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和平门内有一条长800米的街道,名曰“下马陵”。在陕西话里,“下马”发音同“蛤蟆”,因此这里也被称作“蛤蟆陵”。白居易《琵琶行》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舞伎就是来自这里,一个家住下马陵的京城女,流落浔阳,还有着绝世琵琶技艺。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道出诗人与琵琶女一样悲惨的境遇,不仅怀才不遇还被迫远离家乡。
因为《琵琶行》下马陵的名字被广为人知,但是它的出处更大有来头。相传,下马陵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陵墓,汉武帝对他十分敬重,每每经过此地便下马表示尊敬,故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
汉武盛世、独尊儒术
下马陵因董子而知名,这位董子即我国西汉时期的哲学家、儒学家董仲舒。西汉初年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提倡无为的“黄老之道”盛行。经“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董仲舒推行的“大一统”思想契合社会需要,能够巩固皇权加强思想统治,得到汉武帝推崇。
汉景帝时,曾出现“七国之乱”。因此董仲舒认为巩固政权,防止分裂割据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他从儒家经典《公羊春秋》中提炼出“大一统”思想,主张尊皇权并提倡三纲五常。只有思想统一才有法度统一,百姓才知道要遵循什么社会准则,国家才能实现政治统一。
统一思想是“大一统”的关键。董仲舒多次向汉武帝强调要“独尊儒术”,除儒学以外的教派学说就不会再迷惑百姓了,这样才能贯彻皇权统治。汉武帝接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影响了几千年。
墓穴疑云、前世今生
有关董仲舒墓址的具体位置,从历朝历代既有三种说法:“兴平茂陵陪葬墓”说、“西安交通大学董墓”说和“下马陵董墓”说。
1000多年前的北宋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董仲舒墓“在兴平县东北二十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安历史地图集》、《茂陵志》等认为茂陵有董仲舒陪葬墓。
“西安交通大学董墓”说也强调虾蟆陵为董仲舒墓址,但对虾蟆陵的位置有异议。北宋《长安志》、元《类编长安志》中都提及“兴庆池南胭脂坡有虾蟆陵”,将虾蟆陵定位在了今天兴庆宫以南的交通大学内。
今“下马陵董墓”说起源于明清两代,这时的古籍认为墓址胭脂坡在长安城内和平门。各种史籍记载,民间传说让董子墓变得扑朔迷离,但和平门内的下马陵已经成为西安最珍贵的城市记忆。
这里紧挨城墙,周围是一片老居民区,不管城市多么繁忙,这里总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漫步其中,能看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客,和悠闲自如遛着狗、下着棋的居民。
下马陵附近的“朱秀英梆梆肉葫芦头”闻名西安,老板每天下午四五点出摊,一口大铝盆支在店门口,里面色泽诱人的熏肥肠、猪肚、猪肝等香味浓郁吃起来回味无穷。
任由时光流转,历史已湮没在时代的喧嚣中,曾经的亭台楼阁仿佛还在述说着前尘往事。城市的记忆不仅停留在史书的文字中,更留存在一条条街道、一座座建筑中。
(文:小飞侠/审阅:冰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