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月2日去过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召稼楼古镇后,这十年间断断续续又去过二三次。除了2011年的第一次走得较全外,后来几次只是在姚家浜两岸走了走,在平西街的临水餐馆吃了午餐或晚餐后就离开了。2021年9月25日下午,想起十年前到召稼楼古镇时镇南两处清末民初民居老宅,因时间关系我只去了西边的梅园,东面不远处的另一处老宅未去,便想去寻访看看,遂骑行前往。
召稼楼起始于元朝初期的大德年间,形成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兴于清朝时期,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十里晓烟破,数声召稼钟”,明代工部右侍郞谈伦为重农礼耕,让其长子谈田建造了一座钟楼,每日清晨鸣钟不止,逢天气有变时即鸣钟告示,召集农人垦荒种田、不误农时、勤耕细作,钟楼题名“召稼楼”,村落及后的集镇以此为名。
当然,召稼楼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亮点不仅体现在“教民农耕垦荒楼”的古代浦东农垦中心价值,而且召稼楼也是传送中的上海城隍秦裕伯和汇流黄浦江、吴淞江的明代水利家叶宗行的故里。2005年召稼楼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2008年起闵行区秉承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启动对召稼楼修复改造,力图重现江南水乡集镇昔日光彩。召稼楼的街市、桥梁虽是仿古新建,但因由历史残迹作底,与纯粹意义上的白地新建的仿古街衢并不相同,还算是有一丝历史文脉延续。
从沈杜公路进入召稼楼古镇区,东西向老街沿市河姚家浜南北两岸隔河相望,河北岸是平西街、兴东街,河南岸是纯佑街。镇中心报恩桥南北跨姚家浜,桥南是报南街。
镇中心西侧复兴港水道与姚家浜交汇。
站在姚家浜的报恩桥、礼耕桥上远眺,姚家浜由西稍向东北走向,市河两侧丁字形的平西街、兴东街、保南街与纯佑街相向展开,姚家滨、复兴港水道呈十字形逶迤伸展,河岸绿杨与一座座新修的石桥、参差错落的街舍相映,“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
尽管是沿街建筑是新构重建,但深巷里还是有些保持原味未曾重构的老屋,素墙灰瓦、深弄曲巷,那份江南水乡集镇的韵味还是有所体现和赓续。
奚氏是召稼楼的望族,在召稼楼留有不少奚氏的建筑遗迹。
平西街上的礼耕堂是召稼楼奚氏九世孙奚之炬的宅第,建于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为坐北朝南的五进宅院。记得2011年1月我去时宅院还未修缮,院内还有不少住户,结构和布局改变很多,但从残余的格局中还是依稀可辨礼耕堂当年可观的规模。礼耕堂院内第三进过门内壁还很清晰地留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用红笔墨所写的毛主席语录:“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不知经过修缮后的礼耕堂现在已是什么模样?
纯佑街南的资训堂建于清光绪年间,据说原是三进大院,前二进宅院曾在上世纪初捐舍为广智学堂,成为浦东一处有名教学之地,川沙黄炎培、施湾张闻天、召稼楼曹汝霖、周浦苏局仙等浦东籍名人都曾就学于此。
资训堂前二进宅院后来在一次火灾在烧毁,第三进宅院也仅存一堵院墙和中西合璧式的门楼。
礼园是在奚氏“仁善堂”遗址所新建的园林,园内有叶宗行纪念馆,明代叶宗行的最大功绩在于疏浚范家浜、汇并吴淞江、接通上海浦,使江浦得以合流,为数百年后的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礼园的南入口处还建有上海城隍老爷秦裕伯纪念馆。
无意中在报南街东侧道南街发现了一座古石桥道南桥。此桥在《光绪南汇县志》中记载,“道南桥跨东刘家河,在南市”。此桥从结构看,应是三拼三跨石梁桥,由于桥下的小河已填没,成为旱桥。道南桥是召稼楼仅存的古桥,其他几座石拱桥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
来到召稼楼古镇南,梅园原名“梅月居”,俗称“九十九间屋”,为清雍正年知名诗人朱凤州的家宅。2011年1月我走进这座东向的三进院落,那里还居住着十来户农家,灰瓦粉墙早已斑驳,年久失修,结构也有所改变,但浦东古民居的风貌还是依稀可见。那里的第二进过门内也有一处毛主席语录,但石灰墙斑驳,字迹暗淡,已难辨文字内容。十年过去了,不知这所古建筑有没有得到修缮。
南行到镇南,寻访到了我这次特意要看的那所清末民初民居奚氏宁俭堂宅院。
宁俭堂宅院建于1900年,为沪上文化名士奚燕子所建。
老建筑南北西皆为农田,东临小河,从远处看只是一座浦东传统民居农舍老屋。
近前来到屋南侧正门前,精致的门头,依稀可以看出这座粉墙黛瓦的宅第建筑昔日的气势和荣华。
推开院门,走进院内,院落有些破败凋敝,已是寻常农舍,令人无可留恋。
召稼楼有“召楼三宝”:召楼大曲、召楼羊肉、召楼拆蹄。东兴街、平西街遍布美食店肆,集聚了召楼羊肉、召楼拆蹄和三林肉皮、南汇乡土咸肉等浦东特色美食。
召稼楼现在是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域,花个小半天,到召稼楼看看简版的水乡古镇风貌,吃点有点农家菜肴特色的召稼楼美食,倒也不失为上海市民一项乡村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