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夯苗寨是由永顺县小鱼家去的。这天早上在小鱼家屋前擦洗完,早饭后小鱼送我们回到大路边等车,等从山里开出的那辆中巴,坐上中巴顛簸着到了泽家镇下车,在路边等开往保靖路过的车。公路边有条浅浅的有石滩的河,早上,许多妇女在溪水里洗衣物。乘车往保靖途中,山峰,河流,村庄,田野,映入眼帘的都是景色。快到保靖县城,在车里往外看,清清的酉水河,河边苍翠的山崖上,依山错落着一片片瓦房,吊脚楼,下面河边停着几只小船,瞬间就被这画面吸引,这里该是个值得去看看,逗留的地方。虽然只在车里看到,转眼就过了,但印象很深,心想以后再有机会到湘西来,一定到这个地方看看,一种念念不忘的样子。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一定已经改变了,假如真的全改变了,那留在脑海里那瞬间的印象,便让它成为一种永远的响往。
“吊”在山壁上的公路——矮寨公路
到了保靖县城,在车站乘汽车到花垣县,到了花垣县城车站再乘花垣往吉首的中巴到德夯。这天从小鱼家往凤凰古城。从山里走出来,要经过几个地方,转几趟车,才到凤凰县城,要赶路,原来没打算到德夯,只是坐车到凤凰古城顺道感受一下经过的矮寨公路。矮寨公路到德夯不远,便临时决定去了一趟德夯,所以没从网上和其他方式了解太多德夯的情况,也不知道途经山上未到矮寨公路时,可以在那里下车,到天问台去。差不多到矮寨,汽车正往山上爬,见到一辆翻在路边沟里,变了形的货车,也增添了对矮寨公路惊险的想象。 我们让司机在将要到矮寨公路的时候,跟我们说一下,因为录像机有点大放在背包里,到了要用时才拿出来,准备把经矮寨公路时的情形录下来,提前把录像机取出来做准备。司机见我们是外地来的游客,就早早跟我们说,快要上山了,下山便是矮寨公路。快要到矮寨公路时,同车的人也告诉我们,往山下开就是矮寨公路了。下山前有个检查站,要接受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过方向,刹车后,才能下山。检查过后,中巴就贴着山壁,沿着矮寨公路的急弯向山下驶去,此时远远看到了山岗上的开路先锋铜像。
矮寨公路,是横贯湘西全境的湘川公路其中的一段,长约6公里,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坡上,在大山的斜面上,垂直切割出一道道长条“台阶”,再将“台阶”两端连接。这样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左右移动,转折十三道锐角急弯,形成二十六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就如同繁复的针线来缝补一座大山坡,公路的外观,像一长条折摺的带子,一根压缩的弹簧,一道陡峭的多级阶梯。
当年修筑这段仅六公里的公路时,在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共有2000多名民工开山劈石,全靠肩扛手挖,奋战6个月才完成这个筑路奇迹。在这个过程中,因气候不适,加之风餐露宿,工作条件差,医疗保健缺,员工死于工地者达200多人,小伤小残的更是不计其数。为追怀死难者的功绩,人们在公路尽头修筑了一尊“开路先锋”铜像以示纪念,山顶建有“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
司机经常走这条路,驾驶熟练,坐在车内其实也没什么紧张和惊险,作为初到的旅客,我们第一次经矮寨公路,才有点惊喜。汽车在往复行驶,山谷下的矮寨镇,时而在我们的左边马上又在右边,随着数次兜兜转转,从山上看到的矮寨镇由小小一片渐渐变大。半途,司机还边开车边接听电话。用不了多久,汽车就到山谷下了。要说矮寨公路的险,其实还不算,它的险是在山壁上开出公路,往返盘旋。湘西的山路,很多比它还要险,那些弯急坡陡路又窄,贴着山壁走泥石子的山路比矮寨公路还险。在矮寨公路的山脚下,站在这里回望山壁上回针形的矮寨公路,已看不到它险峻的路形,只看见山边的车辆之字而上之字而下,穿行在山间树林中。仰望群山,想想这么多人为了开路,在巍巍大山里献身,肃然起敬。
感悟苗寨风情矮寨镇沿溪上行4公里便到德夯,过了横跨在路上的德夯苗族民俗风情园的牌楼,往山谷里走就是我们要去的德夯苗寨。一辆驾驶室两排座的微型小货车停下来,有人从车上下来,问司机可否载我们去德夯苗寨,司机让我们上车,看看我们四个人,收了我们4元,路上司机介绍,天问台在山上面,从天问台可以走下来峡谷。
车沿溪边往峡谷里走,溪接德夯的九龙溪,水从山谷中流出,溪水很清,溪里有石滩,对岸山坡错落着苗家村寨的灰瓦木屋,吊脚楼,有稻田,筒车、水辗,一派田园诗情。
峡谷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形成了许多断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在峡谷里走,高耸的山峰就在两边头顶上,可一路尽览盘古峰,三姊妹峰,驷马峰,天门画壁等的山峰秀色。
司机一直把我们送到寨里面。
德夯,苗语是美丽的峡谷。德夯苗寨依山而建,九龙溪穿寨而过,寨中苗族民居飞檐跷角,封火墙,吊脚楼,雕花窗,都是远古遗民的氛围。寨子四周悬崖如削,山色清幽。路边有一排放着小炉,铁锅的小摊,大多是从九龙溪捉的小虾,小鱼,小蟹等的油炸小食。有趣的炸串,有趣的小摊阿姨,也引得我们有趣的去品偿。游客不算太多,沿街店铺中,卖烟熏腊肉的店面最抢眼球,赤黑甚至呈黑色,很大条的腊肉挂满了店铺门口。还有卖头巾,衣服,饰品等等的店,苗寨餐店,苗寨客栈,看似都还是本地人经营。
买了特色服饰后,来到正在表演的圆形民族广场,坐下来观看表演。德夯苗寨还是天下闻名的苗鼓之乡,有着包括苗鼓、苗歌、傩戏、舞狮、上刀梯等优秀民族民间艺术体育文化。接下来的节目,游客分两边,拉鼓拨河,我们孩子也参入,一条粗绳中间拴一个鼓,两边人各多少无所谓,只凑热闹,拉着粗绳拨河,一齐发力,嘻嘻啦啦,僵持一会,我们参加的一方反败为胜,孩子们可高兴了。下一场,表演人员与游客各一队,两边正拉的起劲,眼看游客队有实力,冷不防有表演人员在游客脸上涂抹乌黑的锅灰,拉的人即刻溃散了,带着锅灰的脸,人门也不擦去,就这样带着锅灰乐。锅灰,据说从远古先民时起,用锅灰把脸部抹黑、可以驱魔除害。接着牵手踩鞋的节目,目的就是要跳着踩掉别人的鞋子,表演人员和游客拉着手围成一圈,听着主持人口令,音乐节奏由慢到快,先是围着转圈跳,随着口令越来越快,转的越快,到喊踩跳时,大家都拚命踩左边踩右边人的鞋,谁都想把旁边的人的鞋子踩掉,可手是拉着,后来就乱成一团。 参加完欢快的表演,孩子们打了一通舞台边的大鼓后,就去逛村寨,然后沿溪而上去看流沙瀑布。
穿寨而过的九龙溪,清澈冰凉,苗家人就在浅浅的石滩溪水里,洗衣服洗东西,一个穿着民族服的美女从泡在水里的溪里站起来,仿似贵妃出浴。
沿溪而上,两边寨里,追逐打闹的孩子,溪边摸鱼的后生,洗东西的妇女,开田的大叔,闲坐着的老人,编织箩筐的老伯,从路边圈栏里探头望着你的小牛,苗家窗外晒着衣物,挂着玉米,充满了生活气息。
九龙溪上的接龙桥,一座石拱桥,连接夯峡两岸,溪对岸,依山错落苗家屋舍,小巷依山拾级而上,村外田野禾稻青葱,稻穗已开始饱满。
216米高的流沙瀑布
沿着溪边的小路去流沙瀑布,溪水哗哗冲刷着石头,到瀑布有两公里多的路,路上偶遇三两游人,沿路采野花,看山峰,赏田园,在简易的木亭子下歇息。过了小木桥,在河的另一边行走,沿途上上落落,顺山壁而行,林木葱笼。半路上,一个坐在路边田野旁买草鞋的小女孩,穿着水鞋,见到我们经过,小声说跟我们带路,于是问她,今天多大了,读书没有。她今年七岁,读一年级,家中还有两个姐姐,都去做工了,假期了,小女孩就在去瀑布的路边这里摆卖几个生果几对草鞋,山里的孩子,早早就知道帮家。与我们陌生人说话,小女孩一直很局促。一个拐弯处的山上,有个银练瀑布,几股瀑布从林木浓密的山中,在层层叠叠的石壁倾泻而下,水瀑泻入九龙溪。过了银练瀑布前的小木桥,再往前走了一段,拐过弯,远远看见高耸的山壁横在前面,如削的山崖,瀑布从上面飞流而下,飘飘洒洒,终于来到流沙瀑布。没有如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没有如万兽怒吼的狂嚣之声,但凭一点似有似无的轻柔,流沙瀑布以缥缈的气质萦绕于观者之心。 流沙瀑布落差216米,据说居中国之冠 ,瀑布从绝壁之上腾空而下,极高的落差,流水到了下面就散落成流沙状,瀑布飞落的地方,石头下形成一个湖,水碧绿如镜,清澈清凉,湖前有一排跳岩,湖水从跳岩向下流去,流入九龙溪。
三两个身着苗族服装的大婶在瀑布旁摆着小摊,还有苗族服装可以租来拍照,湖里停着两个竹筏。沿着两边草丛葱郁的小路,走向山崖下,慢慢走进瀑布水帘,站在跳岩前这里望过去,水帘里头小小的人影,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从水帘里穿过,感觉如进入水帘洞一般,瀑布头顶而过,淡淡的水雾似纱般纷纷扬扬飘下来,如丝丝细雨,轻湿衣衫,浸入心脾,有点说不出的惬意。如细沙般的水珠随着风,吹在脸上,手上,草丛间,石头上,奔到底,便汇成了瀑布下那湛蓝的湖。
在流沙瀑布,阵阵凉意吹走了夏日的燥热,俨然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因为要去凤凰古城,事前没计划来这里,时间有点赶,因此在这里就好像走马观花一样。德夯,就这样匆匆而过,没来得及细细的感受。其实,镜头里装不下德夯和峡谷的美,只有亲历,才能体味出韵味和壮丽。
2004年的音画:湘西行-感悟德夯苗寨,时长19:46
近来在网上的游记看过一张照片,接龙桥被左右崭新的几层高客栈遮挡了几近一半,淹没在一群新建筑之中,石头砌筑的河边,被平滑水泥取代了。
我喜欢上面旧的样子,觉得接龙桥应有它该有的空间,去接受高山峡谷中的灵气,而不是挤塞在拥挤的客栈之中。
还有那些河边连绵的,张扬的水泥墩仿鼓,会令苗乡不再古了。
还是喜欢,原来充满苗族生活风情和原生苗寨韵味的德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