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艺术节可不是只有室内的展览可以看哦。整个杨浦滨江在目前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滨水空间贯通开放的基础上,大桥以东的2.7公里也会于空间艺术季同步对外开放,形成连续的5.5公里公共空间。
杨浦滨江所在的杨树浦工业区曾是上海乃至近代中国最大的能源供给和工业基地,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在杨浦滨江南段,规划保护保留了大量极具特色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存设施,每一个都很想去打卡!
杨浦水厂
作为户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延伸展场,一批工业老建筑陆续修缮完成,部分重现历史风貌。
上海工部局电气处新厂旧址
曾经的肥皂厂、灰仓,也将在艺术家的手中被重新赋予上新的色彩。杨浦滨江带一天比一天更时尚啦~
杨浦滨江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是上海开埠以来最集中的工业区,承载着大工业时代的印记。如今,其作为户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延伸展场,一批工业老建筑陆续修缮完成,部分重现历史风貌。
杨浦漫步道
这次的空间艺术季,持续两个月,请来了数十位中外艺术家,结合公共空间的场所特征,在地创作20件/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并永久保留于此。
如果你们近期去滨江道散步,一定会发现这些变化~
都市的野生,浅井裕介 ©严帅帅
趁着阳光正好,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一起感受艺术和城市空间的相遇
感受杨浦工业带的时光变迁
沿着杨浦滨江道一直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幢砖红色的建筑,这里就是毛麻厂仓库。仓库始建于1920年,前身是德商瑞记洋行,后来演变成了上海第一丝织厂。是当时全国生产真丝和人造丝的龙头企业,于2003年划归上海船厂使用。
这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在黄浦江边见识了无数风起云涌,是目前杨浦滨江带现存面积最大的无梁楼盖仓库,也是上海民族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见证。
现在毛麻仓库正在作为第三届以“相遇”为主题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要展区之一,里面有大量的展品可以参观,而且是免费的哟~
在毛麻仓库内的展览,主要分为“空间艺术板块”和“规划建筑板块”。
在其中的空间艺术板块里,其中的“上海16景”尤为引人瞩目。诸多艺术家把自己对上海的印象凝结成了各个艺术作品。
逛完了展览也别急着离开,因为站在毛麻仓库的楼梯上是远眺对面陆家嘴的绝佳位置。
在毛麻仓库的旁边就是瑞镕船厂旧址。该建筑先后由万隆铁工厂、瑞镕船厂、英联船厂、上海船厂修船分厂使用,见证了上海修船造船业百年来的发展变迁。
原上海船厂遗存的船坞,也是此次展览的一部分。这里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船坞之一,这次将作为艺术展示主展览的部分之一对外开放。
船坞由德资的瑞镕船厂于1900年开挖,1936年同祥生船厂、耶松船厂等合并成为英联船厂,成为当时中国拥有最多船坞的船厂,1954年并入上海船舶修造厂,1985年再次改名为上海船厂。2007年11月6日,我国唯一的一艘第三代极地破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升级改造后交船离厂。
如今这座200多米长的船坞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充满工业气息的斑驳锈迹在落日余晖中也不减分毫张力,令人十分震撼。
封存的记忆作品介绍
光影变化之间,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船只从这里开往黄浦江上,一边鸣着汽笛,一边推开滚滚波涛。
在这次空间艺术节期间,船坞内部还将呈现特色的装置和影像艺术作品,循环播放不同的艺术影片。站在百年船坞内看电影,这么新奇的体验你确定不想来感受一下吗?
说到百年老厂,天章记录纸厂有必要提提!我曾在这百年老厂工作很长时间。
上海天章记录纸厂的前身,杨树浦工业带发端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批准设立的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造纸局,1882年,曹子撝、曹子俊、郑观应等筹资15.57万两白银,意在创办中国机器造纸企业,遂将计划书递呈北洋大臣李鸿章得准核后,择上海杨树浦路408号处建厂,即上海机器造纸局,系中国第一家华商开办的造纸企业。该企业主要设备有多烘缸长网造纸机一台,烘缸8只,系英国莱司城厄姆浮士顿公司1877年出品。1915年,刘柏森租办了该厂而后买进更多宝源纸厂。1920年,他又以82万两向日商三菱公司购得华章造纸厂,定名宝源纸厂东厂,原杨树浦路厂即为宝源纸厂西厂。1925年,又定名天章纸厂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其子刘孟靖与日本人合作,一度更名“天章长记纸厂”。1947年,国民党政府赎回该厂。解放后收归国有,定名天章造纸厂。1981年,天章造纸厂与上海记录纸厂合并,正式挂牌天章记录纸厂。天章记录纸厂为全国第一家和最大的生产仪表记录纸、电子打印纸的厂家。
杨浦滨江还有用天章厂命名一条天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