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
农耕园最精华的部分大概要算是陈列馆了,这里收集了大量的江南农村老物件,看着都是有些年头的旧东西,应该是从农村收集来的,大概也花费了不少功夫。其实大半的东西我们都不认识,有时候为了一件东西讨论它的用处,各有各的道理,都很理直气壮的样子。结果旁边有个游客补了一记刀,原来我俩猜的全不对。
好吧,我们只能自嘲地笑笑,摸摸鼻子继续参观。不过这回倒是知道旁边的游客原来是在农村生活过的,小时候还见过这些物件儿,很谦虚地请教,人家居然全都知道!
不过农村也并不都是这些它们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们的物件儿,也有琴棋书画,书房布置得很雅洁,跟大户人家的那些书房似乎也没差什么。
江南多水,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渔自然是江南农村常见的农业活动了。陈列馆里也陈列了渔船、渔网、渔丹什么的,如果说钓鱼只是一种休闲活动的话,那么渔业则是谋生的手段了。
江阴和张家港相邻,在历史上,我们本来也是属于一个地区,所以很多生活习惯都是相同的。只是我们成长的年代,已经距离这种生活太久了。有时候去江阴的农村,真感受不出这是农村,尤其是比较出名的几个村,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县市模样,很繁华。
走出陈列馆,有一排四个酒坛子,分别写着“福”“禄”“寿”“财”,是谓“好运缸”。这四个字,代表着中国人对福禄寿财的美好愿,生活要幸福,做高官拿厚禄,祈望着长生不老、财源广进。有人用硬币在丢,丢中了一个还不满足,非要四只缸都投中。是啊,福禄寿财,谁能舍得下呢?
门口的一块空地上,还有着磨盘,下面有架子,上面有木棍,有小朋友正兴高采烈地转着磨盘。不过他们这么推上几下,自然是领略不到旧时推磨人的辛苦。现在是在玩乐,那时候是为了生活。有时候想想,我们和他们都挺幸福,至少就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体力活儿。
长廊宽阔处的亭子里有一个硕大的磨盘,外面也有一个大的,周围插着小风车。我们进园的时候,有一条路上也装饰着风车。这种装饰已经流行了好多年,在没有鲜花盛开的季节,远远的倒也好看。
还有一排大缸小缸成行就列排着的,还有水喷出来。这种另类的喷泉形式,倒是挺别致的。
到了这里,差不多就是公园的最南端了。右拐有梅花鹿和鸽子,大概是游客见得多了,鸽子们并不怕人,很悠闲地迈着小方步。
旁边居然还有一座跑马场,可以付费骑乘。不过毕竟是在公园里,虽然开辟出了一块颇大的地方,但想要体验驰骋的感觉,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能骑上马上遛弯而已。
过桥向西,有一块桑基渔塘,塘边的桑树果实已经累累可观,不过还是青色的,只有几颗微微泛了一点红。江南旧时很多人家都养蚕,江阴长泾如今还保留着原来的种蚕场。渔塘和桑蚕似乎能够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良性循环,塘里的淤泥是很好的桑树肥料。至于桑树对于渔塘的贡献,似乎来自于蚕宝宝,似乎塘里的鱼挺喜欢吃蚕沙的。
往北走,展示了几种田地形态,例如梯田、圩田等。梯田我们在西南见得比较多,这种田地始于唐宋,在山区和丘陵区的坡地上筑坝平土,修成高低不等的半月型田块,上下相接,像阶梯一样。这种田地的发明,对于山区的人们来说真是太实用了,从此山坡也可以种庄稼。我国最著名的梯田当属龙脊梯田,不仅能够丰产,而且还成了相当知名的旅游景观。
渚田又称沙田,就是小洲上的田。江南这种田比较多,这是由江河傍岸以及水流里沉积起来的沙滩和沙洲,其实这些沙田形状不固定,会根据水流的趋势而改变形状和面积,有的还出没无常。但是对于缺少耕地的农民来说,这样的田也是不肯放弃的。
圩田也是江南水乡比较常见的,又名“围田”,意思是把田围起来。在浅水沼泽地带或者河湖淤滩上围堤筑坝,把田围在中间,把水挡在堤外,大多是封闭式的,也有两端适应地势的非封闭式。
上一篇:联峰广场,回顾永联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