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沿着沪太路一路向北骑行,沪太路南至上海市静安区,北至太仓市浏河镇,全长约38.5公里,被列为“上海最马路”之一的最长马路。在上海市内叫沪太路,出上海外环高架后又叫沪太公路。从筑路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沪太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沿线文物古迹寺庙古镇不少。
行程:市内--沪太路沿线--北郊
距离:来回约70公里
看点:宝华寺-木文化博览园-菊泉故里-罗店古镇-曹王禅寺
第一站到了座落于彭浦镇少年村路南侧的宝华寺,宝华寺又称惠济宝华寺,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明、清两度曾重建。近代宝华寺创始者为苏州东山雕花楼主人金锡之为代表的上海惠生慈善社发起并首先施资重建宝华寺。
当时宝华寺出家僧人有二三百人,成为沪上颇具影响的大丛林。占地虽然不算大,但是还是很有气势,非常的庄严。
当时主持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总干事的赵朴老和陆梅僧等居士,在宝华寺的废墟上创办上海 "少年村"。少年村以佛教慈悲世的精神为本,以收容,教育流浪儿童为任务,以培养造就民族有用之才为宗旨。现在大场镇还有少年村路。
方丈室
九龙壁
在建筑上,寺院的建造精美,木质佛龛雕梁画栋,石质须弥座百狮百鸟巧夺天工,殿前铜铸宝幢香炉和浴佛座均颇具心思,很具欣赏价值。
在沪太路与上大路交叉口的木文化博览园,原来此地是中国三大名贵木材市场——福人市场的原址,汇聚200多家企业蔚然成市,世人皆知,现在改建为全国首家木文化主题博物馆。
充满文化气息的各种商店咖啡店体验馆
正对入口的镇馆之宝-中华之根,千年树龄、近十米的直径仅仅是半颗树根已是气势磅礴,从这侧面看过去它就像龙头,寓意福瑞齐天。
不同式样的木制座椅,展示了每个不同时代的木制工艺大相径庭,它们让我们感受到顺应木材本质,而执着的与自然和谐共处,它们被使用、鉴赏、收藏。
榫卯墙-中国传统家具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榫卯结构,一件家具中多个榫卯组合互相支撑,榫卯之间连接的不仅仅是木材,也是古代东方的智慧和现代中国人的文化情结。
最轻的和最重的树
这棵“树化石”已有2亿年,其硬度比一般的玉还要硬。树干挺直,树的纹路清晰。。
古木是大自然花费了漫长的岁月孕育打造的杰出作品。历经千万年,有些依然苍翠屹立;有些则横立卧倒;以别样的姿态融于天地万物之间。
收藏内陈列了古今木雕大师的作品群英荟萃,美轮美奂,风格迥异玲琅满目的令人眼花缭乱欣赏着大师之作,感悟自然真谛体验着自然和灵性的完美融合。
木文化公园广场内有一栋从安徽移植过来的徽派建筑
建筑内所展示的古木
这一站是宝安路和沪太路处的一片仿古建筑群,宝山顾村为了再现历史风貌,打造了新中式建筑风格街区的菊泉故里。旨至呈现菊泉文化内涵,是顾村镇重要的文化地标。
菊泉,是古刘行旧称,宝山发轫之地。滨于东海,兴于长江,溯其成陆,肇于六朝,至今一千四百年矣。宋朝初期,凿白荡河。辟通今日,地涌灵泉,喷珠溅玉,状如菊花,乡人如获至宝,名曰“菊泉”,此地遂名“菊泉里”。
古楼里各色的店家,既有小吃店、茶馆、咖啡厅、酒吧,还有古玩店、琴棋书画文房四宝铺级中药铺,真可谓是包罗万象不有是中华传统文化气息。
第四站来到宝山的罗店,罗店镇是北郊四大名镇之一,元代至元年间因商人罗升在此开店形成集市而得名,明代前期已成大镇,为当时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向有“金罗店”之称。
整齐的河岸,人字形屋顶的房屋鳞次栉比,雪白的墙,青色的瓦,朱红的门窗,不规则排列的门户和吊脚屋檐,一派焕然一新仿明清的沿河小街。
街两边两层楼的明清建筑下开着各色小店,也修葺一新,有的装着大玻璃橱窗,有的还是雕花镂空的木门窗。只是可惜人气不足整个街道冷冷清清。
最后一站来到宝山区与嘉定区的交汇的曹王禅寺,古寺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劳动村。
曹王禅寺史传为曹王祠,曹王者,何许人也,今已无史可考。据第二十七代僧慧智以文物印象回忆,说是纪念汉相曹参。此间百姓视曹王为神灵,将曹王祠更名为曹王庙。香火渐旺。百姓聚而居之,遂形成曹王镇。
寺内有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文殊阁、普贤阁、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及斋堂、寮房等附属设施。整个建筑群采用明清风格。
曹王禅寺占地面积挺大,正面来看就比较气派。入内,殿堂修葺整齐。
花园式的寺庙
挺不错的地方,风景优美,祥静。
有人说旅游是开眼界,长知识的一项活动,按我说参观各种展览馆、寺庙比旅游更开眼界更长知识,因为展览馆、寺庙是各种旅游中的所见所闻的浓缩,集中的展示,特别是专业的展览馆更是如此。今天的北郊骑行值得来一看,不虚此行,又开了眼界。
上一篇:明清家具,精美的艺术品
下一篇:嘉定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