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当然,其对西方金银器造型的借鉴和改造也体现了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唐人的创新精神。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这件溢彩流光的唐代金杯杯口外侈,器壁有内向的弧度,“6”字形的把手铆钉在一片“十”字形金片上,与杯身固定。杯身制造成型后,进行了仔细的 打磨处理,因此腹身有密集的等距离平行线。在光滑的器腹表面上,由上下两端相对的四对如意云头纹分割成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中装饰一朵团花,团花由锻打的扁金片构成,焊接在杯腹表面,形成立体感极强的装饰。在团花及如意云头纹最外缘又焊接有细密排列的小金珠。下腹部用同样工艺焊接四个云头纹,外侧皆焊有金珠,其中一云纹内沿里残存着一小块白色镶嵌物。

      那么什么是“金筐宝钿”呢?考古学家从法门寺出土的物账碑中找到了答案,其上面有“真金函一枚金框宝钿真珠装”的文字记载。通过对照实际器物,我们知道“金筐宝钿”就是指器物表面焊接有金丝编成的外框及细密的金珠,再镶嵌以宝石。由此可以想象这件金杯当年的完整面貌,在其杯身的纹饰内曾经镶嵌有五颜六色的宝石!现在,虽然宝石已遗失殆尽,可当我们面对这件依旧金碧、玲珑的艺术品时,仍能感受到它令人屏息凝神、继而惊叹的美。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镶金兽首玛瑙杯这件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 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及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

      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我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一件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

      《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唯有香囊还好好的。这就说明杨贵妃身上佩戴的香囊,是用金属制作的。

      唐代,香囊还可用于佛事。人们认为将佛经盛放在香囊之中,随身携带,能起到消灾辟邪的作用。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牛尊,是模仿牛的形象铸造的酒器之一。虽然鸟、兽等仿生题材的青铜器在西周中期较为常见,但是这件牛尊却独具匠心,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牛尊的整体造型在不失生物形态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个部位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使其既实用又美观。

      牛尊通体以云纹和夔龙纹装饰。构图疏朗,庄重大气,与商末周初青铜器上神秘怪诞的装饰风格截然不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和容易理解的亲切感。

牛尊

         日己觥——觥是商周之际众多酒器中造型特殊的一种盛酒兼饮酒器。日己觥通体由盖和长方形器身组成,盖前端为双柱角夔龙头,后端作虎头形,中脊为一只小龙,两侧各饰长尾凤鸟纹。器身曲口宽流,四角起扉棱,曲口饰回首夔龙纹,尾随小鸟,器腹四面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鸟纹,把手为宽大逶迤的兽尾,饰鱼鳞纹。纹饰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犷的纹饰组合巧妙,是西周青铜艺术中独具匠心的设计。

      日己觥器、盖同铭各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

      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发祥昌盛的故地,西周贵族和王臣曾在此聚居,所以历年来周原出土的窖藏青铜器很多。与日己觥同时出土的还有日己方彝、日己方尊及它盘、它盉等器。三件“日己”铭青铜器铭文、纹饰相同,造型各异。

      觥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中期。这件日己觥不论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铜艺术珍品。

日己觥

        杜虎符——“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就能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和践约的凭证。现代汉语中,“符合”一词及来源于此。我国古代兵符多制成虎形。1973年,西安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农民犁地时发现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国兵符,即我们要认识的这件“杜虎符”。

      杜虎符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字体为小篆,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

      虎符作为中国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起源很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虎符已经行用。而且从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把持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

杜虎符

        跪射俑——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侧发现了两辆用青铜制作。以四匹马拉的战车,大小为真车马的二分之一。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被编号为1号的战车是立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伞下站着御官,双手驭车,前驾四匹马。二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二者之间有窗,上车的门在后面,上有椭圆形车盖。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这两铜车马都是事先铸造而成,后又经过细部加工的,工艺水平非常之高。铜马身上缨络和链条用的铜丝直径仅半个毫米左右,有的则更细。据推测,铜车马坑当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组成的一部分。这里展示的是仿品,真品在秦始皇兵马俑展馆里。

金饼

          彩绘仪仗俑群——明秦简王墓仪仗俑,1989年长安县简王乡明墓出土。共出土仪仗俑300余件,气势宏伟。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简王朱樉。这组俑群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男俑高约36厘米,女俑高约29厘米。俑主要为立姿,烧成后彩绘。女俑多着曳地长裙,或袖手,或持物,发髻多有不同;男俑多穿袍服,或穿带扣长褂,头戴帽。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下座底或足底有墨书,注明该俑在仪仗中的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整体造型工整,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在表现技巧和制作手法上,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陕西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

       金怪兽这件黄金制成的奇怪动物,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因此,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竟隐藏了十七只小鸟,体现出工匠们的睿智巧思和精湛做工。根据金怪兽底盘上的小孔,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

金怪兽

          鎏金铜蚕,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

      鎏金铜蚕出土于石泉县。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能途径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中国通往西域的商路以“丝绸之路”驰名于世界。

     鎏金铜蚕

     鎏金铜铺首——唐,直径26.5厘米,陕西省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这件铺首为圆形铜质,表面鎏金。其形象是一个大兽面,巨口獠牙,口中衔有门环,眼睛圆睁,额头上长有一对像龙一样的弯角,边缘为一圈圆珠纹。

鎏金铜铺首

       三彩梳妆女俑这件女俑,向您展示了唐人使用铜镜的情形。女俑发髻高梳,身穿小袖腰襦,外罩绣花半臂,裙褶处遍绣柿蒂花。她左手半握举于胸前,正持镜照面;右手伸指似要妆点额头。简单的动作、简洁的造型,将一位举止优雅,衣着华丽的唐代女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彩梳妆女俑

        三彩三花马被塑造的头小、臀圆、腿长,典型良马造型。所谓三花马是指马鬃经精心修剪后形成三缕堞垛状的鬃毛。用“三花”来装饰马,是唐代宫廷和贵族间流行的时尚,也是良马和等级的体现。唐太宗陵前的“昭陵六骏”,马鬃都被修饰成三花的样子。唐代绘画和雕塑中,三花马也屡见不鲜。马鬃剪花的习惯可能是受突厥的影响,突厥马是唐朝马的主要来源。突厥和唐王朝关系密切,他们通过贸易、进贡或馈赠等方式,把优良品种的马连带马鬃剪花的习俗都传入了唐朝。

        三彩四系罐——唐代制陶业最杰出的一项成就是唐三彩的烧制。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陶,器物表面多以黄、绿、赭三种颜色为基色,后人便称之为“唐三彩”。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是采用二次烧制方法。第一次在1150℃下素烧,上釉后又在900℃左右的温度下二次烧制。由于釉料中含铅,铅的熔点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温度之内釉色会下滑,互相侵润、互相融合,从而呈现出班驳淋漓、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

三彩四系罐

      打马球俑,马球也叫波罗球,是唐代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它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后传入吐蕃(西藏),唐初时由吐蕃传入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是马球运动的倡导者,到唐中宗时,马球运动风靡于宫廷、显贵和军队中,后来成为唐代社会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这件陶俑我们可以看到唐代马球手的瞬间动态。

         

         三彩载乐骆驼俑——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名乐手。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中间有一站立女子正在歌唱,显然这是一个流动演出团。唐代艺术家用浪漫的手法将舞台设置在驼背上,可谓匠心独具。

      唐代的开放,迎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带来的各种奇珍异宝,让唐代人爱不释手;带来的异域音乐和舞蹈,使唐朝人喜不自禁。能歌善舞的各国艺人在唐代首都长安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件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都有点心惊肉跳,而这七个人却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你看她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型,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自信,骆驼在走,她却站在乐队中间婉转歌唱,显然已是唱到了动情之处。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活,连骆驼也显得沉稳有加,好似踏着乐步徐徐行进。

      西安地区出土的大量唐代表现乐舞艺术的陶俑与众多的文献资料一起,为我们再现了那个伟大时代震撼人心的乐舞之声。它穿越时空,久久回荡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里。直到今天,当我们看着这个驼背上的乐队时,耳边又似乎回响起了盛唐时期那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

三彩载乐骆驼俑

       彩绘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们用来"压胜""辟邪"的镇墓明器,在唐宋墓葬中多有随葬。生肖俑造型作人身兽首, 人身均作文臣形象, 再配以不同生肖的头像, 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单体生肖塑像。俑采用头、身分制, 然后粘接成一体, 再刻画衣纹, 贴塑双手及笏板, 经入窑烧成后, 又施彩绘, 现俑身红彩均已褪色或剥落。俑体中空, 胎体厚重, 放置稳定。十二生肖的身体部分虽大同小异, 但头像塑造得生动有致, 各有神采。例如猴俑, 双目圆瞪有神, 嘴紧闭, 两耳侧听, 显出一副猴儿顽皮的灵气。而猪俑突出的是大嘴、一双圆鼻孔和垂肩的大耳, 特别有趣。兔俑则有一双竖立的长长大耳; 牛、羊俑则从双角的内弯或侧伸以示区分, 体现了雕塑匠师对各类动物形态观察的细微和准确, 雕塑造型技艺的精湛和高超, 才能把各种动物的特征表现得如此栩栩有生气。

       青釉提梁倒注瓷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造型奇巧,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为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所以底部虽有孔而不会漏。这是利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反映了工匠艺人的睿智巧思。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八大名窑之一,这是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绝世珍品,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之一。

《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地铁2号线回钟楼

       西安钟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迁移的目的是使其始终处于城市交通的地理中心位置,体现了古人对待时间的重视程度。据《钟楼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完成这样一座庞大建筑的迁移装建,即使在现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筑安装技术,又需要严密精细的工程组织,这项完成于16世纪的特殊工程,是中国建筑史上值得自豪的创举。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钟楼的西北角悬挂的大钟,已不再有报时的功用,但是逢年过节依然会被敲响,祈福平安。钟楼一开始悬挂的并不是这口大钟,而是铸造于唐代的一口名为"景云钟"的大钟,重达万斤,钟身鹤飞龙翔,钟鸣声扬数十里,一直为西大街广济街口的皇家道观景龙观(后改称迎祥观)所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进行录音,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每年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进行播放,并一直沿用,在2000年景云钟还登上过中国邮票,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为国宝级文物,1953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于二门里东亭内,禁止出境展览。

西安钟楼

    登高钟楼上观四方分别可以看到城楼,鼓楼等街景

        唐景云钟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景云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致,钟声清晰洪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正是以其自身独特的形制,精美的雕刻,古秀的书体,幽邃的声音,高超的冶炼技术,跻身于世界名钟之列。此钟原为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现址在今西安西大街)钟楼所用,明初移至现西安钟楼用以报时。1953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陈列于二门里东亭内。该钟已被评为国家级文物。

     西安市文物管理局仿制了唐景云钟,1997年1月30日将其悬挂于西安钟楼基座的西北角,并对游客开放。仿制的景云钟外观与原钟近似,通高2.45米,重6.5吨,钟裙外径 1.65米,纹饰、铭文酷似原钟,音质嘹亮雄浑,可与原钟媲美。

         西安鼓楼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西北方约200米处。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4年,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和钟楼相距仅200米,互相对应,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西安鼓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顶部为重檐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之冠冕。早在汉代,劳动人民就创造出多种如庑殿、歇山、悬山、攒尖等形式的屋顶。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鼓楼
西安鼓楼
西安鼓楼
西安鼓楼

     登楼遥望对面钟楼。

       在鼓楼第三檐下,南北各悬匾额一块,南面为"文武盛地",北匾为"声闻于天"。

     原本打算中午去鼓楼后面的回民街觅食,可是早饭吃的肉夹馍和粉汤羊血居然还没觉得饿,就回酒店休息会儿,下午继续逛景点。

      下午从南大街步行前往 西安城墙南门,从南门上城墙游玩。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4千米。城门有四: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余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城墙上游玩可以租赁自行车,双人自行车3小时/90元 ,可以在东、南、西、北门任何一个租借点还车,一开始还在纳闷为什么要设3小时起的租赁时间,真是不骑不知道哇,好长好长的城墙哇,骑上一圈兜兜逛逛2个多小时,奉劝大家还是骑车逛城墙吧,靠2条腿在太阳底下走,真的是路漫漫呀。

   北门附近的西安火车站

        运动一番后已接近黄昏了,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美食街——回民坊,这里各种小吃店铺密密麻麻,来之前就做好了攻略,在人头攒动的人群中开启了西安美食之旅,而那些地道的西安美食是深藏在后面的回民老街之中的。

主街北院门,游客最多的一条街。

    要想尝试西安当地更正宗的特色美食,那就继续往里走,逛逛西安当地人会去的大皮院、西羊市、北广济街、庙后街乃至洒金桥。

大皮院

北广济街

     老白家水盆羊肉是在“舌尖上的中国3”看到介绍的,从清末至今,百余年历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白玉亭老人在西安回民街开了第一家清真水盆羊肉店。回民街自古以来,就以牛羊肉类的美食而出名,本店位于北广济街76号,西安市西羊市以南,西临庙后街,东临中鼓楼,北接大皮院,南抵西大街正街,自古以来就处于一个肉类、干货、特产、香料与药材的集散地,客流量密集、商品货物交易种类繁多。

      清真·水盆羊肉是一种独特的西北小吃,汤浓肉香、老少皆宜、冬天可以滋补身体,夏天可以美容养颜。白玉亭之子白文平,现继承父亲的水盆羊肉的手艺。白文平是家里的老五,自幼与父亲学习水盆羊肉的做法,继承了古老的烹饪方式与下料、煮肉、熬汤等技术。每一碗水盆羊肉的标准是三片羊肉,比较瘦的羊腿肉放入两片,比较肥嫩的肋排肉放入一片半,我们点了优质的, 里面的羊肉量多一些的,汤滚肉烂,肥而不膻,油而不腻,瘦而不柴。一口羊肉汤加一口膜,搭配着糖蒜,真是人间美味呀,他们家的蔬菜15元一盆也很清单新鲜,品种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在店铺门口还设立一个卖酱香牛肉的,味道也很不错,可以真空打包带走或者快递,不管买多少快递费都需要自理。

     夜晚华灯初上,钟楼鼓楼被灯光装点着很是好看~~

 

Day3 华清宫-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

        早上6点多出门,西大街上钟楼西站乘611公交车到 西安火车站,坐游5(306)路公交车前往兵马俑、华清宫。611路公交车停在火车站西广场,下车后过城墙往东走,火车站东广场游5路公交站牌处等车。附近有914、915路大巴车也是去临潼方向,会经过兵马俑、华清宫,司售人员会拉客,让游客坐他们的车。倒不是说他们是骗子,许多去临潼的西安当地人也是坐他们车的。而是他们是私人营运,一路上随意停车上下客,不大正规。

     乘上游5路7:00头班车,售票员会建议先去华清宫,再去兵马俑。因为终点站是兵马俑,回去在终点站上车能有座位,否则在华清宫上车的话就要站着回西安了。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白居易、杜牧等诗人在诗作中均有提及。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

         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飞霜殿,就是他们的爱巢寝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他们就住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飞霜殿中。据说冬天这里经常漫天飞雪,但由于华清宫有地下温泉,使地表温度较高,热气上升,化雪为霜,故称“飞霜殿”。

        当夜幕降临,所有建筑被动感彩灯、景观灯和彩色灯所围绕,近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缓缓浮出九龙湖水面,以全新理念引入的激光辐射、电脑特技、梦幻特效等表现手法,2007年4月推出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将为广大中外游客营造出李杨二人水乳交融的爱情世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幻佳境,给观众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强烈震撼。由于交通问题晚上观看完演出后,公交车已经停运了,所以想要看的观众要注意到这点合理安排好出行。

     华清池景区内杨贵妃汉白玉雕像雕像四周已设置围栏,也没有水流场景了,都是被不文明游客造成的后果。

        海棠汤建于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深1.2米。汤池由18组青石拼砌而成,双层台阶结构,青石在唐代叫墨玉,是各地官员进献给皇家的上等贡品。海棠池底部有一“杨”字字刻的莲花底座,底座上端用于连接喷头,下端通过陶瓷管道与总水源相接,温泉水因自然压力通过管道从莲花喷头四散喷出,形如当今花洒。可见历史上古人建造汤池时,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缜密、建筑之精细,因其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是唐玄宗作为爱情礼物赐给杨贵妃的沐浴之所,又名贵妃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见证。“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贵妃在华清宫内洗浴的真实写照。

       莲花汤位于海棠汤东侧,是唐玄宗的御用汤池,形如盛开的莲花,故得名“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莲花汤建于唐天宝6载,公元747年,汤池呈长方形,两层台阶,青石砌成,形制华丽,规模宏大,建制考究,储满水时约100立方米,是海棠汤的6倍。

        骊山温泉堪称一绝,其历史久远,任沧桑巨变,仍千古不竭,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现华清池院内夕佳楼处有一温泉古源,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骊山温泉水中含有一氧化硅、氟离子等多种矿物质。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后几个皇帝沐浴的汤池,是出土的五组汤池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池子,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据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那时沐浴是在自然形成的汤湖中,一般夜晚沐浴,可仰望天上的星辰,故称“星辰汤”。在星辰汤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因此星辰汤离水源最近,水质最好,水流量最大且没有管道,水直接涌进汤池。池壁凹凸错落的设计就是起到缓解水流的作用。

尚食汤,官员沐浴处。汤池由一石梁隔成东西两池,结构严密。

环园

蒋介石下榻五间厅期间,将此池作为他的行辕沐浴室。

        五间厅,看上去并没有多么特别,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得名。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曾发生的两起事件,一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平,慈禧太后西逃曾驻哔于此,二是1936年蒋介石两次入陕,均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并在此召开了一系列的军事会议,不仅如此,著名的西安事变亦发生在这里。这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为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会议室、钱大钧办公室,侧方还有一座沐浴室,这些房间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是按原貌而复制摆放。

周总理沐浴池

这种池是上面温泉浴场流下来的水给游客泡脚的,千万不要洗脸、饮用。

      活捉蒋介石的地方,于1946年修建了一个亭子,初名为“正气亭”,解放后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蒋介石藏身处

       华清宫景区门口游5路公交来时的下车站点等车,前往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陵园面积218万平方米。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经修复彩绘铜车 后于1983年10月1日对外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由大小3400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二号车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高65-67厘米,身长1.2米,总重量1234公斤。主体为青铜铸造,车马金银饰品1720件,金银器总重7公斤。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我们在寄包处边上导游服务站没有找到人拼团讲解,就单独请了讲解员,106元,包括两个讲解器。我们是携程预定的门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进去了,虽然不是节假日人也不少,起码前排已经满员,讲解员就在你后面通道边上做讲解,每个讲解员的在机器上有固有的频道,所以耳麦里还是听得蛮清晰的。

   讲解员说了这马头上的穗子就代表着皇室车辆。

      每个兵马桶的脸都是不一样的,站在栏杆边上观看兵马俑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每个脸部的容貌、神态都看得不是很清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边上还有考古工作者在处理文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讲解员说这些都是秦砖和秦土,当时的土都是烧制过再使用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土里面都没有长草等后遗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一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三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三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二号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二号坑

    参观完兵马俑博物馆,坐307公交到大雁塔北广场。

     午饭是在大悦城B1层吃的小六汤包,由于过了饭点所以没啥顾客,小六黄桂粥强推很不错,淡淡的清甜很爽口,汤包皮包馅多有汁水,店铺环境不错,歇歇脚吃顿饭不错的选择。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为了供奉和珍藏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经朝廷批准,玄奘亲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珍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

    北广场晚上有音乐喷泉表演。

大雁塔水景广场

大慈恩寺门口大雁塔南广场上的玄奘像。

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内,玄奘是大慈恩寺第一任主持方丈。

大雁塔

       登塔需要购票25元/人 。

  

    关于“bia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纽,右一纽,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所以到了西安怎么可以不吃biangbiang面呢。晚饭到酒店附近西大街钟楼小区里的老李家biangbiang面,西大街钟楼小区8号楼。怕排长队所以赶在饭点前到店,点了一份精品biangbiang面,宽宽的面条很劲道,精品给的浇头量很足,2个人光吃这碗面已经差不多饱了,还点了精品岐山臊子面一份分成6小碗,口味是一样的,店家说南方人未必吃得惯偏酸,我们倒是觉得可以接受,只是觉得还是biangbiang面更加好吃,这个一般。

     吃了面,步行去回民街逛逛

     石家包子,大皮院217号。环境不咋地味道真心不错,馅料有着浓郁的口味,推荐孜然肉包和葱肉包。就算吃撑了也得买个尝尝啊~~。后悔上飞机前没有带一些回家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期——李大叔桂花糕,北院门59号。3元一根,圆盘上一块块切的很均匀,颜色看上去很诱人,吃不下了买了一根黄色的尝尝,口感软糯,味道不错,他们家也有甑糕卖,自从看了连续剧对此物有深刻印象,来了西安怎么能不尝尝呢,这家和东南亚甑糕相比,就是可以买一小份,虽说是一小份,但是也只能尝尝啦,还是那句话吃不下啦~~天哪真是蛮好吃的,一层糯米一层枣泥非常软糯,怪不得主人公那么迷恋它。

        花奶奶酸梅汤,大皮院中段路边摊位,就摆在路边的花车上,而且就此一家,而且他们家没有酸梅汤粉售卖,所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请多喝两杯,酸梅汤甜度可以接受,不像其他店铺齁甜,里面用山楂等鲜果制成,比起那种糖浆冲泡的好喝多了。

鼓楼、钟楼夜景

     

Day4 小雁塔

      酒店附近的方中山胡辣汤,竹笆市115号。一大早就来打卡了,胡辣汤里的料很足,一直想喝一下地道的胡辣汤到底是啥滋味。口味比较重,麻辣咸鲜。油饼吃的人最多,趁热吃特别香,这个还可以买半份,两个人吃也够了,这个油饼后来我们走之前又买了一回,顺便说一下这家营业时间是早上6:30~下午14:00。

      

       南大街,钟楼南站公交29、46、203路到小雁塔。

       小雁塔与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是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两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与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塔为青砖砌筑。塔平面为正方形。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基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逐层高度递减,故塔的轮廓呈现出秀丽的卷刹。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塔身轮廓呈现锥形形状。小雁塔塔形玲珑秀丽,造型优美,比例均匀,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现存13级。

大雄宝殿前阿姨们正在晨练,享受着美好的退休生活呢~~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这里还有个西安博物馆供游客免费参观,有个展览在布展,还看到一群外国学生们由老师带领着来参观。

   博物馆周边小桥流水,景色不错。

    小雁塔出来继续到回民街觅食      

      志亮灌汤蒸饺 ——庙后街200号,强烈推荐这家店来打卡,真是价廉物美呀!牛肉蒸饺皮薄馅多,里面还有汤汁,搭配自制的调料非常棒,不是很辣酸度又正好还撒了点白芝麻提香,八宝粥也是超级赞,里面全部是满满的坚果,倒是没见到有多少米,光吃这碗粥就差不多可以饱腹了。

      下午没事,原本可以去碑林博物馆,想想对书法真的是一窍不通,也就不去了。还有像大唐芙蓉园这种人造景点更没什么兴趣,就在酒店休息发发呆,想着晚上吃什么,满脑子就想着吃了,呵呵  ~~ 

       晚饭海荣锅贴馆,竹笆市67号。也是一家老店。韭黄牛肉锅贴不错,脆脆的底馅料里还有汁水,养胃疙瘩汤好大一碗口味比较清淡,吃到后来都涨开了,二个人根本没法消灭它。

      吃的太撑南大街晃晃消化消化,感觉观景灯光还是不错的,让白天古老的景点增添了绚丽色彩,别有一番生机。书院门,是一条专卖字画、文房四宝、手工艺品的文化步行街。沿书院门街走到底就是碑林博物馆。

南门夜景

         在城楼对面马路人行道转弯处偶遇一位老人在拍摄夜景,看上去这位老人是天天在此蹲点的,他向我们展示了此地摄影拍摄的夜景照片都非常不错,并且还热心的教我们利用栏杆反光用手机拍摄夜景照片的技巧,哈哈~~太开心了,没想到能得到这份意外的收获,以下这张就是我们的得意之作,嘿嘿!!

   

Day5 壶口瀑布

     这个季节壶口瀑布水量相较于7、8月不是最大,但还是心念着去看看壶口瀑布,西安到壶口路程很远,所以在携程上报了个壶口专线一日跟团游。早上预订的专车司机到酒店接我们,把我们从酒店送到北门附近的大巴停车点,免去了一大早人生地不熟的找寻。由于单程就需要5小时,所以选择的是头等舱的旅游车,头一回坐这种豪华旅游车,座位是真心舒服呢,可以调节椅背的沙发座位还自带靠垫,关键是车厢非常整洁宽敞,挑了个安全门边上的座位更是宽敞,超级赞,哈哈~

   

      延安窑洞我们从小只在电视上看见过,导游一路上介绍着各种窑洞知识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说当地今年刚刚脱离了贫困线,这个点也是专门为这条旅游线路沿线设立的,游客们在募捐箱里捐献点钱,当地淳朴的锣鼓表演队会很敬业的表演当地特色节目,游客们也会被他们的热情气氛所带动,有些还会参与他们的表演之中,凡是募捐者都可以和表演者拍照留念,成为很开心的一段回忆。

       夏季雨水充沛,瀑布流量大,是壶口瀑布的最佳观赏时期,作为闻名世界的大瀑布,壶口瀑布虽然不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但是壶口瀑布的景观足以让人感到震撼。现在这个时节去相对来说水流没有达到巅峰。壶口瀑布属于山西和陕西两省共同景区,两省独立运营。河东为山西省,河西为陕西省。陕西这边欣赏,观景点比水跌口略低,有天上之水下落的感觉。最前端的观景点离瀑布中心更近些,感觉到的气势更加强烈。壶口瀑布是一个斜切面,它的正面正对着陕西这边!亲眼见到壶口瀑布的时候,被波涛汹涌的气势,咆哮而过的黄河水震撼到了。大气磅礴,场面相当壮观,真是不虚此行,广播里会播放着“黄河大合唱”,一边观景一边听歌,很是应景呢,真是绝妙搭配,大家去陕西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来看看呀!

        因为不是水量最大时期,所以观景区域前很大一块区域没有被黄河淹没,边上有几个租借当地特色服装骑毛驴拍照的,这个我怎么能错过呢,身后便是大山和黄河,看我骑上毛驴的我像不像回娘家的小媳妇啊~~顺便说一句,服装非常干净,花费20元。

   山西那边欣赏壶口瀑布,也可以领略到壶口的震撼。山西的河岸活动面积大,视野开阔,还可以进龙洞走到沟底观看瀑布。位于瀑布下方,这里离着瀑布更近,观赏效果不同凡响。

 到了7、8月水量最大时,这些小桥这块区域都将被黄河吞没。

      晚餐是在导游那里预订的团餐,味道还是可以的,回到西安已经是晚上9点了,虽然已经吃过晚餐不是很饿,但是还来打卡大皮院225号的这家老字号“盛志望麻酱酿皮铺”,吃饱的肚皮也只能点一份特色麻酱酿皮了,之所以叫酿皮是因为它和凉皮的口感不一样,富有弹性而软糯,店家给的麻酱相当足,拌匀后的酿皮裹着浓郁的麻酱,吃上一口真是幸福满足感十足,这家店铺楼上环境不错,别有洞天,门口还有提供真空包装快递到家的信手礼。

   

Day6 觅食两种泡馍

       西安最具特色的泡馍今天出场啦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吃的时候配一份特制的糖蒜,口感更好。

        羊肉泡馍特地来到了西羊市127号——老米家大雨泡馍,打卡一定要认准大雨,就算走到此地也要看看清楚门面再进,因为紧邻着还有一家老米家,一不留神就要走错咯。原本想点2份羊肉泡馍的,但是他们家一份必须搭配2个馍,馍太多了吃不下呀,所以就点了一份,店家贴心的给了2个碗让我们俩一人一个馍掰在各自的碗里,这馍一定要掰得像指甲大小才是最佳,说实话一个馍掰下来,手指还稍微有点疼呢,拿着掰好馍的碗送至出饭口,还会问需要哪种汤头(口汤、干泡、水围城),我们选择了汤头最多的水围城,掰好的馍和羊肉汤会在小锅里再烧制一会儿,馍吸收了汤汁,羊肉汤很鲜美,上面的羊肉片厚实酥软,搭配着糖蒜解油腻,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讲,非常值得去品尝一次地道的羊肉泡馍,不虚此行。

我掰我掰我掰掰掰

这是一碗泡馍两个人分的量

  最后一天要回家了,那么就把美食带点回家吧~~ 

      

     晃到这家和新园,这里特产品种挺齐全的,能够直接快递回家,推荐柿饼,他们家价格比较合理,柿饼和吊柿统一价格15元一斤,当地特产狗头枣不错,自己吃买了25元一斤的,个头也挺大了,枣核很小枣肉蛮多的甜甜的,酸梅汤粉很不错,一定要买这个包装他们家自产的,不会很甜而且有果肉,回家后给同事品尝了,他们都加微信回购了。

       走之前西安最后一顿饭打卡中华老字号——春发生,创建于1920年,其名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春夜喜雨》诗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名句。创始人何乐义在南院门一带挑担叫卖,后发展壮大,有了自己的门面房。葫芦头泡馍,是极具特色的陕西著名风味小吃,尤其以春发生的最为正宗。其历史源远流长。在唐代,京城长安流传着煮白肠、猪杂羔等小吃,因其味美汤鲜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  相传药王孙思邈游医四方,途径长安东市,在品尝“猪杂羔”时觉其味腥油腻,遂从药葫芦里取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健胃祛腥之物,授店家以使用方法,并将药葫芦一并赠予。其后“猪杂羔”一改旧貌,味香四溢,久吃不腻。店家感念药王点拨之恩,遂将药葫芦视为“吉祥”之物高悬门首,并将“猪杂羔”更名为“葫芦头”,承传至今。春发生饭店的葫芦头泡馍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至今仍始终坚持传统的制饼、洗肠、熬汤、泖馍工艺,以及精工细作的工艺和各种调和料的使用密不可分,使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几十年保持原汁原味。

       这家店离酒店不远,南院门25号。稍微走点路就可以找到了,不吃牛羊肉的可以来这里品尝一下,葫芦头其实就是猪大肠和小肠的链接处,煮熟之后形似葫芦,肠子处理的很干净,口感酥软有弹性,汤头很鲜美的,一碗葫芦头泡馍给西安之旅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带着对西安美食的眷恋踏上了归途,呵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兵马俑活了?这部电视剧带你穿越... 一直以来,以陕西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就层出不穷,没办法,谁让西安是历史文化底蕴十足的十三朝古都呢?大众...
幽幽古刹千年钟——前年古城的梦...   西安 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厚重,再加上前一段时间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白鹿原》都以...
这些名字不一般!原来西安市每个... 都知道西安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十足的地方,但是你绝对想象不到,在西安市区里居然连一条街道的名字都大有来...
起点即终点,重返人间。西北大环... 从西宁东向回京,走G6京藏高速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我们回程不打算走老路,于是另辟蹊径,经甘肃天水,西...
碑林老故事丨“西北首家非遗博物...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西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有大量内涵丰富弥足珍...
西安深度四日游 今年五一刚和朋友们去西安玩了4天,朋友推荐的,找到了当地有名气有实力的品质纯玩游,行程安排完美,住宿...
终南山南五台瑞雪兆丰年 张灯结... 辞旧迎新佳节到,雪花飘舞山河娇。大年初二,终南山·南五台景区瑞雪飘飞,远眺白雪覆盖下的秦岭山脉,给人...
国庆节逛吃周城丰富多彩的活动 ... 周城景区国庆演出丰富多彩,每天分两场从上午10.40开始神牛广场开城仪式、爱情广场土行孙招亲、福鼎广...
陕西除了泡馍多,这里的古塔也不... 来西安旅游的人一定都会打卡的地方中,一定有大雁塔的一席之地。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承载了千百年来的宗教...
西安秦岭终南山野华山爬山赏雪,... 最近秦岭的雪景刷了屏,有人去人头山,有人去冰晶顶,有人去嘉午台,有人去分水岭,有人去小五台,到了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