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上海,一个不管你去了几次,都还想再去一次的地方。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就是一种缘分,一种念想,走在上海的各个街道,都是历次来的各种回忆,东方明珠,外滩,万国建筑群,吴侬软语,旗袍,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也正是由于其魔力,让我们在去了多次后还是选择在今年的国庆假期里再次出发。在这次的上海之行中,由于选择了四条别具风味的“小众”线路,还真是成功避开了人流,慢慢探寻魔都之魔。
大 纲
1、北外滩
2、浦东新景观
3、三条“扫街线路”
4、上海的创意园区
北外滩
推荐线路:摩西会堂旧址——建投书局——游艇俱乐部——北外滩滨江绿地——音乐之门——魔都矩阵——北外渡桥——乍浦路桥
假如想领略黄浦江的美景,又不愿被人潮“淹没”,试试这条小众路线,处处都有待发现的惊喜↓
无论是否节假日,上海外滩总是人山人海,热闹得不行,这里可能是全上海最具有上海风情拍照点了。然而在离它不是很远的北外滩,依旧能领略黄浦江畔的美景,关键是人还少。乘坐地铁12号线到国际客运中心站下,出来就是白玉兰购物中心,里面有很多美食↓
出大厦,对面不远处就是北外滩↓
摩西会堂由于闭馆时间早而没能进去参观,进而直接走到位于公平路嘉昱大厦里的建投书店↓
出书店走到江边就是游艇俱乐部↓
这里游艇出港的方式很特别,要先进入一个封闭的船闸,等船闸里的水位和黄浦江的水位相持平后出港,有点像巴拿马运河的船闸↓
北外滩滨江绿地,2.5公里长,里面有塑胶跑道,散步或是跑步都是不错的↓
位于国投大厦的音乐之门,三个球是北外滩的标志性景观↓
魔都矩阵,就是一处户外攀爬活动的场地,对着江边正在改造升级的区域,外面屏蔽的玻璃围墙上贴心地标注了这里的改造前的景象↓
林徽因与徐志摩在汇山码头迎接乘船而来开始首次中国之旅的泰戈尔↓
往白外渡桥的路上一直都可以看到黄埔江对面的魔都“三件套”和东方明珠,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立体而迷人,外墙反射的光和江面上的波光相互呼应,一副宁静而繁华的画面↓
国庆期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位于黄浦江边的外滩和陆家嘴举办上海浦江音乐灯光秀,晚上19:00-22:00,每个整点和半点正式演出,每次5分钟左右。曲目有:《东方红》、《外滩漫步》、《我和我的祖国》、《红旗颂》↓
站在乍浦桥上,前面是红的鲜艳的外白渡桥,后面是亮的黄橙橙的四川北路桥,而脚下的乍浦桥,如一条白练横跨着苏州河。从这里隔着黄浦江眺望对岸浦东魔都“三件套”及东方明珠夜景。而四川北路桥一侧的上海邮政博物馆,在夜色里显得尤为高冷↓
如果在白外渡桥、乍浦路桥看夜景的人多,还可以去到山西路桥和浙江路桥那边,不仅低调人少,还充满市井气息。
浦东新景观
推荐线路:浦东1862时尚艺术中心——陆家嘴上海中心大厦——朵云书店——观复博物馆——乘坐陆家嘴轮渡到对岸外滩——南外滩老码头↓
150多年历史的上海船厂,现在经过建筑大师隈研吾的改造设计,将结构空间与现代时尚艺术结合于一体,是新型的商业消费地,有网红咖啡店、餐厅,有高定设计师品牌,也有家居和各种艺术展览,浓浓的工业风。斑驳的红砖墙、铁锈的蒸汽管道、不锈钢金属网,加上大师一贯的光与影,走在这里觉得是迷失在另一个世界和空间里,感受得到岁月的记忆,而且还可以遥望浦江美景↓
打车到银城中路的上海中心大厦,在这幢上海最高大楼的52层有一间近期蹿红的网红书店——朵云书院,一间藏在云端的书店,大大的落地窗坐拥黄浦江的绝佳景色,书店敞亮,所有书架都是简洁的圆弧型设计,透过书架看到的是大大的玻璃窗和外面多云的天空,写到这里,突然明白书院为何起名为“朵云”了。想象着,如果天气好时,窗外蓝天白云,坐在窗边看书,抬眼就是窗外迷人的上海滩江景↓
书店右侧是饮料吧,有果汁和咖啡,旁边就是好望角的入口,其实就是靠窗的观景区域,可以眺望黄浦江江景和浦东的景色,需要买果汁或咖啡消费才可以进入,一杯50元左右吧↓
书店在大厦1楼有专用电梯直达,新晋网红人气很旺,需要排队↓
位于同幢大楼37层的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马未都为创办人及第一任馆长↓
馆内设有四个固定展厅: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以及一个临时展馆↓
博物馆窗外的浦东,在这里可真是体现上海新高度的地方↓
从上海中心大厦走到江边,在陆家嘴东昌路渡口乘轮渡到对岸的外滩金陵东路渡口,船票2元,历时10分钟,这条线的景色一点都不比香港天星小轮渡尖沙咀到中环的线差。
渡轮上的婚礼现场↓
如果想夜游的话,就在附近的十六铺码头购买观光渡轮的票,票价80-150元不等,区别在于是否含餐及观景区域的座位。外滩上陆续都有观光车的停靠点,二楼带露台的观光车,24小时内随上随下,票价100元↓
外滩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是游人如织,所以建议到外滩要不去北外滩要不就去南外滩。老码头是南外滩上一个改造后的区域,走进去像思南公馆和新天地↓
外面的马路倒是很出片↓
正在修整的老房子,空荡荡的街道,再加上远处的高楼,让人产生错觉,一瞬间似乎定位了关于上海的一切细节↓
上海,魔都,繁华之地。
但于转身之处,即刻遇见另一个更文雅的上海,在一条条梧桐飘落的旧马路上,有着历史悠久的老房子,有着上海人难以忘怀的老味道,有着真正属于上海的独特的情怀
扫街上海滩
线路之一:圆明园路寻找百年前老上海老马路老建筑
在外滩附近的街区,随便一走都是风景,清晨和晚上十点以后避开南京东路路段,都是安静的充满韵味的角落,灯光昏黄,配上马路上的斑马线,每一张都宁静温和,位于滇池路与圆明园路交界处的建筑,很多人来拍婚纱。
圆明园路,紧邻外滩却很安静,南起北京东路,北至苏州路,有着多幢老建筑,从东侧依次为:原新天安堂、英国领事馆、半岛酒店,西侧的八幢联排老洋房更是美,真光大楼、兰心大楼、协进大楼、哈密大楼、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圆明园公寓、安培洋行、慧公馆,然后去到外滩美术馆(上海博物馆旧址)↓
白外渡桥↓
原新天安堂,巧妙地融合了罗马风格与哥特元素,中部钟塔两侧各一个礼拜堂,是上海仅存的滨水教堂↓
真光大楼↓
安培洋行↓
圆明园公寓↓
外滩美术馆,在其天台上可以看到对面的东方明珠↓
线路之二:武康路寻找老上海的民国故事,感叹梧桐深处最上海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被誉为上海的“名人”路,浓缩了近百年的历史,茂密的梧桐树下掩映着的欧式建筑,最著名的就是武康大厦,大楼通体的红色砖墙、转角挑阳台、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等,颇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韵味,“即便把它搬到巴黎,也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大楼造型犹如一艘等待起航的巨轮,所以也不难理解其“诺曼底公寓”的由来了。很多人来这里一睹老上海风貌,但终究是匆匆一瞥↓
《色戒》炒热了武康路,拍照党们趋之若鹜,其实法租界还有许多深藏功名的街道,天平路的瓦片平房、永福路的寂寞街角、五原路的八音盒店,最后喝到的桂花酒酿↓
不到两公里的武康路,藏着半个魔都的网红地标,和老上海的百年风云之故事,欧陆风格与现代潮流设计,跨越时光,共同诠释着魔都别样的美。偶遇正在拍电视的剧组,剧本是梧桐深处最上海么↓
Drops咖啡馆一直都是静谧的好地方,这杯冷萃咖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瓶洋酒↓
武康路的游客中心做得特别好,里面有武康路的老照片展览,还有一些上海旅游资料派发。如果想了解那些老上海的民国故事,如果想体验文化传承,如果想在观光欣赏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历史的触动,那一定不要错过这里↓
武康路上许多衍生的小道,深藏着武康路的魅力,你只有走近它,才能听懂它的故事。老餐厅、咖啡馆、书店、设计师店,路旁的法国梧桐树,这才是上海↓
同一个景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来上海,都要来这里看看。各式风雅独特的老建筑,融合在两边梧桐树里,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气质。穿梭在历史名人的故居中,感叹时光点滴↓
距离武康路不远的思南路上,思南公馆是上海市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留保护为宗旨的项目,坐拥50来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同时汇聚了独立式花园洋房、联立式花园洋房、带内院独立式花园洋房、联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现代公寓等多种建筑样式,是上海近代居住类建筑的集中地,走在思南路上,一路品味建筑与梧桐树交织的风景↓
附近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是一幢三层的欧陆式花园住宅,是上海地区目前唯一一处保存完好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抗战之后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这里设立办事机构,他们在这里为促进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从这里以及位于新天地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更能看出我党的目光长远,一早就住进了上海的核心位置↓
上海工艺美术馆,俗称“小白宫”,是极具“高大上”魅力的低调所在↓
拥有可以与梵蒂冈博物馆里相媲美的旋转楼梯↓
延安立交桥与陕西南路交界处的马勒别墅,被称为是梦中的城堡,北欧建筑风格,闹市中的城堡↓
荣宅是上海著名的花园洋房,PRADA在2011年联合一批技艺高超的工匠对其进行翻修,试想奢侈品牌与工业建筑是如何结合↓
上海新天地,诸多非议仍是人气最旺的去处,本来是石库门建筑旧区,后来经过开发商的改造,成为了现代化的餐饮、购物、商业、娱乐的休闲区,依稀还保留了当年的砖墙、瓦片,透出老上海的市井风情和文化底蕴。佛山的岭南新天地,是同一个开发商开发的,感觉比上海的更接地气,相同之处就是都有很多高颜值的型男美女↓
新天地仍然在不断地扩张中,它是至今为止,露天性做得最好的酒吧区。越来越多的设计店、衣店和奢侈品店在新天地开张,使它越来越像一个另类的shopping mall了,当然,是在石库门的名义下↓
上海从来都是兼容、传承、发展的↓
线路之三:多伦路再现老上海二三十年代的风情
多伦路,不过500来米长,翻新后再现了上海二三十年代的风情。历经百年沧桑的多伦路,不仅百米间便见众多风格的建筑,回眸间风起云涌最卓越的智慧,却依然不甘只做守成,而是与时俱进、注入时代内涵,续写文化辉煌,成为红色旅游资源集聚,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
网上曾有人撰文评这条知名马路“卧虎藏龙”、“短小精悍”,但它作为上世纪左翼力量的发源地,从不失先进思想的灼烁,也是多元文化孕育的发源地,短短500米,从汪道涵亲笔题写“左翼作家诞生摇篮”的咖啡馆再到巴洛克风格的“恒丰茶庄”、中欧合璧的基督教堂“鸿德堂”、及集现代艺术气息于丹田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除了上述几处外,还有英乔治风的“薛公馆”,日本洋风时期的住宅,新古典主义风的小白楼“1920公馆”,上海复古风的“老电影咖啡馆”,维多利亚后期安妮女王复兴风的“中华艺术大学宿舍旧址”,法国新古典主义风的白崇禧故居,仿古罗马陶立克式的梁鸿志旧居,及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风格的孔祥熙旧居↓
这条多伦路,没点历史、政治、建筑知识,逛完只需15分钟,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定能逛上1、2个钟。建筑之多,风格迥异;故居之多,十步之密;古董之多,各有来历;拍照圣地,人流络绎↓
多伦路对面就是鲁迅公园↓
距离多伦路不远的甜爱路,一条莫名其妙就成为网红的爱之路,让人想起巴黎的le mur des je t’aime↓
来上海之前正好同朋友聊天聊到上海,朋友说她喜欢思南路、田子坊的小资,喜欢淮海路的奢华,南京路的品牌聚集,而这些感觉仅仅只是冰冷的路标,繁华商圈里充斥着陌生的不真实的感觉,每次路过上海弄堂的田子坊,看着崭新的涂刷过的外墙(每次都是不同的图案),整齐修缮过的石库门,稀稀朗朗来参观的老外,匆匆忙忙来打卡的游人倍感陌生。日月光、新天地,只是上海的“门面”,接待着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感觉最早记忆中的石库门是从电影电视剧中看来的老石库门,是一块块青石砌成的小巷,有着时代烙印的丝丝纹路,门口摆放着痰盂、板凳、蒲扇,有喧嚣的麻将声、吵闹声,还有永远听不清的苏北话。新旧建筑交汇,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人穿行其间,既是风景也是主人↓
羡慕上海的朋友,闲暇的周末,可以去看看旧时光里的老上海,走走老街道,遇见有故事的房子,喝喝下午茶,尝尝老味道。
上海的创意园区
1、1933老场坊
地铁4号线或10号线海伦路站下,这里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由当时的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出资兴建、英国设计师设计、当时国内知名建造商建造,曾是当时远东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技术最完善的宰牲场,被称为“混凝土工业的机器”。与其同规模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三座,但另外两座位于英国和美国的建筑早已无存。现为“1933老场坊”创意园区↓
这座独特的老建筑,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暗合了中国风水学中的“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无梁楼盖”、“伞型花柱”、“弧形楼梯”、“廊桥”、“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迷宫一般的效果↓
目前已经成为时尚创意设计中心和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因为拍摄过《小时代》、《跑男》,瞬间成为魔都文青的聚集地。但随着商业开发,各种店铺的侵入,多少破坏了原始工业气息↓
2、哥伦比亚公园
地铁3号或4号线延安西路站下,是由万科重新开放的一处园区,魔都新地标公园。浓浓的摩洛哥风格,度假感十足,是又一个拍照圣地,由于是新刚开放,人还是算多的,当然并不拥挤↓
3、M50创意园区
莫干山路50号外表平凡无奇,很容易就错过,走进去才见大有天地。这个轻工业园区有多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大型的画廊和艺术空间,也是创意无限的文青打卡地。在这里可以在涂鸦墙前拍一张背景张扬的照片、翻一翻老厂房的书店、喝一杯艺术气息十足的咖啡...↓
4、泰晤士小镇
位于松江区,地铁9号线松江新城站下,这里原本是个大型楼盘,不过这里规划设计得不错,呈现出一个相当“正宗”的欧洲小镇模样,整体氛围不错,以欧洲建筑为特色,天主教堂、红色小火车以及著名的钟书阁,而且经过多年发展,真的充满一种自然、不那么虚假的欧式日常生活氛围,更是成为婚纱拍摄基地↓
喜欢上海的便捷,感叹上海的变化。步履匆忙,心境自然,此份记忆,与汝分享。游记攻略不能详尽之处,可留言相询,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做你的行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