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小编被铺天盖地的一条新闻吸引住眼球,原来咱西安考古届又有了新发现!自从西安市开始修地铁,三天两头就有新闻导报发现古墓。但动静这么大的少有,上一会还是少陵塬十六国大墓的发掘。这次,在秦汉新城高庄镇发掘出一座西汉时期的大型古墓,墓中发现随葬品2000多件,有各类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震撼的有80多件精美绝伦的汉代铜镜出土。这些铜镜即使再爱美的人也不敢去照,因为古代陪葬品一般是墓主生前所用,或者寄托通神升仙、辟邪祈福之意。一次性出土这么多数量的铜镜,看来汉代人爱美之心颇重啊!
爱美之心自古有之
《诗经》有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讲述了古代女子因为丈夫远行而不愿妆饰自己的故事,说明打扮自己这件事在当时非常普遍。目前推测,中国女性在夏朝时就开始化妆,因为古书《古今注》中提到夏商周时有化妆用的铅粉。此外,河南安阳的殷墟出土过研磨朱砂的玉石杵等物,而朱砂是古代胭脂唇膏的主要原料。
化妆是与生俱来的行为,战国《韩非子集》中便有“粉以敷面,黛以画眉,脂以染唇,泽以染发”的描述,几乎跟现在的化妆用品和化妆步骤差不多。
涂脂抹粉黛眉点唇的历史
化妆先抹粉,刚提到夏商周时期就有铅粉,名曰“飞云丹”可以美白。后人逐渐发现铅能中毒,因此春秋时期又开始用米磨粉敷面。汉代以后,人们又发明了将铅粉烘干后做成粉末,因为易于保存这种铅粉又取代了米粉。
抹粉后再上胭脂。最早在商纣时期就出现了胭脂。但是胭脂的主要原料红蓝,并不是中国自产,而是张骞从西域带来的。在红蓝传入之前,多以朱砂作为胭脂原料。
古人对眉毛十分重视,认为眉毛在面相中的地位很高。战国时期就有画眉之风,随着时代变迁各朝各代的审美变化,眉毛的形状变化最为多样。画眉最初是剃光后重新画,汉代盛行长眉,盛唐又流行短眉形同飞蛾翅膀。唐玄宗时曾做“十眉图”给宫女示范,可见当时的眉形丰富,审美各异。
化妆最后,要在唇上点一抹红。点唇风气自先秦时期便有,而点唇就要用到朱砂。因为朱砂没有粘性时间长会被口水冲掉,所以人们又加入了一些动物油脂,类似于现在的唇膏。
除了上述美妆步骤,古人还会给脸上贴花钿,戴耳饰、染指甲,这些都颇为常见。只不过古代化妆多盛行于皇宫贵族和富贵人家,毕竟化妆是一件挺费钱的事儿。
东方帝王谷
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有秦咸阳宫、兰池宫以及汉代五陵原帝陵群等遗迹。五陵原地势开阔,自然风光绝佳,是历代帝王眼中的风水宝地。西汉九位皇帝都葬在五陵原,这些帝陵高大雄伟、气势磅礴,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群。因此,这次挖掘出大规模的西汉墓也并不惊奇,这里还未打开的宝藏可能比你看到的要多的多。
(文:小飞侠/审阅:冰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