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的东关街,有一座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这就是个园。
个园是清嘉庆二十二年(1818)两淮盐商的首总黄至筠的家宅,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全园占地2.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彰显尽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气象。由于置景独特,构撰巧妙,于疏朗开阔中,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清颂堂的抱柱上有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可见主人对翠竹极其偏爱,取号“个园”,园中遍植竹子,竹叶形状似汉字中的“个”字,因而取名“个园”。其实个园中最大的特色并不是竹子,而是"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在这个园子里,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之称。我们面前的竹丛中,插植着几株石笋,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里就是个园的春景。
个园之美,在石美、在竹美、在建筑美、在楹联美,在它“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
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堆砌成假山,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远观舒卷流畅,如云彩、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以此寓为夏景。
在中国文化中,竹因其四季常绿,不因换季而改色,不因严寒而凋谢,成为人品高洁的象征。苏轼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故“个园”之名,显示了主人虽身在闹市,却守高洁的心灵志向。
个园主人黄至筠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儒商。个园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品味和艺术欣赏价值,还与黄至筠非凡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不无关系。
黄家主厅“汉学堂”壁挂“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在黄家的楠木餐厅有楹联“家余风月四时乐,大义有味是读书”。这些楹联都表现出了黄至筠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以及对子女的殷切期望。黄家严格的家教,加上子女自身的努力,黄家的四个儿子个个都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工诗词、善书画,且都有著作流传于世。
黄至筠一生中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个园厅堂中的许多楹联,如“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现在的官二代和富二代看了这对楹联不知有何感想?
个园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园子里,开辟了四个形态逼真的假山区,分别命以春、夏、秋、冬之称。整个园子以宜雨轩为中心,游人沿着顺势的方向,可尽览四季秀景。
秋山用黄色山石堆叠而成,山势较高,面积也较大。山石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如果把这座园林比作一幅画卷,那么这里就是这幅画的主体部分;如果把这座园林比作一首乐曲,这里就是这首曲的高潮部分。
冬山用一种叫宣石的石头堆砌而成。这种石头石质晶莹雪白,内含许多石英石颗粒,光照之下闪闪发光,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就好像白雪覆盖其上。造园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假山堆叠得如一群狮子,远观似一头头雪狮欢腾跳跃,憨态可掬。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个园的假山、叠石、建筑、竹子、楹联,处处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诗情画意的时空,让人回味无穷。同时,它也在诠释着主人传递给我们的某种信息密码。这信息就是弥漫在幽深宅园中百年不散的氤氲书香。
上一篇:扬州游记(2)——何园(中)
下一篇:一路走一路吃---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