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20.7
D1:
行走方式:飞机(南京——广州)自驾
行走路线:南海神庙(游览时间:1.5小时,门票:15元)岭南印象(16:40到达,五点闭园,没能进入)广州大学城科技馆(外观)北京路觅食
入住:CityNote希诺酒店(广州北京路大佛寺公园前地铁站店)271元/标间
D2:
行走方式:步行,出租
行走路线:鲁迅纪念馆(1.5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广东博物馆(1.5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联合书店
入住:北京路希诺酒店
D3:
行走方式:步行,地铁
行走路线:南越王宫博物馆(1.5小时,门票无),越秀公园(2小时,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无),广州博物馆,越海楼觅食
入住:锦州国际酒店
D4:
行走方式:步行,出租
行走路线:中山纪念堂(医务人员免票),北京路,陶陶居觅食
入住:华茂酒店
D5:
行走方式:公交,出租,地铁,飞机(广州——南京)
行走路线:上下九街,西关大屋,荔湾湖公园,新泰乐用餐
D3:
南越王宫博物馆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与中山四路交界处
票价:预约免费
从酒店步行到南越王工博物馆一公里的路程。这是在北京路上的西门,门口预约免费进入。
一进门在深红色的博物馆包围下是绿的滴油的草坪
西门进入的左手边是3号楼——南越王宫博物馆
博物馆外的民宅建筑很有特色
展板用文字与示意图介绍了整个博物馆的大概。
我们顺势进入最近的3号楼南越王宫博物馆,一进门“陈列展示参观导览图”清晰详细。
一进门的序厅,中轴地面标注各朝代的名称,正面“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八个大字彰显了广州的地位。
两侧有红铜的浮雕,这一侧的浮雕描绘了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名城广州二千年、饮水思源四大展区内容。
正式进入南越王宫展厅。图片,文字总括介绍了这段历史。
这里用一个城市模型恢复了南越国王宫的城池。墙上的地图告诉我们广州城区内的南越王遗址的分布图。
玻璃罩中是一号宫殿的模型。
用重点文物、图片和多媒体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南越国的宫苑:宫苑由一座大型石构水池和一条曲流石渠构成了园林景观。南越王宫是罕见的西汉诸侯王宫殿建筑之一,宫苑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皇家园林遗址。它的造园理念与技术反映了秦汉园林的时尚,是中国早期园林建筑的杰作。
橱窗中展示的石构是南越王宫殿的蕃池和曲流石渠中使用的石构遗址。古代的建筑是以土木为主的,而西方的建筑是以石构为主的。在南越王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构材料,说明了当时就有了东西文化的交融。
展厅里还有可以自己动手的小游戏,不妨动动手体验一下。
拾级上二楼继续旅程
大砖与釉瓦系列展示
“秦砖汉瓦”是中国建筑技术在秦汉时期达到高峰的代称。在宫殿建筑中砖瓦已经普便使用。南越国的建筑材料形体大,规格多样,胎质坚致,制作精良,技艺手法高超。
瓦片墙
通过图片展示了南越国的文字,玉玺
这里还有小小考古学家的互动游戏,
让游客们在历史场景演示的游戏中了解南越王宫的构建。
秦汉宫殿建筑多使用大砖铺地。南越国宫殿使用了多种形式的大砖,大方砖,扇形砖,空心砖......不同的砖型使用用途不同。
这个以熊图案装饰的熊饰踏跺是宫殿的台阶
陶井圈
图片展示了砖瓦烧制的过程。
这里展示了南越国日常的陶器。陶器是王宫遗留下来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器皿。南越的陶器类型众多,质地坚硬。
华夏统一
《赵佗受封图》展现了赵佗建立南越国这一段尘封的历史场景
介绍了岭南最早的文墨
南越王国遗址的考古发现,揭开了广州城建史的新篇章。南越国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岭南社会发展的基础。
继续往3楼是南汉王宫展
前言介绍了南汉的历史和南汉王宫的考古发现
展厅第一部分介绍五代南汉国的历史;第二部分借助地下考古发现成果,介绍南汉国都城兴王府的概况;第三部分以南汉王宫遗址为核心,以出土文物为主,结合历史场景、多媒体等手段,充分展示南汉国在城建、制瓷、冶铸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墙上贴满了出土的南汉砖瓦片。
绿釉建筑构件。
南汉时期的出土文物绿釉陶罐。
造型奇特的垂兽和蹲兽。
墙上的图片和文字具体的介绍了这些小构件在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南汉国的排水明渠
池苑遗址
第四部分介绍南汉王陵的考古发现和陵寝园制度;
文字,照片介绍了南汉王陵
经过复原的南汉德陵墓室
第五部分介绍南汉国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成就。展厅最后的结语总结了南汉这段历史。
陈列楼的连廊看风景
陈列楼北三层正在举办《名城广州两千年展》
序厅用视频讲解的方式介绍了广州城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发展进程,领略到广州作为岭南中心地的重要作用。
南越王宫署遗址是这座名城的核心记忆。
汉代陶屋模型
广州的航海发展
介绍了广州考古发现:这里既是南越国,五代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又是秦汉,六朝,南唐,宋元明的政府所在地,一直是两千年来岭南的政治中枢。
这是一个通过结合考古遗址,想象复原的宋代建筑模型。
这面墙上展示了历代的瓦当
从这里的展示我们可以获知广州朝代的更替,从秦代到民国的十三朝遗迹,如一部反映广州城市建设的实物史书。这里让我们极速了解了广州城的发展与兴衰,是一座城的记忆。
走出陈列楼,来到户外,满眼的绿让人心情放松。
出了陈列楼跟着指示牌继续参观,靠着围墙一路绿意盎然。
南方高大葱嵘的大叶榕
发达的根系
挺拔的芒果树
芒果树旁有个展示
与围墙并列的一长溜展示橱窗展示的是《秦汉——明清砖瓦陶瓷标本》。
南越王宫署遗址文化层堆积丰富,出土的砖瓦陶瓷种类多,数量大,质地精,图形美。。
从一面面橱窗展示的砖瓦,瓷片可以看到建筑业的发展演变的脉络清晰,是研究两千年来中国建材业和陶瓷发展史的珍贵实物。
在陈列楼的南侧有广州古代水井陈列展示馆。这是因为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范围内发现各朝代的水井逾500口,可说是广州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馆。所以这里有了这一个面积不小的专题展览馆。饮水思源展厅是一个遗址和文物结合的展厅。
馆的中部穿越了两层空间的区域展示了各时期的文化层。
站在历史深处,仰视着历朝各代堆叠的考古地层,寻踪广州城市饮用水发展的历史。
有标签清晰的介绍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层。
文化层边一条陶制的排水管展示当年的排水系统。
水井遗迹保护展示区位于展厅负一层。在这里,两千年前的南越王宫水井水渠,与一千年前的南汉王宫水井水渠,共存于同一地点,说明了南越王宫博物馆一带自古就是广州的龙脉宝地。
这条排水渠是南汉国宫殿排水系统的一部分
这是南汉王宫的食水井和井台等遗迹。
陈列厅的上层通过文物,图片,文字展示了各朝代与水井相关的元素。展示以水井时代为纵向,以不同各类型的水井为横向,结合井圈用材和井内出土器物、水井模型、复原场景等,系统介绍了广州水井的发展历史,解读与水井有关的民风民俗和饮水文化。
结构精巧的越王井
酱油陶缸
各种淘井圈
南朝铁甲皮甲复原模型。在这个内容丰富的专题展厅中,一口口古井,一条条排水渠的遗址让我们直观的了解广州城市饮用水历史的踪迹。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广州城的历史发展。
这里是南越国贮水井的遗址,目前已经进行了回填保护,只是在原址上通过文字与图片进行了介绍。
广场上有个小型的气象站,通过对环境进行检测,记录,为了对遗址保护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南越国宫殿遗址内已经发掘出三座南汉国的宫殿。
我眼前的这块绿色草坪区域是南汉国一号宫殿后殿基址。一号宫殿由前后两座殿堂组成。其中后殿近似于方形,殿内有36个柱基,宫殿规模宏大。原址已经回填保护,现在地面用了方形绿化标识展示建筑的柱基布局。
原址上方用轻质材料标识展示出宫殿和廊道的立面轮廓。
一号宫殿基址的南侧有一个秦代造船遗址。用文字和考古照片向我们介绍了1975年发现的秦代造船遗址包括三座造船台遗迹,以及一处木料加工场地。三座船台平行排列,呈东北-西南走向,建造在灰黑色的河滩淤泥之上。每个船台由枕木、滑道和木墩组成,以架承建造的船体。
工作人员在地面以木材模拟发掘造船台的状况,碎石铺地以模拟原本灰黑色的淤泥,向我们直观展示发掘所知的船台东端部分,向西延伸部分则仅作示意性展示。
南越王宫由宫殿和宫苑组成。在宫殿的南侧一号楼——南越宫苑馆,这里是曲流石渠遗址保护的主楼。
站在南越宫苑馆门口看眼前的植被和房屋的框架。细看绿色的草坪上有深浅不同的绿,不同的植被,这些都是刻意而为之的。绿色草坪中部伫立着由红色钢材搭建起来的宫殿与廊道框架,就是南越一号宫殿与一号廊道的标识展示。宫殿是一组大型台基式建筑,坐北朝南,由南北两进大殿组成,大殿之间通过一条南北向的廊道相连,形成一组工字形的宫殿。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我们带有想象的直观的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王家宫殿的规模和气派。
宫苑有一个公众考古展示中心
一进门有游客互动区域
宫苑馆通过在曲流石渠遗址上方覆盖保护性建筑,进行原址原貌展示。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意展示。通过连廊驾驭空中供游客有很好的置身感,对文物又是很好的保护。
1997年发现的南越宫苑遗迹是南越王宫内的御花园部分,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秦汉宫苑实例。
1995、1997年在这里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型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
曲流石渠蜿蜒曲折长愈150米。两壁用砂岩石块砌筑,渠底用砂岩石板铺砌,其上再铺一层灰黑色河卵石,黄白色的大河卵石呈"之"字型点缀其中。
展厅还有一个“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
我第一次看到岩画。看上去就像炭笔画出的黑白画卷。百度之后知道岩画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产生于文字未出现之前,它以形象和符号记录了人类早期的生存活动,是原始先民绘在或刻在山岩上的历史图卷。
手印岩画是所有岩画中最古老的形式。
参观完地下的遗迹,登上保护宫苑的最顶楼,这里别有洞天。
在保护建筑的顶层平台上居然对曲流石渠的遗迹进行对应的复原展示。
1:1比例的空中花园展示,再现了当年水波粼粼,花草繁茂的千年御苑美景。石渠的东端构筑有弯月形深池。渠西有石板平桥,旁边还铺设步石,方便我们行走在园林中。站在这里有点魔幻般的感觉,脚下是历尽沧桑的王宫御苑,馆外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两千年时空就在此处交汇。
草坪上有一个石鼓。石鼓外侧雕兽面铺首,基座面饰莲花纹,正面饰龙纹,这是清代广东承宣布政司署的遗物——抱鼓石。
博物馆的西侧是南汉宫殿馆
从这里进入南汉宫遗址保护展示区参观
这个博物馆很神奇,它通过展示遗迹、遗物,并设有录像和导览系统,帮助我们了解考古发掘的情形,观赏珍贵的出土文物,更带给我们亲临考古现场感受到的历史真实感。
这个展示区主要展示的是南汉国二号宫殿基址遗迹。这是一张南汉宫二号宫殿遗址参观导览图。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了遗址概况。
二号宫殿是由多进殿堂、庭院和回廊组合而成的大型建筑院落。根据考古资料推测,这组宫殿是现存最重要的南汉宫殿遗存,也是当今中国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宫殿之一。南汉二号宫殿坐北朝南,目前已发现南北共分四进,殿堂之间是庭院,殿堂东西方有廊庑,宫殿,庭院,廊庑共同组成一个相互连通的建筑院落。目前看到的仅是其东半部,因为其建筑主体向西延伸至北京路下未能全面揭露。
目前已知南北共分四进,这是第一进殿北的庭院。庭院地面上遍铺这种精美的蝴蝶牡丹纹方砖。
保护展示区内还可以欣赏到两层叠压的南宋建筑基址遗迹。
北宋官衙广场地面遗迹及元代水井等遗迹。
这是残存的北宋官衙广场地面。广场地面用青灰色长方砖“人”字形排列铺砌,周边用侧立砖包边。广场东侧为一条曲尺形砖渠,西侧为一条南北向的石路面。
在北宋官衙广场之上的台基建筑
二号宫殿东廊庑,南北走向,台基用砖包砌,廊内铺砖地面和柱网结构保护较完好。
二号宫殿东廊庑住础石。考古发现的磉墩其实是宫殿立柱的基础,从磉墩的规模和分布,可以反映当时宫殿建造的工艺及规模。这些巨大壮观的磉墩证实了史籍中对南汉宫殿奢华恢弘的记载。
二号宫殿东廊庑天井
二号宫殿第一进殿堂基址
清代的水井
走出遗址宫苑来到明亮的户外,有点恍惚,几秒中前我们好似置身在两千年的南越国现在穿越回到当下。这个博物馆的展现方式很值得推广:有发掘研究,有历史的展示更有当下我们对历史的保护。
我们依然从北京路出入口离开。街对面有一家创建于1906年的清心堂,入内小坐。
原木色的主调与草本的主题很吻合。
玻璃瓶中放置着各种花花草草
晶莹剔透,弹性十足的桃胶黑糖还有大众话的抹茶
又穿行在骑楼之下,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继续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