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不大,却有璀璨的文化和历史,有在中国造园史上堪称经典的个园,何园,还有瘦西湖畔的万千风情,走到个园门口,我径直地走进去,那些精致到典范的作品,那些巧夺天工的构思,已经早在教科书上神往,然而,时过境迁.那些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已经走入历史,渐渐变成博物馆艺术,而沉淀在那些城市原有街巷中的人和建筑,才是产生那些典范设计的思想源泉,那是鲜活,有生命力和与众不同的。
时光从那里穿过,岁月斑驳了墙上的砖瓦,那里却依然是生活主场,一种来自久远,让人踏实,触手可及的生活质感。
东关街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两华里,据记载东关街从唐代以来便成为由东门入城的重要通道,距今约有1200年历史。
东关街由西向东直抵东关古渡,出了城门便是悠悠千年的古运河。从古城的东门进入,过了幽深的城门洞,便见一条通向城市中心的直街。街道两边的建筑多为木质小楼,青砖黛瓦,翼角玲珑,匾对满目,街道整洁。街旁林立着各色扬州老字号商铺,“百年老店绿杨春”、谢馥春香粉店、三和四美酱园、“大清盐号”、皮包水、扬州三把刀等,无一不昭示着那段车水马龙的过往。
个园旁边的花局里街区修缮一新,不久就要开放,穿过花局里簇新的复原建筑,可以插到东关街,这是我见过最长的一条路走到底的街巷,沿街的建筑大多翻新重建,后面就是现状的民宅,就像北京的大栅栏,过道都很窄,有的地方仅能过一人,而院子里房间挨着房间,这时才切身感到那些马头墙肯定不是装饰,在务实的百姓看来,防火封火可比单纯美观要实用的多啊。
乾隆年间,扬州的人口多达50万,是当时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扬州古城拥有300多处古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清代著名的园林大家朱江在《扬州园林品赏录》中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
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
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大概西湖一瘦,便有了池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笑,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
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清代时期,中国四大盐商之一的扬州盐商,更把东关街作为居住的首选之地。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街内现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重要历史遗存,这种“河(运河)、城(城门)、街(东关街)”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空间格局,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的独有风韵,由此可见东关街悠久的历史遗存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回首望去,路边安静坐着的老匠人们,有的捏面人,有的织秋虫,还有吹糖人,即使是岁月也无法盗去他们的从容,仿佛手中握着的,便是那段回不去的旧时光……
外地游客要想品尝扬州小吃,东关街也是不可错过的地方。扬州的小吃大都集中在这条街上,一条街就可以吃遍扬州。
和东关街相邻的另外一条老街叫东圈门,如今两条街并称为双东历史街区,成了扬州最具人气的旅游景区之一,这里的夜景也很美。
扬州人常说:"巷连巷,巷通巷,大巷里面套小巷。"东西南北,横竖曲折,在扬州十几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就有500多条巷子。
走在石板路上,这里好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相比较丽江,乌镇等古街,少了很多商业气息,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原始古朴味道。
这仿佛不是一条街,而是由许多古建筑、遗址织成的一条饱经沧桑的缎带,刚进门,映入眼或蜿蜒,流水从中缓缓淌过,倾泻的"瀑布"溅起无数晶莹的水珠。假山环绕着池塘,池水清澈见底,荡着一圈圈温婉的涟漪。阳光洒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而巷子的大小是不能用长短,而是要用深浅来衡量的。于是也就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花局里,不但有着根深蒂固的社会渊源和天然浓郁的传统氛围,更是对扬州古城“双东”名区历史文化以及富春花局这份宝贵财富的尊重与传承。
上一篇:烟花三月下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