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苏州常熟兴福禅寺
往东是律竹亭,大多数寺庙都能看到青青翠竹,有的栽种紫竹。也许竹子的形态和终年常青,与寺庙比较适配吧。联珠门旁是老讲堂,但看建筑,似乎还挺新。
藏经楼底层是法堂,二层是藏经楼,据说有《碛砂藏》、《大正藏》、《中华大藏经》等珍贵的典籍。
四高僧殿是纪念怀述、常达、彦偁、晤恩的场所,登阁救虎的古迹就是彦偁留下来的。这四位高僧都是常熟人氏,这里也是兴福举行各种佛事活动的地方。
禅堂是僧众修习禅定的地方,东西两侧安置禅榻,堂口按禅宗法派传承悬挂钟板,又被称为“选佛道场”。
救虎阁的得名缘于一则传说,相传高僧彦称深夜在这里坐禅,闻阁下虎吼,看到一虎中箭,就拔箭替它裹伤,然后放归山林,后来老虎来阁向僧致谢。不过我很怀疑这个说法,因为江南一带应该没有老虎。
葫芦潭大概就是因为潭的形状而得名了。据说这里还曾产一种比较特别的无尾螺和绿毛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往东是米碑亭,米是宋代书法家米芾,亭内有其手书的唐代诗人常建的名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磐音。”但我从不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兴福寺。不过米芾对原诗作了一点小小的改动,虽说可能更贴合兴福寺的场景,但大约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总觉得原诗的平仄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这座碑被称为“三绝”碑,常建的唐诗,米芾的宋书,还有清朝名匠穆大展刻的碑。
碑亭后有竹香书屋,大丛的青竹弥漫着竹香,环境非常幽静。看起来不像是僧人修行的地方,倒像是像翁同龢等人隐居读书的地方。
旁边的空心潭水清澈见底,据说可以烹茗。潭周围堆砌了黄石,虽然不大,但还是建了一座折桥。潭边有一座古典的亭子,是空心亭,北面有一株金钱松,很高大。空心潭和空心亭的得名,大约也是缘于王建的名诗“潭影空人心”。空心亭建造得颇精致,也是后来复建的。南宋的时候,空心亭已经建成,后来几经迁建兴废,现在潭北的这个位置,可能也不是初建时的模样了。
空心亭往西,有一排寮房,这是僧人们居住的地方,游客当然不能前往参观,建筑样式简洁大方,木质门窗饰以朱红色,窗口门前干净整洁。
斋堂和五观堂大概也是接待之用,看起来挺考察。往南是普照堂,供奉的是一幅画像,中间有一尊金色的菩萨。都说“佛光普照”,这里供奉的应该是佛祖,但看起来似乎又不大像。堂前有巨大的香炉,香烟缭绕。我们游览完中轴线的殿堂,竟然没有发现供奉香烛之所,大概都在这里集中烧香了吧。
莲花池是方形的,据说养植了千叶重萼白莲,可惜这会儿还没盛放。这种莲花大概要到六月下旬以后才能见到倩影了吧。
往西有一座团瓢亭,旁边就是放生池,也名团瓢,四周以黄石堆砌。这个名字挺特别,但不太懂它的含义。
财神殿前有罗汉泉和白龙泉,这两座泉的命名倒并不出奇,罗汉和白龙,在佛教中也是常见的名词。
圆通殿供奉千手观音,塑金身。附近还有一座錽亭,大概是因旁边的錽泉而得名的。“錽”这个字,我们还是查了半天才知道,原来这是梵文的音译,在佛教中是指甘露。可见錽泉旧时应该是烹茗的佳泉。亭子上有一副题联,很有禅意:“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更无渣”。
附近还有一眼君子泉,两代帝师翁同龢曾一度隐息前面的廉饮堂。廉饮堂的名字,大概跟这眼泉有关。
文殊殿供奉的是文殊菩萨,旁边有一条小径,两侧是竹林深深。走在这里,刚刚涌上来的一些暑意,顿时就消散了。
石屋心印后就是塔院,这里安放着数十位高僧大德的灵骨,白圣长老舍利塔也位列其中。从竹径拾阶而上,有一座双柱单门的石牌坊,上面的几个金色大字,就是由赵朴初题写的。
塔院内还供奉了兴福寺的几代高僧,据说周边像上海等地的寺庙主持方丈的舍利子,也供奉在这里。每年清明,僧侣的祭扫活动十分频繁。
我们走到塔院,以为已经游完了整座兴福寺。出来以后,才知道再往北,还有日照亭和云栖堂,因为地理位置比较高,可以俯瞰整座寺院。我们只能遗憾没有做足功课,抱憾而归。
兴福寺还有一座塔,称兴福寺塔,建于南宋建炎年间,因为筹建的僧人去世搁置了。咸淳年间把原来的半成品拆了,重建了一座九层塔,砖身木檐楼阁形式,总高69.14米,底层原来有木构的外廊。因为塔的平面是方形的,所以也称方塔,兴福寺曾经一度因为这座塔被称为方塔寺。这座塔在明清两代,遭了地震十八次以上,遭雷击、兵燹数十次。江南的地震基本上属于余波,对塔的损伤应该不大,倒是兵燹的伤害比较大,塔顶已经微斜。
不过,这座塔并不在兴福寺,而是在城区的方塔园。因塔建园,也成为了常熟市区的著名景观。两地相距大概在四公里左右,难道曾经的兴福寺规模竟然有那么大?我们在心里默默地比划了一下距离,觉得难以想象。也可能方塔和兴福寺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方塔本来就并不建在兴福寺内。
回头看向兴福禅寺的牌坊,虽然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没有看到“初日照高林”,好歹也看到了“竹径通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