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推荐阅读:(四大古都)
北京:崇祯帝自缢之处,一街之隔,“让我们荡起双桨” | 那么多高学历和老外都来看,北京798 究竟有些啥东西?
南京:52座博物馆,200多座特色展馆,都无法尽括这座城市的气象万千 | 被美媒评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夜泊秦淮,日游钟山 | 除了中山陵和明孝陵,南京还有这么多名胜
洛阳: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有多古老? | “甲天下”的洛阳牡丹,有多美?
西安不仅是中国的四大古都,还位列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另外三座是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和埃及开罗),因为历史上能作为中国文化名片的王朝,大都建都西安:制礼作乐的宗周、一统天下的大秦、首开治世的雄汉、四夷宾服的盛唐......
季羡林先生说过:“就古都地位来看,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
没有洛阳那么古老,没有北京那么显赫,但西安是一座让全世界的游客都向往的城市。我们自称为“汉人”,就是因为辉煌的汉朝曾带给国人无比的自信;至今仍有外国人称我们为“唐人”,就是因为大唐的声威远播万里,传扬千载。
怀着梦回大唐的憧憬,我来到了西安。
不夜大唐其实,唐时的长安城,并不是一座不夜城,它跟古代大多数都城一样,都有严格的宵禁制度。
一更三刻(约晚上八点)到次日五更三刻(约凌晨四点)属于长安的宵禁时间,除疾病、生育、死丧等特殊情况,街道上是不允许百姓出现的,一旦被抓,按律受五十大板!
所以,平时的长安城一到晚上,那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然而上元节(元宵节)的时候,宵禁暂时取消,夜晚的长安城张灯结彩,车水马龙,胡商汉贾,艺伎百戏,真是“东风夜放花千树”、“三百内人连袖舞”,百姓都上街赏灯,所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唐时的长安百姓,一年中只有上元节时才能如此狂欢,而如今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天天都上演着“盛唐”的繁华,时空交错于流光溢彩,让人梦回大唐。
在博物馆所展出的唐朝画作上,唐人打马球、观胡舞、听散乐、赏百戏,娱乐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不夜城中的表演——不倒翁、提线人偶、画布女孩等,也是绚丽多姿,让人目不暇接。
大唐不夜城的街道两侧排列着仿唐的建筑,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西安美术馆等文化场馆依次排开,华灯璀璨,辉煌绚烂。
街道中央时不时能看到绚丽多彩的造型装置,缤纷华丽,鲜艳夺目。
也有这样幽暗冷色的景观,浪漫又文艺。
不论是浪漫深远还是富丽堂皇,都显示着煌煌大唐的兼容并包,多元共生。而缔造这盛世气象的,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以及随后的开元盛世。
在不夜城贞观广场的中央,一组大型的雕塑气势不凡:李世民威武端跨高头大马之上,手抖缰绳欲勒马前行,意气风发;下方四周是号手、旗手和鼓手组成的24人仪仗队,文臣武将紧密相随。
这是大唐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贞观纪念碑,碑体正面雕刻着“贞观之治”四个大字,背面为贞观政要名录。
象征开元盛世的开元广场位于不夜城南端,这里也有一组“开元盛世”群雕,两侧有八根蟠龙柱,取意四方、四极、四周、四海,表示四通八达,中间基座上是开元盛世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的雕塑,李隆基站立在巨大的圆形龙壁前,尽显帝王风范。群雕中还有开元年间的朝臣和番邦使节,以及演奏各种乐器的乐俑,呈现出一种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的欢乐气氛。
夜晚的开元广场上会上演《再回长安》大型表演,既表现了大唐的繁华,也表现了西安的风俗,观众不计其数。
繁华盛世孕育了繁华文化,有唐一朝,上自帝王宰相,下至在野文人,无不是文章高手。光耀千古的李白杜甫自不必说,唐太宗李世民、宰相刘仁轨等皆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文武全才。
李世民在唐初征战四方的同时,还开设了弘文馆,广纳天下文化英才,此举被后代效仿,他的孙子李贤领导编纂的《后汉书注》,至今都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在文武两手抓、两手硬的初唐和盛唐,诞生了众多灿若星河的文学大师,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文章,把武则天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文采斐然,武则天生气的同时对骆宾王也是赞赏不已,感叹:如此大才,流落民间,宰相之过也!
(不夜城中的诗人群雕)
(悬浮李白)
不夜城的北侧紧邻大慈恩寺,著名的大雁塔就矗立在这里,这是唐代高僧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主持修建的。
(大慈恩寺)
玄奘于贞观三年(629年)西行五万里赴天竺,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并与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天竺。归来后,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共译典75部,还开创了佛教唯识宗。
(玄奘雕塑和身后的大雁塔)
玄奘将他西游的经历写成了《大唐西域记》,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以《大唐西域记》为参考著写的。
除了玄奘,唐朝还诞生了慧能、鉴真、空海等高僧。
慧能是禅宗六祖,传说慧能不识字,但悟性极好,曾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鉴真东渡日本,将佛经和中国文化传播到了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空海是来唐学佛的日本僧人,他在长安学习了密教,回国后创立了真言宗,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夜城的高僧雕塑:从左到右依次是空海、慧能、鉴真和玄奘)
大唐不夜城东侧不远处是大唐芙蓉园,如果说不夜城是热闹市井,那芙蓉园就是气派园林。
芙蓉园地处曲江,早在秦朝时,因着这里优美的山水景致,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
隋朝时,隋文帝不喜欢曲江的“曲”字,将曲江更名为“芙蓉园”,并进行了一番改造,曲江重新成为了皇家园林,其下游流入城内,也是城东南各坊水源之一。
唐时,芙蓉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园内新修了紫云楼、彩霞亭、杏园、蓬莱山等景观,还开凿了黄渠,增大了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使这里成为达官显贵和平民百姓的汇聚盛游之地,芙蓉园从皇家园林变成了长安城的公共园林。
(中心为紫云楼,历史上的紫云楼建于唐开元十四年,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会登上此楼观望园外万民游曲江的盛况)
(杏园:这里发生过著名的“杏园探花”,唐代及第进士参加吏部的关试后,要进行多次宴集,杏园探花宴是重要活动之一,进士发榜后,新科进士在杏园初次聚会,称为探花宴,杏园宴中的探花游戏,是由大家推选两名年轻英俊的进士充当探花使,由他们骑马遍游曲江附近乃至长安各大名园,去寻觅新鲜的名花,并采摘回来供大家欣赏)
唐玄宗时,芙蓉园大规模扩建,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高潮,盛况空前绝后。直到安史之乱爆发,随着长安城的毁灭,各种园林建筑也被破坏殆尽,芙蓉园又沉寂在历史中。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4年建成的仿唐建筑群,园中有民俗文化区、餐饮文化区、帝王文化区等景观,全方位再现了盛唐风貌。
(盛唐的商船)
(曲江胡店:唐长安城中胡商云集、胡店林立,反映了大唐的开放包容)
(曲江流饮:唐代的新科进士为了庆祝及第,会按照古人“曲水流殇”的习俗,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随水转,酒杯流至谁前谁就要执杯畅饮,并当场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
唐朝的繁盛到唐玄宗时期达到鼎盛,但到玄宗晚期,宠幸杨贵妃,偏信杨国忠,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而衰,开始走下坡路。
李隆基在位初期励精图治,晚年则纵情享乐,他和杨贵妃常常到长安东六十里处的华清宫游幸,甚至每年要在这里宴游享乐达10个月之久,年末才回朝。华清宫见证了盛唐的繁华、见证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也见证了唐朝的衰落,就像白居易的《长恨歌》,记载了刻苦铭心的爱情,也记载了盛衰的教训。
(华清宫中的《长恨歌》演出:如日中天的盛唐万国来贺)
(安史之乱后,杨贵妃被赐死,李隆基终日魂不守舍,只能在梦中聊以慰藉)
华清宫建于唐初,是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到唐玄宗时,华清宫规模最为庞大,爱好音律的唐玄宗在这里开设梨园、修建按歌台、创作霓裳羽衣曲,和杨贵妃在此缠绵悱恻,歌舞升平。
(按歌台:唐玄宗和杨贵妃常率领梨园子弟在这里举办大型歌舞盛会)
(华清宫外“霓裳羽衣曲”雕塑:《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共同创作,代表了唐代歌舞音乐的杰出成就,《长恨歌》中有名句形容: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渔衣曲)
(华清宫外“长恨歌”雕塑)
唐代帝王之所以选择华清宫作为别宫,是因为这里背靠骊山,骊山的温泉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白居易曾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名画“贵妃出浴”所描绘的场景就发生在这里。因着杨贵妃的名气,如今很多游客都会到此泡泡温泉。
华清宫中最主要的建筑是长生殿,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李杨爱情真实又浪漫的写照。
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佳木葱茏,山水秀丽,可这样的风光秀美之地,也是历史上兵连祸结之所。从小接受帝王教育的李隆基不可能没有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宠溺褒姒,为搏美人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终至犬戎来袭时,无人救援,兵败被杀。也许沉浸在爱情中的李隆基,眼中只有美景,没有危机。
(从华清宫可以登上骊山,山巅有一座烽火台,登台可俯瞰西安临潼区的全貌)
(骊山上俯瞰华清宫和临潼区)
骊山上还有一座兵谏亭,西安事变时,东北军攻入华清宫,蒋介石仓皇逃上骊山,在此处的山缝中藏匿。为了纪念西安事变,在此建立兵谏亭,并在亭后的崖壁上刻石题词,以使后人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和重大意义。
看过了闹市、园林和别宫,我们再去看看大唐的皇宫——大明宫。
唐朝初始的宫城是太极宫,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建大明宫,作为太上皇李渊的避暑宫殿,第二年,李渊病逝,大明宫暂停修建。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更名为蓬莱宫,并迁进居住,随后唐朝皇帝大多在这里朝寝,大明宫成为唐帝国后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
一千多年前大明宫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如今我们看到的只是遗址和零星的仿唐建筑,空旷开阔,易于吊古怀远。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遗址公园在原址仿建了一座丹凤门。历史上的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有五个门洞,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与北方的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了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
丹凤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建筑制度最高的城门,东西长达六十多米,南北宽二十米,被誉为“天下第一门”、“盛唐第一门”。 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大典,均在丹凤门举行。
丹凤门后有两座登闻鼓,是唐高宗时为受冤者鸣冤的设置,普通人可以通过击鼓直接向朝廷伸冤,象征着唐朝的司法文明。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宫殿,建于龙朔三年(663年),是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贺等盛大庆典的地方。
宣政殿是中轴三大正殿的第二殿,地位最为尊崇,是举行常朝、朔望大朝会、皇帝即位、册尊号、册太子、制举殿试等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中书省等重要部门皆位于宣政殿周围。
宣政殿后是紫宸门,这是进入内殿紫宸殿的最后一道关卡,太和九年(835年),唐文宗经紫宸门移驾含元殿,欲前往金吾仗院观看甘露祥瑞,此为著名的“甘露之变”开端。
紫宸殿是帝王的寝殿,周围有许多妃嫔的后宫别殿,这里发生过很多唐朝秘事。晚唐时期,唐朝政权岌岌可危,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少年天子唐敬宗就在这里被宦官刺杀。
大明宫北部是太液池,初凿于贞观或龙朔年间,是唐代最重要的皇家池苑,池中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岛屿。开元后期,玄宗下令在太液池两岸筑百尺望月台,在此与杨贵妃登台赏月。
虽然这些宏大的宫殿已经淹没在历史洪流中,但大明宫遗址公园中建了一座缩小版的大明宫,众多殿堂、亭、台、楼、院和房舍错落分布,可以一览这座“千宫之宫”的辉煌大气。
千宫之宫也经不住千年岁月的剥蚀,砖墙必然会颓圮,文化却可以流传,盛唐的煌煌大象就像下图中傲然挺立的金龙一样,任时光如梭,永不褪色!
以上是大唐的风采,古都西安,还有大秦的气魄——
兵俑碑林兵马俑是西安最有名的景点,也是我国享誉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是因为兵马俑塑造于公元前三世纪,年代极为久远,规模极为庞大,千余件整理出土的兵俑马俑装束、神态都各不一样。从他们的衣饰上,可以区分是长官还是士兵,从姿势上,可以区分骑兵和弩兵等兵种。
比如,下图所示的叫立射俑,属于轻装步兵,位于弩兵方阵阵列,双手持弓弩作发射状。
与立射俑相对的是跪射俑,属于重装步兵,位于弩兵方阵的中心位置,双手作持弓状。
下面这种叫鞍马骑兵俑,马是经过严格挑选训练的河曲马,骑士头戴圆形小帽,脚穿短筒皮靴,身披短甲,腰束革带,一手牵拉马缰,一手作提弓弩状。
下图所示为将军俑,是兵马俑中的高级军吏,头戴双尾鹖冠,身穿双重长襦,脚穿方口翘尖履,双肩前后有系彩带的花结。
下图是中级军吏俑,头戴双板长冠,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脚穿方口齐头履。
这些看上去颜色黯淡的兵马俑其实一开始都是彩色的,埋在地下两千多年,才褪去了颜色。如果是一排排彩色的兵俑呈现眼前,肯定会非常惊艳。
(图片来自网络)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俑,象征着秦始皇生前驻守京城的宿卫军。据说秦始皇为了建造自己的陵园,征集了70多万名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
看到这么庞大的兵马俑,也许有人会说:古代的皇帝真是太迷信、太奢侈,都已经归天了,还造这么多假人保护自己,有必要吗?
其实,在等级制度极为分明的古代,帝王对自己的陵墓大费周章,身前生后都要有皇帝的尊贵,这是无可厚非的。
而且,如果稍微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你就知道这种人俑陪葬已经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了。
“俑”这个字最初的意思是“人殉”,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死亡时,他的奴隶要跟着陪葬。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被活活埋葬或杀死后陪葬的奴隶。周朝周公制礼,强调“明德保民”,使人殉现象得到抑制,但并未根绝。春秋时期,时代动荡,人殉死灰复燃。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废止了人殉,秦献公元年(前384年),颁布了“止从死”的法令,正式废止了人殉制度。此后,“俑”就成为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
兵马俑博物馆中共展出三座坑。一号坑是最大的一个,于1974年3月由一位农民打井时发现。一号坑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战车20辆,据估计,坑内埋葬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战车50多辆。千余件兵俑组成了车兵、步兵的联合方阵,有前锋、后卫、左右翼和中间的武士、车马组成的主体部队,反映了秦朝的军容。
(一号坑)
二号坑是1976年4月钻探时发现,坑中以弩兵方阵、战车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组成各自独立的小阵,各小阵有机结合称为大型军事阵营。二号坑的考古工作还在进行,坑中兵马俑不多,但是展出了考古发掘工作的现场。
三号坑发现于1976年6月,这个坑破坏比较严重,陶俑、战车多有残破,坑内发掘出战车一乘、武士俑68尊、青铜兵器34件。三号坑似乎是统帅一、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
秦始皇尚武,秦始皇陵中就有了从葬的兵马俑。唐太宗好马,昭陵中就有了六座宝马石刻。昭陵六骏——“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飒露紫”,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末唐初征战四方时的坐骑,各个彪悍骁勇,真正是立下了汉马功劳。
特勒骠是李世民平定宋金刚时所乘,赞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青骓李世民征战洛阳虎牢关时所乘,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什伐赤是也是李世民征战洛阳虎牢关时的坐骑,赞曰: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飒露紫也是李世民在虎牢关战役中的坐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拳毛騧为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所乘,赞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白蹄乌是李世民与薛仁杲作战时的坐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昭陵六骏石刻是唐朝工艺家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刻制的,线条简洁、造型准确、生动传神,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我们现在看到的除了飒露紫和拳毛騧,其余四件都有裂痕,是因为昭陵六骏在1914年被盗,辗转于文物商之手,曾被打碎装箱,运于国外。其中四件被截获,而飒露紫和拳毛騧则流落国外,现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这里贴出的是复制品,所以没有裂痕。
2013年,“青骓”、“什伐赤”、“白蹄乌”和“特勒骠”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如今,这四骏均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除了昭陵六骏,这里还珍藏有诸多极为珍贵的国宝。
下图中石碑和其他众多石碑一同陈列在碑林博物馆的第二室,一眼望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但听完我的介绍,你就知道它牛在哪了。
它的名字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个“大秦”指的可不是秦朝,而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古代基督教的一个教派(聂斯托利派),唐朝时传入中国。
这块石碑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不仅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考古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另外三座是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罗塞塔碑、收藏在卢浮宫的摩押碑和收藏在墨西哥国家博物馆的阿兹特克授时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落成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由景教传教士景净撰述,道士吕秀岩(据说就是吕洞宾)书刻,记述了景教的教旨、仪式以及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景净是波斯人,但他的中文功底显然十分深厚,碑文用典和对仗都十分纯熟,中西文化的融合十分自然。碑上还有用古叙利亚文刻写的僧徒题名,为研究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基督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提供了宝贵资料。
再来看看其他国宝。
进门后不久,两侧分别陈列着大夏石马和景云钟。
大夏石马是中国唯一一件有大夏纪年的文物,大夏(407年-431年)是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是十六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政权。这座石马前足有刻铭“大夏真兴六年”(424年),风格朴实雄健,是一件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
景云钟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铸成于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李旦亲自为其撰书铭文,唐朝时为西大街广济街口的皇家道观景龙观所用。
我们每年看春晚时,除夕之夜的新年钟声,就是录制的景云钟钟声。2000年,景云钟登上过中国邮票,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钟”。
碑林广场上碑亭中的石台孝经,是碑林的另一国宝。
石台孝经作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释并书写。《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与孔子关于孝悌之道的谈话语录。碑身又四石合成,上有浮雕云纹碑额,下有刻饰精美的三层石台,造型宏伟庄重,隶书雍容华贵,被誉为“迎宾第一碑”。
此外,碑林所藏的名贵石碑还有很多,比如古代学子必读的《开成石经》,收录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论语》等经典著作;还有欧阳询、褚遂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古代书法大家的碑刻作品,是历来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颜真卿书的多宝塔感应碑)
除了石碑,碑林中还有座石刻艺术室,展出的都是古代石刻精品,比如下面这座老君像。
这尊老子石雕像是唐代华清宫朝元阁内的遗物,老子正襟危坐,雍容恬静,显得温厚肃穆,底座牡丹造型精美圆润,是唐代石刻珍品。
再比如下面这件石犀:
这是唐高祖李渊陵墓献陵前的石刻,史载唐朝时外国使者向中国赠送了犀牛,石犀是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纪念物。
秦汉的辉煌我们能从文物中一窥其貌,但那时的建筑都不复存在了,而西安有一些明朝留下来的古建筑尚在,让古都的风貌不仅仅留在史书中,也直观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西安城墙和钟楼鼓楼。
钟鼓城墙中国很多城市都有钟鼓楼,因为它在古代有报时的功能,所谓“晨钟暮鼓”。在诸多的钟鼓楼中,西安的钟鼓楼最为有名,是中国现存钟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钟鼓楼。
西安钟楼位于市区中心,西侧不远处就是鼓楼,钟鼓相望,蔚为壮观。
(站在鼓楼眺望钟楼)
(站在钟楼眺望鼓楼)
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楼上悬挂有一口大钟,每日击钟报时,所挂的钟就是上文介绍的景云钟。
(钟楼一侧是开元商城)
如今钟楼已失去了报时的功能,西北角悬挂的大钟也不再是景云钟,但逢年过节依然会被敲响,祈福平安。
登上钟楼不仅可以远望鼓楼,还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到西安城墙和城门,视线所沿的是笔直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
(西大街近处是鼓楼,远处是安定门)
(南大街远处是永宁门)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和钟楼相距仅200米,楼上原有一面巨鼓,每日击鼓以报时。
鼓楼南北两侧分别有“声闻于天”和“文武盛地”的牌匾,其中“文武盛地”匾和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被誉为“中国两匾”,可惜“文武盛地”匾后来被毁,我们看到的是后来重置的。
如今鼓楼上摆着一面大鼓,叫“闻天鼓”,鼓面直径有2.83米,重达1800公斤,由一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还成功申报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鼓楼下是回民街,这里聚集了众多西安的小吃,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等都可以在这里吃到。
围绕钟鼓楼一圈的是建于明洪武三年到十一年(1370年-1378年)的西安城墙。西安城墙是在隋朝大兴城、唐朝长安城的基础上向东、北面扩建而成的,周长13.74公里,如果你有兴致,可以花一天时间慢步全程,或者在城墙上租自行车骑行一圈,感受古都韵味。
(晴空下城墙明媚)
(阴雨中城墙浪漫)
西安城墙墙体外侧有马面,墙体之上有剁墙、敌楼、角楼等附属建筑。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带有瓮城的城门,其上建有城楼、箭楼和闸楼,城外还有护城河环绕。
(瓮城和城楼)
(马面:城墙上凸出的矩形墩台,用来从侧面攻击敌人)
(角台:城墙四角凸出墙体的实心台,上面可建造角楼,用于观察敌情,战时可在此发射箭镞火器,以配合两侧敌楼和城墙正面守军破敌)
(护城河)
(西门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东门长乐门)
(北门安远门)
(南门永宁门)
永宁门建于隋开皇二年至三年(582年-583年),是四座城门中历史最久、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城门,与其他城门相比,永宁门除了城楼、瓮城和闸楼以外,还有一座月城,用来屏蔽瓮城门并控制护城壕吊桥的起落。
(永宁门月城)
绕城墙一圈近14公里,我花了两天时间漫步其上,一天雨,一天晴,雨时氤氲朦胧,清新的空气和怡人的凉爽让古墙更具韵味;晴时明媚爽朗,斑驳的墙壁和盎然的绿意让古都生机勃勃。
(雨中城墙)
(晴空城墙)
而不论晴天还是雨天,都比不上夜晚的钟鼓城墙。
盘旋路环绕的钟楼,花团锦簇,灯火辉煌。
回民街喧嚷的鼓楼,月明燕舞,风撩云纱。
明城墙上,华旗招展,灯笼鲜艳。
永宁门外,华表显赫,楼坊璀璨。
护城河畔是散步的闲人,桥门洞下是川流的车龙。
古墙对面,万家灯火,高楼大厦,光彩斑斓,一侧是重檐飞角的古韵,一侧是鳞次栉比的繁华。
夜色如此,岂不撩人。
正如白天在城墙上看到的一幕:古城与今楼相互辉映,斑驳与鲜艳相得益彰,这大概就是西安的魅力吧。
在西安的几天里,于名胜古迹间穿梭的空档,我也去逛了逛小寨和大悦城,跟其他大城市的大商场大同小异,赛格的室内瀑布和大悦城的孙悟空让人眼前一亮。
(赛格购物中心的室内瀑布号称全球最大)
(小寨赛格购物中心楼顶的停车场设计别具一格)
大悦城里的孙悟空雕塑似在念佛去心魔:
大悦城不远处就是大雁塔,塔下玄奘似在慈悲看繁华:
“师徒二人”心有灵犀,一念向佛,这种笃定让盛世更加可贵,贫苦时奋发是迫不得已,繁华中坚定是自由意志。
大唐之所以辉煌,长安之所以辉煌,很大程度上就是众多坚强意志的汇集:李世民、李隆基、房玄龄、李白、杜甫、白居易、玄奘......
今日的西安,依然可以感到这种精神的传承,从铿锵的鼓乐到豪迈的狮舞,从嘹亮的乡音到大气的美食,从古朴的遗迹到时尚的建筑......
上一篇:梦回大唐——自驾西安的日与夜
下一篇:长安游~品味十三朝古都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