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杨浦滨江带,感受百年工业沧桑
UP ChinaTravel
2024-07-23 08:46:12
0

上海 是 中国 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杨树浦可以说是 中国 近代工业的摇篮。因处于黄 浦江 下游,沿江大量滩地售价低廉,且与租界中心区相通,交通便利,从1902年至1937年,外商相继涌进杨树浦路沿线办厂。这里有日商开办的裕丰、大康、公大等17家纺织厂、4家冶金厂;英商马勒等造船厂3家、怡和等6家纺织厂, 中国 肥皂公司等14家轻工业厂, 上海 煤气厂等2家;美德等商人还开办了10家工厂。
杨浦 滨江岸线总长约15.5公里。2017年10月,位于 杨浦 大桥以西至 秦皇岛 路码头的沿江约2.8公里岸线实现贯通;2019年9月28日, 杨浦 滨 江南 段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也向广大市民开放,由此 杨浦 的南段滨江5.5公里全部打通,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并举,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三带”融合,呈现国际一流的滨水空间。

如今, 杨浦 滨江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

我们从 平定 路进入,从杨树浦发电厂遗址开始,自东向西游览了 杨浦 滨江,5.5公里的滨江地带,走了约4公里多。一路上亮点很多,惊喜连连。

两根百米烟囱(100.65米、89.5米)现在成了 杨浦 滨江的标志。电厂高耸的烟囱曾被视作进入 上海 的标志,留在几代 上海 人记忆里,也是 上海 海纳百川城市精神形成的见证者。现在江保留了原电厂两个烟囱和两座主厂房。

杨浦 浦发电厂是1913年由 英国 商人投资建设。初时装机容量为 10400千瓦,到1924年,装机容量达12.1万千瓦,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电厂。 上海 解放时,杨树浦电厂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10.7%,供应 上海 近80%的电力,有着“ 中国 电力工业摇篮”的美誉。1985年,电厂总装机容量达26.415万千瓦。为了 上海 “天更蓝、水更清”,按照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要求,杨树浦电厂于2010年12月底关停。

现在,这里以沿江的输煤栈道为中心建立了电厂遗址公园。

为了显露出输煤栈桥中靠近江岸的两座转运建筑在工艺流程中的定位,在已经拆除的建筑下方继续挖掘出基坑,形成3个供水生植物生长的池塘,构成遗迹广场的基本景观框架体系, 结合周边成为新的市民休憩之地。

遗址公园完整地保留了一条运煤栈道和建筑

电厂高耸的烟囱曾被视作进入 上海 的标志,留在几代 上海 人记忆里,也是 上海 海纳百川城市精神形成的见证者。

厂房的外墙,钢结构外露,墙体斑驳,满是锈色,呈现出“百年锈带,工业文脉”的本色。


电厂原三号转运楼现在被改造成供游人休息的驿站。

驿站的第三层架设了悬空的钢结构扶梯,令人印象深刻。

通向黄 浦江 的运煤栈道,现已改造成行人栈道。

在电厂驿站向西遥望,远处是 杨浦 大桥。近处是电厂遗址公园。

电厂驿站东侧的电厂遗址公园。

工业时代建筑与现在建筑混为一体

电厂遗址休息区的屋顶由十八瓣“贝壳状”圆筒建筑辐射布置,由上向下俯看如一朵盛开的矢车菊。


昔日的管道竖立着,象火箭发射筒

临江 ,电厂的两座高大的吊塔仍然耸立着。

粗重的塔吊在 瑞士 著名艺术家费里斯·瓦里尼创意加持下,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跃动感。红与兰的碰撞 杨浦 滨江边的吊车格外醒目,橘红色的吊车上刷上了白色条纹,和蓝色的钢质楼梯形成强烈的对比色,让滨江的色彩更加多彩和浓烈。 其中有3个是 法国 艺术家费利斯?瓦里尼的作品《起重机的对角线》,贯穿三台起重机,在看似“破碎”的形状和线条中,当走到有且仅有的一个点时,这些直线才能够连贯起来,让人豁然开朗。

瓦里尼的作品《起重机的对角线》也位于江岸上,它“穿越”了一组三架橘黄色的起重机,但很多人最先只看到起重机上的白线,甚至没有发现这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直至寻找到一个特定位置(这个位置会随着人的高度有微妙不同),豁然开朗地发现原本处在立体空间中的三架起重机,因为“对角线”在艺术家笔下变为二维空间。

弥漫探索的灰仓艺术空间

灰仓艺术空间

灰仓艺术空间本是电厂 临江 的三个干灰储灰罐,通过增设两块景观平台,将原先独立的三个灰罐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通过采用朦胧界面的处理手法,将原先15米通高的封闭灰仓进行改造。整个空间的使用模式被想象成为一组完全公共的漫游路径,从底部的混凝土框架一直盘绕至灰仓顶部。

《黄埔货舱》由 英国 艺术家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ilson)所创作,艺术家从一艘废弃的沉船中取下42和零件,分别安装在21根堆叠的钢管两端,起初艺术家计划以船体的吃水线创作一件作品,但经过在崇明岛、横沙岛等地的寻觅之后未能发现符合他要求的船只,最终,他看中了一艘停靠在 上海 船厂的一艘荒废多时的船只。

这艘废弃船只是在1975年由 上海 船厂的职工设计制造的,2005年,随着 上海 船厂搬至崇明区,这艘船也被停用。船上的锈迹和极具年代感的船零件令威尔逊着迷,42件或圆形或椭圆形的零件从船上被切割下来,曾经的工业残骸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它曾经、现在以及将来都所属的 上海 船厂继续产生联结。威尔逊用船呈现船,用历史讲述历史,在他看来,这也是艺术家的天职之一,“就是把那些普通人看不到的世界展现出来,不强迫大众接受任何东西,只是告诉他们,还有这样的存在。”他曾在采访中这样介绍这件作品。


在与威尔逊对接的欣稚锋 中方 人员看来,艺术家选择用来自黄 浦江 的废弃船只,加上管道这种原本为运输媒介的材料去完成作品,似乎也和作品后面的发电厂有着某种微妙的呼应,他惯用的通过改变物体原有的内容或者物体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宏大的叙述方案剥离着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实的感知。用船来呈现船,用历史来认识历史。

这里的绿植特别漂亮

变色的乌柏叶和果子

松针调到开花的芦苇花上,白,红,绿美不美

狼尾巴草


逆光下的芦花

粉黛乱子草

徊:作者:沈烈毅 ,空缺的椅子,如同逝去的记忆与月光同来,在如镜般的江面留下痕迹;倘若有人在此相对而坐,他不仅是与文化经验的一部分相遇,也是在与自身、他人相遇,而河流,将囊扶这一切永久地流淌。

《轻舟过隙》是一件“渡浮”在半空中的舟形建筑雕塑,与往来船只繁忙的黄 浦江 面形成一种动静、虚实空间的对比。作品上半部份的“船屋, ,呈现一座当代建筑结构的空间,希望观众能借此回味和想象过去在江岸边的建筑。

作品的中间贯穿着“时间之箭”,以黄 浦江 蜿耀的形态为蓝本,象征着一段抽象的时间轴,连接和叙述着过去、此刻以及未来。作者:向阳

狗尾巴草与粉黛乱子草

这一段原来是上棉十二厂的遗址。上棉十二厂以生产卡其布为主,被称为卡其大王。卡其色即大地的颜色、黄土地的颜色。以“卡其”来命名儿童乐园,以土黄红色为基本色彩“编织”了历史和儿童的灿烂。

再往前走,在曾经的煤气厂码头这里,会在发现一个以废墟的残垣为基础的改造的“边园”,构思轻巧,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继续西行,会路过笼式篮球场和沙排场,虽然季节不对,对着白色的沙子,还是可以脑补一下小麦肤色的沙排健儿的活力身姿。

这个时候也许有点累了,不过抬起头看,重点 杨浦 大桥就在前面了。右手边江水拍案送来江风,左手边的工业遗产建筑都在逐步被赋予新生,这一段也还有一些艺术家作品,。

再往前有一家白七咖啡馆,运营时间:每天10:00-20:00。白七加在一起,就是“皂”,聪明的小伙伴一定猜到,这里和肥皂厂的历史有关。

上海 制皂厂旧址,其空间布局、艺术景观,令我们眼前一亮。皂梦空间:围墙上的广告图,呈现了 上海 制造的各种肥皂,让我们回想起流逝的记忆。

这个改造于原 上海 制皂厂生产辅助区的展示体验馆,南临黄 浦江 ,由陆域景观与水域码头组成。去时是周一,没有开没有进去。

陆域部分的西侧原为生产区与辅助区,设计以原始墙基为线索,砌筑红砖矮墙,还原历史空间格局,形成半开半合的庭院;同时通过浮起的钢栈道连通各处,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东侧部分由原生产车间中压水解楼及污水净化池(调节池、格栅池、生物转盘池、气浮池、次氯酸钠池、观测楼)组成。

当中布置了各色花草,色彩斑斓,像个美丽的小花园。

艺术家使用“盆景”的观念和周围的环境、历史和人文共同构建了一个当代公园“若冲园”,作品名字取自于《道德经》中的“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用收集来的带着历史和记忆的旧门框、日常物和废弃物等、万家灯火、与略微弯曲的面镜板构成了一组“抽象现实主义”的景观系统。

这些看似带有山川、建筑、货具、船只元素的盆景结构,源于旧门框碎块。如同一块块“虚空”的磁铁。将周边的景象和生活吸附映射其中。这是一座桥梁,架在生活、现实和艺术中,以“无界”的理念连接彼此。这更是一个“活的”作品。其中带着生活印记的物,很多来自周边的社区,也会未来不断增添。这也是一个可以多种使用的园林空间,各种文化生活可以发生其中。是一个呈现不断创造力的平台。

旧门框、钢、玻璃、彩色面镜板、混泥土、碎瓷砖、收集来的灯具、居民的日常物、工厂原地的旧物和废弃物等

这里就是原国棉九厂和国棉十厂的遗址,但我们无法知道两厂的界线。这里还是后来的“新一棉”。打开滨江提供的二维码仔细阅读,了解历史变迁。

这里一片乌柏树树叶转红

国棉九厂最早可以追索到盛宣怀创办的大纯纱厂。1908年日商三井洋行收购了大纯纱厂等,成立了 上海 纺织株式会社,在杨树浦路设立工场。1945年8月国民政府接管了工厂改名为第十四纺织厂,同时接管了一墙之隔的日产“同兴二厂”改名为 上海 第十棉纺织厂。1949年 上海 军管会接管两厂改名为第九棉纺厂和第十棉纺厂。1958年10月九棉和与一墙之隔的十棉合并成新的国营 上海 第九棉纺织厂,新上棉九厂一跃成为职工近万人的大厂。

房子的基本形状还在,但已残破不堪。 临江 的墙面长满了爬山虎,枝繁叶茂。

仓库在粉黛软紫草的簇拥下

印记花园为国棉九厂沿江部分原址。通过历史考证再现了厂区场地肌理和空间格局,保留了原厂现存的独具历史风貌的厂房2座,并选取原厂区内特征明显的仓库、车间等用房遗址,转化为富于当代体验氛围的主题性印记花园等景点。印记花园依照原厂房仓库遗址的轮廓,在新生场地中印刻而出,或临于江边,或嵌入绿地。

农场局码头

山一栋名为“卫亭”的工业风建筑中, “卫亭”过去的是航道物流的门卫室 ,如今改造为供游人歇脚之处。而在其不远处有一栋风格相似、大小相近的建筑名为“值亭”,则是由原环境物流值班室改造而成的一个公共空间,但不同的是,“值亭”中放置着公共艺术作品《山》。

上海 电站辅机厂的前身是美商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场,始建于1921年。慎昌洋行 中国 分部创始人是 丹麦 人马易尔,西厂的一座双曲拱顶无梁车间,留下了1960年前后的时间刻度,当时国家遭遇自然灾害,资源匮乏,为了节省原材料,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用了“无梁”设计

杨树浦路1900号,原址为电站辅机厂西厂一处车间。将原车间厂房钢屋架整体保留使其成为內外通透的景观构架。这就成了现在的大桥公园驿站。

“绿之丘“是利用原烟草仓库改造而成。原烟草仓库体量庞大,占据了江边 60 米宽 250 米长的地带,不仅在视觉上阻断了城市与滨江的联系,也阻断了规划在这个区域新增道路的通行。老仓库被拆除的命运似乎难以逆转。但设计师通过权衡原烟草仓库建筑拆留利弊、尝试土地复合使 并协调滨江开放空间与城市腹地关联,实现了集市政交通、公园绿地、公共服务于一身的包容复合的城市综合体。

这里不仅是摄影爱好者不容错过的打卡拍摄最佳制高点。而且建筑中庭的圆形构图及旋转的长梯造型奇巧、视角独特,吸引着来往游客的眼球。 杨浦 滨江《绿之丘》已成为滨江网红地标。

沿着露天的扶梯拾阶而上可登绿之丘。裸露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从二层起逐层收缩形成层层叠叠的露台。中央建有螺旋式扶梯,连通着各层的展厅,直达楼顶花园。站在屋顶花园遥望 杨浦 大桥及周边景色
,因为疫情一直关闭,以后再开放一定要去里面打卡

一座融文化、博览、娱乐、休闲、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大 上海 东方“渔人码头”,将横亘在长约700米的滨江 杨浦 。“渔人码头”的建设,在创造最 大化 的观赏江景视线的同时又为 浦江 两岸的美景群增添一道新的亮丽风景,将精心打造这一 上海 标志性城市滨水区和历史文化区,使之成为 浦江 两岸一颗新的明珠,并为 杨浦 区十多公里长的黄 浦江 岸线建设创造良好示范和辐射效用。“渔人码头”是 杨浦 滨江崛起的标志

艾斯特?斯托克作品《方块宇宙》,这件作品把建筑户外的门廊作为画布,工作可以穿行其中。黑色方块和白色的拱廊结构相结合,置身其中犹如进入黑白几何世界。

龙门 吊码头:设计师利用保留的工业设施,形成码头景观。

而艺术家浅井裕介的作品《城市的野生》,也已成为滨江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来自 日本 艺术家浅井裕介的作品《城市的野生》,这是一件“烫染”在地上的大型作品,艺术家先用马克笔在胶带上绘制植物、动物等各种图像,再运用类似绘制斑马线的白线材料将所绘图形如刺青般的画刻在场所中。

透过鸟类的视角观看这件绘于 杨浦 滨江的作品,其实是两个巨大的动物。但作为人类却只能从微观的角度看到大型动物的体内嵌套着小小的花朵、树木、鸟类、爬虫等等,如同构成自然世界的一个个微小却不容忽视的小生灵,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探讨在城市中自然的存在方式。


浅井裕介在夏日的 上海 “趴”在滨江上画了一个多月,但不同于艺术家独立完成的作品,《城市的野生》是公众参与度最高的作品,因为在创作期间,这件作品所在的滨江已经开放,所以不少周边的居民带着孩子散步时会参与到创作中,他们在纸上画一些图样,艺术家再按自己的布局“烫染”到不同位置。据汪斌介绍,当时很多周边居民都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图样,还时不时会自豪地告诉朋友,哪一个“小构件”出自自己之手。或许他们过去并曾想过自己会参与艺术家的创作,并且将永久保留在自己生活的地方。

东方渔人码头4楼 浦江 粤色全景餐厅,一边面对黄 浦江 ,可以再阳台上俯瞰滨江

浦江粤色全景餐厅
浦江粤色全景餐厅
浦江粤色全景餐厅
浦江粤色全景餐厅
浦江粤色全景餐厅

遥看黄 浦江 东岸的民生码头已有逾百年历史,坐落其中的庞然大物——八万吨筒仓,曾顶着“ 亚洲 最大容量散粮筒仓”的烫金名头,现在是 上海 市文物保护建筑、重要的工业遗产。

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

遥望而去,八万吨粮食筒仓散发着与大 上海 摩登感极具反差的粗放的气场。30个大筒组成长140米、高48米连续而厚重的立面,气势磅礴。远观,老旧孤独的仓储库房寂静守立江畔,没了当年的辉煌,却多了份历史的沉淀和沧桑。

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

八万吨筒建造于1995年,由当时的 上海 民用设计院设计。两座相连的高大筒式建筑——容量分别为8万吨和4万吨的粮食筒仓守立在江畔,曾服务于米、糖这两项攸关 上海 市民生活的重要货物。(四万吨筒仓建造于1975年)

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英商新怡和纱厂

杨树浦路1056号。1915年怡和洋行在沪创办的“英商新怡和纱厂”,这是 上海 开埠后外商在沪开设最早的纱厂。后来变身为 上海 第一毛条厂。

这座老式小洋楼,座落在江畔雨水公园边上.它是建于1918年的两层砖木结构 英国 ,乡村式别墅,前身是"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最早为 英国 老板住宅.这座近百年的老宅见证了 杨浦 百年工业的兴衰历程.

原怡和纱厂所在地段,已基本看不到厂房痕迹,唯有残留的低矮的围墙,似乎是当年的大门,和一组组大型的纺纱景观雕塑。

在沿江栈道的靠里一侧,上到一个小缓坡上,可以看到坡下低洼处一方水潭,

水潭中一座用钢管和网格板搭建起来的“九曲桥”蜿蜒其上,水潭边种着高大的水杉,而在水杉后,掩映在高大的香 樟树 下和浓密的竹林中的,是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房。

海绵城市,湿地公园,构造起都绿肺

芦池杉径,景色迷人

刘建华的《天外之物》:雕塑,不锈钢烤漆、镭射灯,那件伫立在天府大地,被很多人誉为“定海神针”,8米高的《天外之物》

纺织廊桥

杨树浦水厂

一路前往杨树浦路830号, 中国 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杨树浦水厂。建成于1883年,是 上海 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厂。厂区内 英国 古典城堡式建筑群是 上海 市近代优秀建筑文物。

1880年, 上海 英商在 英国伦敦 成立 上海 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 浦江 边建造了自来水厂。水厂设址于杨树浦路830号,由 英国 设计师哈特设计。1881年8月开工,两年后竣工。1883年6月29日,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 中国 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

杨树浦水厂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是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厂之一。建筑的外形为 英国 传统城堡形式,承重墙用清水砖墙,嵌以红砖腰线,周围墙身压顶雉堞缺口,雉堞的压顶及窗框、腰线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线,墙面转折交界处为水泥隅石形状,如同一座中古时代的 英国 城堡。

20世纪30年代,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厂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砖混结构,朝向各异。这些建筑如今保存完好。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100多年沧桑的杨树浦水厂仍承担着为 上海 市民供水的重任,年供水量超过4亿立方米,约占 上海 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

通过一座550米长的栈桥,人们可以站在黄 浦江 上,近距离领略这些百年老建筑的风采与神韵。

水鸟安逸

栈道上的“箱亭框景”,钢结构翻折形成箱型凉亭,成为栈桥上一个遮阳点,从一侧望去,滨江景色尽收框中,其效果如同一个相机“取景框”。

在栈桥上行进的过程仿佛是在甲夹板上穿行,能同时感受黄 浦江 景致与水厂历史风貌。

水厂的标志建筑物~水塔。

拐弯杨树浦路上的水厂正门。现在 新建 的自来水科技馆,每周二开放,可惜我错过了参观的机会

杨树浦水厂建筑特色鲜明,并且保护完好,在国内也不多见。

地面上刻印着怡和纱厂的前世前生。两家怡和纱厂当年均为英商怡和洋行开办:一是 上海杨浦 区杨树浦路1056号,近怀德路,是原新怡和纱厂旧址(又名为杨树浦纱厂、“ 上海 第一毛条厂”),最早是怡和洋行在1915年集资150万两 白银 创办的“英商新怡和纱厂”


杨树浦路670号怡和纱厂(后名为五毛厂) , 是 上海 最早的外资投资工厂 ,英商怡和洋行建于1896年。 建筑占地面积为1.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主要由工厂、空压站及仓库、废纺车间、大班住宅组成,怡和纱厂的工厂系砖结构房,瓦楞铁皮锯齿式屋顶,由三跨人字屋面组合而成。仓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锯齿形屋顶,立面有长型竖窗排列。

1896年,由怡和洋行创办,是 上海 最早的外资投资工厂,该厂生产的“兰龙牌”棉纱当时颇有声誉。英商兴建怡和纱厂后,又陆续建立了杨树浦纱厂、公益纱厂,1921年三厂合并为怡和纺织公司,后更名为 上海 裕华棉毛麻纺织厂,1964年又改为 上海 第五毛纺织厂。 历史经历了100年,大约1996年后这家全国最大毛纺织厂倒闭。2002年左右,纱厂正式登记为 杨浦 区的不可移动建筑。

上海船厂

已经来到了 上海 船厂的领地~昔日,大船从这里进入船厂检修,新船从这里建成下水。当时大船下水时轧过的一根根枕木也被保留下来,成为展示遗迹。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老船排广场
这是一个让工业遗存活起来的奇妙景观,“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地面一座扬帆启航的船头高高扬起,好似奋力驶向远方。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杨树浦路540号。跑者驿站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船厂咖啡馆,取名杨树浦,顶层可以眺望滨江风景。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桌面的玻璃能天好拍出天空之境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这里就能看见一幢砖红色的建筑,这里就是毛麻厂仓库。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仓库始建于1920年,前身是德商瑞记洋行,后来演变成了 上海 第一丝织厂。是当时全国生产真丝和人造丝的龙头企业,于2003年划归 上海 船厂使用。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这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在黄 浦江 边见识了无数风起云涌,是目前 杨浦 滨江带现存面积最大的无梁楼盖仓库,也是 上海 民族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见证。毛麻仓库现在是展览馆,展览已经结束,疫情尚未退去,毛麻仓库闭门谢客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在毛麻仓库的旁边就是瑞镕船厂旧址。该建筑先后由 万隆 铁工厂、瑞镕船厂、英联船厂、 上海 船厂修船分厂使用,见证了 上海 修船造船业百年来的发展变迁。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原 上海 船厂遗存的船坞,这里是 上海 历史最悠久的船坞之一,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船坞由德资的瑞镕船厂于1900年开挖,1936年同祥生船厂、耶松船厂等合并成为英联船厂,成为当时 中国 拥有最多船坞的船厂,1954年并入 上海 船舶修造厂,1985年再次改名为 上海 船厂。2007年11月6日,我国唯一的一艘第三代极地破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升级改造后交船离厂。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如今这座200多米长的船坞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充满工业气息的斑驳锈迹在落日余晖中也不减分毫张力,令人十分震撼。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封存的记忆作品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光影变化之间,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船只从这里开往黄 浦江 上,一边鸣着汽笛,一边推开滚滚波涛。

上海船厂滨江绿地

在说到百年老厂,天章记录纸厂有必要提提!我曾在这百年老厂工作很长时间。杨树浦路408号


上海 天章记录纸厂的前身,杨树浦工业带发端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批准设立的官督商办的 上海 机器造纸局,1882年,曹子撝、曹子俊、郑观应等筹资15.57万两 白银 ,意在创办 中国 机器造纸企业,遂将计划书递呈北洋大臣李鸿章得准核后,择 上海 杨树浦路408号处建厂,即 上海 机器造纸局,系 中国 第一家华商开办的造纸企业。该企业主要设备有多烘缸长网造纸机一台,烘缸8只,系 英国 莱司城厄姆浮士顿公司1877年出品。1915年,刘柏森租办了该厂而后买进更多宝源纸厂。1920年,他又以82万两向日商三菱公司购得华章造纸厂,定名宝源纸厂东厂,原杨树浦路厂即为宝源纸厂西厂。1925年,又定名天章纸厂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其子刘孟靖与 日本 人合作,一度更名“天章长记纸厂”。1947年,国民党政府赎回该厂。解放后收归国有,定名天章造纸厂。1981年,天章造纸厂与 上海 记录纸厂合并,正式挂牌天章记录纸厂。天章记录纸厂为全国第一家和最大的生产仪表记录纸、电子打印纸的厂家。


杨浦 滨江还有用天章厂命名一条天章路,工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厂房很快就要拆了,再看一眼吧!

袁烽“投射之窗”

“投射之窗”装置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看”城市的机会。无论是透过网格对城市地标的凝视; 亦或是穿过彩色场域扫掠城市天际,均为观者与城市之间的相互提供这契机,并不断地刺激着我们重新思考城市景观的日常意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访神秘的上海西部 —— 游走... 一,《造访既熟悉又陌生的北新泾地区》 “北新泾”是上海一个普通地名,然而,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却也是...
夜太美!被这么动人的灯光点亮的... 近年来,城市夜景灯光发展如火如荼。通过文旅经济、夜游经济、创意经济与灯光照明的结合,不仅扩大了内需,...
过年去哪里旅游比较好?这8个春... 上海周边旅游景点:这5个景美人少的旅游胜地,再不去就迟了! ...
上海金秋红叶大赏,静谧自然,不... 遇见冬日美好临近12月,深秋已过,初冬将至。寒风未起,秋叶欲落未落;暖阳依旧,红杉灿烂如火。这一处层...
最全松江旅行攻略 | 寻找上海... 来过很多次松江,这次借着工作深度游了松江,发现了很多以前未曾挖掘的美。 ...
超省钱玩转-崇明岛三天两晚深度... 崇明岛属于上海,和市区隔江相望,然而这座岛和上海好像并不在一个时区,时间更慢,植物更多,开车更爽,它...
周师兄重庆火锅(徐家汇直营店) 原本新年全家去重庆过年,去品尝地道的重庆火锅,没有想到疫情的势头有上涨趋势,为了安全只能乖乖呆在上海...
超500万人在线同时观看会“跳... 2022年9月27日,FIREYAKI铁板烧烧在大食代迪士尼小镇店完美落幕了直播首秀。作为前身是拥有...
丰盛里——上海寻味新地标      提起丰盛里,很多老上海人来讲并不陌生,东至茂名北路,南至威海路、西至静安别墅、北至锦江向阳...
上海吴淞炮台湿地森林公园一日游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位于宝山区东部,背山面水,东临长江、黄浦江,西倚炮台山,南迄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