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汉代牟融撰写的《理惑论》。该成语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当然,对牛弹琴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又用古琴模仿蚊子“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发出的哀鸣声。那头老牛便立刻停止吃草,抬起头,竖起耳朵,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注意地听着。这个故事说明,并不是牛不懂音乐,而是弹的曲子要对上牛的耳朵。
犇牛牧场拥有上百亩草地,有广东草原之称,园区饲养了20多头牛。园区饲养员很有创意,也想考究下牛是否能够听懂音乐,就特意购买了2把吉他,在放牛的时候就给牛弹奏几曲。
他惊奇地发现,刚开始的时候,牛对于他的吉他声完全置若罔闻,只是一心吃自己的草。而弹了几天后,牛开始注意他的吉他声了,只要在牛的旁边一弹奏,牛就会停止吃草,然后抬起头来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
他担心曲子弹多了牛的记忆储存功能有限,就每天固定弹几首,牛慢慢地被他的吉他声深深吸引了。他一弹奏,牛就仿佛接到去参加音乐会的通知一样,立马停止吃草,迈着方步来到他跟前,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一副高山流水会知音的样子。
春节假期,牧场将这个项目变成游客体验项目,让游客对牛弹琴。熟知这个成语的游客一听就乐了,个个都想验证一下牛究竟是否能够听得懂音乐。抱着吉他就对着牛弹了起来,虽然一些不懂吉他弹法的游客乱弹一气,但是牛也表示理解,也友情的聆听一会。有几头对于音律比较懂,有一定艺术细胞的牛似乎知道游客弹得牛头不对马嘴,就报之以大嘴一敝,自顾吃草去了。
据饲养员介绍,牛听音乐对牛好处多多,给奶牛放音乐产奶量会增加。给黄牛听乐曲,黄牛会“闻乐起食”,胃口大增。给母牛放音乐促能够进母牛生产,给公牛放音乐能够让满怀斗志的公牛安静下来,所以,对牛弹琴对牛其实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