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结束了。相比前两年,每到开学朋友圈里就一片敲锣打鼓欢送神兽喜大普奔的场景,今年似乎显得异常安静。很多家长和孩子一样还沉浸在没休息够的意犹未尽中。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差,大概是因为今年是重新恢复自由出行的第一个暑假,报复性旅游的热浪虽然让人害怕,却也带来实在的快乐。
而我一直在不出去不甘心,出去又糟心的选择间反复横跳,一直拖到暑假的最后一刻,才鼓足勇气面对人从众的挑战。
这次为了错开人流,简约出行,也是想尽办法,挑了不那么热门的城市,去的都是小众景点,三日暴走,沉浸式体验本地人生活。
也许是做好了乏善可陈的心理准备,稍微特别的体验都带来超出预期的惊喜。
比如从扬州东站出来,发现所在的路叫做“春风十里路”。第一次看到这种风格的路名,瞬间就觉得很有意思。转头发现另一条平行的路是“烟花三月路”,这两个路名真的只有扬州才配拥有啊。
比如酒店楼下就是本地的老字号“必香居”,不用走远路,就尝到了实惠的扬州名点。
比如在皮市街的小店里喝到网红扬大酸奶,在俗气的路牌前拍下到此一游打卡照,
还在这里看到包含我们姓和名的店铺街巷。
比如在东关街上找到丛姓的来历。
比如无意发现路上的马可波罗纪念馆,才知道这位意大利小伙曾在扬州做过三年官。他的东方gap year持续了十七年,随后回国参与战争,被俘后和一个作家关在一起,他口述,狱友动笔,写出了影响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样起伏跌宕,丰富刺激的一生该是无憾了吧。
比如一早在古运河两岸晨跑,竟看到有人在河里游泳,这可是在运河游览的航线上,果然艺高人胆大。
比如白天夜晚的跃进桥都那么上镜。
在这里,随处都能见到亭台楼阁、古寺高塔毫无违和地融入到当地的城建之中,这便是文化古都无需张扬就能低调露出的气质。
比如城外的汉陵苑虽然小众,却有汉朝王陵的肃穆正气,也让人了解了黄肠题凑的陵墓制式。
比如在路边看到一片茂密的荷塘,寻踪到一处平台,恰好可以远眺对面大明寺的栖灵塔。
比如在宋夹城体育公园看到笔直对称,可以看到消失点的梧桐大道。
绕公园外围栈道一圈,打卡东北西南四个看似一样却略有不同的城门;
护城河里有不怕游客的黑天鹅与野鸭们争宠;
在树林里的草地上沐浴着阳光造作地摆姿势,没带相机,手机只能拍个模糊的氛围感。
比如淮扬菜博物馆原来是卢氏盐商古宅,除了精致的淮扬菜模型,层层递进的住宅也装满彩蛋。
古宅外墙的长巷幽深古朴,别有洞天。
所有的展厅都参观完,发现后院还有一记安静的茶社,再后面是隐蔽的城市书房。
古宅二层有一间装旧物的屋子,再次激发创作欲。
比如夜晚探寻吴氏宅第、朱自清故居,在漆黑曲折的小巷里穿行,有种隐秘的刺激感,但心底还是很踏实,这种安全感是因为自己身在中国。
比如在运河岸边散步,既能看到夏夜的户外K歌,也会发现很多古迹:普哈丁园、长生阁寺。它们只是默默地在那里,却已有了成百上千年的故事。
如果说前两天city walk的喜悦来自细碎的片段,那么最后一日的大运河博物馆则带来连续的惊喜冲击。
之前和身为扬州人的朋友说起,杭州有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她淡淡地回了句:扬州这个是国字头的。。。
果不其然,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对得起它的名号,设备先进、内容全面、展陈多样、体感丰富。几乎每个常设展厅都有声光影的沉浸式体验展区,带给人奇妙的感受。
一早进园,我们逆着人流从二楼的专题展厅逛起,午饭后再浏览一楼的基本陈列。
印象最深的三个展厅都是多媒体互动体验区:
“河之恋”用360度的VR大屏呈现了春夏秋冬的运河风景,春柔夏媚,秋茫冬静,美到令人留连。
“运河上的舟楫”有一艘画舫,游客登上船,就仿佛漂浮在运河之上,随着船的“行进”,浏览两岸流动的街景。春季繁花摇曳,冬季瑞雪飘落,体验感拉满。
“大运河街肆印象”模拟了各个时期的大运河沿线城镇的历史景观。起初我觉得这里和很多地方的仿古街巷并无差别,直到走进最后一个展厅。
它通过灯光,影像,将白天、傍晚,夜间不同时段体现得十分逼真。我们进来“那天”,还下起了雨,雨水从房檐落下,流进河里。当天夜晚,“空中”还出现了烟花。
为了再次经历这神奇的一天,我们坐在这里等了很久,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常的日子,却还是没能等到。
十二年前,我一个人来扬州,打卡式集齐计划要去的点位,产生很多怀想,但没留下一张照片。
十二年后再次拖家带口来到这里,许多东西已经改变,比如曾经很喜欢的玉器厂竟然被拆迁,一片破败的样子。但大多数地点似乎还是维持着原样。
这个城市依然保持着自己慢悠悠的节奏,即使是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十年,它似乎也没有明显的改头换面。
按照世俗的价值体系,发展缓慢就是一种没落,即使它曾经在历史上知名璀璨,也走出过很多重要的人物,但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尽管如此,它依然拥有怡然的自洽,坚持着贯穿古今的文化气度。
从它的身上我忽然看到了人生的影子:高开低走又如何,起落沉浮皆平常。
几千年的城市尚且如此,短暂的人生更不必执着。最重要的还是在起起伏伏中找到并坚持那个真实的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