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中国四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人民大道201号的上海博物馆新馆是1996年10月全面建成开放的。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取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寓意(咋看之下觉得很像一个大火锅,原谅我的庸俗)。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以青铜器,陶瓷器、书画蜚声海内外,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美誉。由于本人对青铜器谜之喜爱,在古代青铜馆逗留的时间最久。也特别愿意带领各位看官走进这神秘的“青铜神宫”,瞻仰这片土地的历史与荣耀。
早在我国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就出土过很多小型青铜器,如铜管、小铜刀、小铜块。夏代始有了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非常丰富,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加长,花纹繁富。夏、商、周时期被称为中国的青铜时代。就使用规模和铸造工艺来讲,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的青铜器可以与中国的青铜器相媲美。在远古社会,青铜器是一种礼器,它是社会的政治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一件精美的青铜器所展示不仅仅是古人高超的工匠和艺术,更是赋予着宗教信仰、政治意愿和精神内涵。
带各位看官欣赏几件本人尤为喜爱的青铜器:
大克鼎。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之重器。曾是收藏家潘祖荫的私人藏品,1951年潘达于捐赠国家。大克鼎铸造于周朝,是由膳夫克为祭祀祖先所铸造的。(膳夫,即是指御厨,掌管帝王饮食,祭祀品等的官。)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千克,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鼎铸造精美,细节处让人叹为观止。腹内铸有铭文,记载了克的公德和业绩以及周王对克的赞赏,分封的土地等等。这些不仅仅使我们了解了克这个人,也使我们了解周朝的一些封赏制度等。
鲁侯尊,通高22.2厘米,口径20.7厘米,重4.1千克。整体无纹饰,呈起伏结节状,质朴厚重,层次感强。这种造型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中绝无仅有。鲁侯尊腹内底有铭文22字,记载鲁侯伐东国。
牺尊(萌萌的很讨喜)。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高33.7厘米,长58.7厘米,重10.76公斤。用动物形态设计的酒器,是中国礼器的重要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牛鼻子上设有一环,表明当时牛已是训化动物。牺尊纹饰华丽,构图新颖,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以盘绕回旋的龙蛇纹组成的兽面纹,而牛颈部和容酒釜的口沿儿浮雕着小动物是春秋晋国器特有的纹饰。
子仲姜盘,此盘高18厘米,口径45厘米,重12.4千克,盘内装饰了浮雕和立雕的各种水生动物,鱼、龟、蛙、水鸟,每个圆雕动物均能原地作平面360度的旋转,这在当时是极高难的铸造工艺,是商周青铜器中仅见的孤品。此盘并不像其他很多青铜器是用来祭祀祖先或者功绩的,而是一位浪漫的丈夫送给妻子的礼物,内壁铸有铭文六行三十二字就说明此盘是春秋晋国太师为其妻子“仲姜”制作的爱情信物,用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要永远实用。
八牛贮贝器,“2000年前,中国西南边陲有个神秘的古滇国,那里的贵族爱用存钱罐“贮贝器”高调炫富。古滇国没有自己的文字,贮贝器却成为比文字更真实的史书,记录了古滇历史” 。此器高51 厘米,底径29厘米,重15.2千克。圆盖上的八头牛姿态各异,腰部的两只虎造型威猛,真正是虎视眈眈。此器虎、牛的身体上都有用锐器錾刻出细腻的毛发,精细别致。
除了青铜馆,陶瓷馆和书画馆各位看官也一定不要错过。在书画馆中吴彬的《山阴道上画卷》,笔法细腻“丘壑春颜入画来,风流翰墨旷世才,伫读不厌十回少,夜梦家山更笑开”。董其昌的《赠珂雪山水图卷》博众家之所长,画出了云蒸霞蔚、山色空濛的江南美景。都让我驻足良久、叹为观止。
下一篇:上海的红色魔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