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应志刚
雨水过后,几日清风暖阳,催得姑苏梅花绚烂。
赏梅,或许算得上“混文艺”人的一大盛事。
自古,咏梅、画梅之人犹如滔滔江河,荟萃成一道文化精粹。
但要说为梅痴癫的,却要数我的奉化老乡、北宋隐逸诗人林逋。
这位老兄才华横溢,却终生不仕不娶,隐居在杭州以植梅养鹤逍遥人间。
林逋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由此留下"梅妻鹤子"的千古佳话。
国内赏梅地众多,苏州人最钟情的,要数城西南30公里处的光福镇。
光福境内有一座因纪念东汉太尉邓禹而得名的邓尉山,山上栽种有数万株梅树,早春逢花事,繁花似雪,随轻风曼舞,暗香弥漫数里。
到光福探梅,是东南名士的风雅之举。
唐朝的陆龟蒙、宋朝的范成大、元朝的倪云林,
都曾徜徉在这里的山水花木之间,留下了诸多吟咏佳作。
而贯穿于整个明朝,当时活跃于文坛、画坛的风云人物,极少不曾抵足光福探梅的。
文徵明曾这样描写探梅见闻:“玉梅万枝,与松竹杂植。冬夏之交,花香树色,蔚然秀茂,而断崖残雪,上下辉映,波光渺弥,一目万顷,洞庭诸山,宛在几席,真人间绝境也。”
让光福梅花名动天下的,离不开清朝的一个巡抚两个皇帝。
1696春,江苏巡抚宋荦游览光福,闻暗香浮动,见花枝纷披,花瓣随风飘落,如大雪铺地,耐不住雅兴勃发,在梅花亭前崖壁题书“香雪海”三个大字。
康熙南巡御驾香雪海三度观梅,曾赋诗曰:“邓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缤纷开万树,相对惬佳辰。”
及至乾隆六下江南,六探邓尉梅花,六赋《邓尉香雪海歌》长诗,“问谁王马寻山处,尚有香风扑面来”。
自此,“香雪海”名声大噪。
身在苏州,早春时节不去香雪海看一次梅花,这一年总归是遗憾的。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拿舟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
这是“梅痴”吴昌硕在思念香雪海梅花时写下的诗句。
苏州风土记《清嘉录》则记载: “暖风入林,玄墓梅花吐蕊,迤逦至香雪海,红英绿萼,相间万重。郡人舣舟虎山桥畔,袱被遨游,夜以继日。”
这也是及今香雪海探梅的盛况。
而作为报春信使的梅花,也只有在香雪海,你才能体验“一日东风一日香”的旖旎心绪。
穿梭于漫山遍野的梅林间,风过处花浪涌动,春的气息荡漾在这一丛丛红、白、绿、粉的花瓣之间。
顺山势缓步登高,回头皆是景致,红梅片片似朝霞,粉妆玉琢是白梅,绿梅清翠可人,梅开30余里,如海荡漾,若雪满地。
轻嗅一缕醉人心魄的梅香,听一树花开的声音。
恍惚,看见那位早已化作花魂的老乡,手持一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空灵画卷,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