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21.3
行走方式:自驾
行走路线:
D1:
南京——苏州同里古镇(退思园——丽则女校——王绍鏊纪念馆——珍珠塔——穿心弄)
D2:
苏州同里古镇(嘉荫堂——崇本堂——耕乐堂——罗星洲)——同里北联村——苏州甪直(保圣寺——沈柏寒故居——米行——江南文化园)——南京
离开保圣寺,返回西汇上塘街继续往东行,深入古镇欣赏。甪直古镇的街巷以卵石及花岗石铺成,深巷两旁为黛瓦白墙、木门木窗、宽梁翘脊的古建筑,多为明清时代所建。不经意间就遇见一幢大宅院,宅院前隔着街有一青砖照壁,上刻“漪韵”两字。旁边有块石碑,上刻“沈柏寒旧居“。
这就是临街的沈宅大门。沈宅建于清同治九年,是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
门厅中的一幅屏风上简简单单的书写着“沈宅”二字。
穿过门厅是一天井。天井一侧有边房,目前处于关闭状态。
前厅中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沈氏家族。
沈氏原为富豪,房产广布,拥有众多的产业和财富,清末民初以来,俚语“沈半镇”就广为流传。
建筑为典型的苏式建筑,看看这一面墙上的三扇花窗每一扇都不同。
典雅,雕刻细致的门楼。
这一进有三开间正厅,这是沈宅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乐善堂了。建筑高大宽敞,雕刻工艺遍布。
堂上高悬“乐善堂”大匾。前庭柱上有副楹联,中堂画两侧另有一副对联,前一幅是教育子孙的话,后一幅则是跟堂名有关,是希望由“乐善”而达到的至高境界。
走过后院,是七开间带厢房的堂楼,东西厢楼均设计有楼梯。
堂楼中有文字图片介绍了沈宅的建筑
对外开放的沈宅不大,转一圈也就是十几分钟的事情,走出大门面对照壁。
沿着西汇上塘街继续往东,麻石板的街巷狭窄,两侧的商铺琳琅满目。
西汇街的东端有一座石拱桥——进利桥,建于清代乾隆前,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跨卧中市河上,连接中市街和南市下塘街。
站在进利桥上欣赏甪直古镇的初春之景。这里是两条河道丁字形的交汇处。
与河道并行的街叫南市下塘街,它是古镇中南北走向的街。
沿街各式各样的店铺星罗棋布。甪直古镇还有一个建筑特色就是雨廊。沿河有一段段长长的雨廊,为店铺和游客遮风挡雨,遮阳避暑。
我们就在丁字路口沿南市下塘街往南行,我想赶在米行关门前赶到米行看看究竟。
沿河边有一家廊桥奥面馆,看上去很好吃的模样。
沿河边有几个学生在写生。我在这里停留了一会。旅游写生一直是我向往的,我也在今年开始学习画画了,最简单的钢笔画,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开始旅游写生了。刚刚起步的我正处于临摹阶段,我也希望以后自己能这样开始一段段慢旅游。
这是他们写生的画面。现在的古镇正在进行维护和修缮,各镇到处搭着各种脚手架。
喜欢甪直的民宅,体量不大,小巧玲珑的造型娟秀,就好似小家碧玉的女子。
牛场弄,有趣的名字。
青石为拱,武康石作墩,花岗石砌级的兴隆桥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清乾隆30年修葺。
一侧是临水的民宅,一侧是郁郁葱葱的行道树,一字型的石梁桥——正源桥横跨在河道上。
万盛米行是一家老字号店铺,始建于民国初年,由镇上的沈,范两家富商合伙经营的。米行规模宏大,前店后场,是当时吴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大米行。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使万盛米行闻名海内外,而这间富有历史韵味的米行,就坐落在南市下塘街上。
米行的格局为"前店后场",前面是做买卖的店铺,后面是大米加工的工场和储存粮食的廒仓。宽敞的石槔大院,
一进院子两侧都有廊棚。
一侧的廊棚下摆放着一件件旧时的农具。
龙骨水车
院内另一侧的廊下是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的连环画。这部小说曾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进中学语文教科书,其中描写粜米场景的片段以《粜米》为题,也被选进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万盛米行也随之闻名海内外。
穿过院子来到"耒耜堂",这里有一个农具博物馆。
堂内陈列着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成为一处独具水乡风情的"农具博物馆"。
农具馆内,通过展柜分类陈列了众多农具藏品,为大家呈现了一幅民国米行盛景的壮丽画卷,
牛力水车
农船
参观完毕直接从这个门出来,重新回到南市下塘街。
这就是米行的河埠头,为装卸谷米的码头。
河埠头边停泊的船只
对岸又有几个写生的同学,他们一定是把米行描绘在自己的作品中。
斑驳的粉墙,沉沉的黛瓦,加上一串红灯笼,这就是古镇的调调。
米行是古镇最南端的一个景点了。参观完就沿着南市下塘街往北行,继续在古镇溜达。
上一篇:静思园,毗邻同里古镇的江南园林
下一篇:秋风里的百竹竞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