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历史上的苏州不仅是令人向往的富庶之地,也是人杰地灵的俊彥之乡。位于苏州吴江的黎里古镇同样如此,自南宋以来,黎里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先后走出状元1人、进士26名、举人61名。南宋时有赵磻老、魏宪和魏志,有特奏名状元魏汝贤;明代有凭外交安抚安南国的太常寺少卿凌信,有著名女画家汝文淑;清代有工部尚书周元理、搅入杨乃武小白菜案的浙江按察使蒯贺荪、抗击沙俄的爱国将领张曜等等。明清时期,黎里镇更有"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富家望族。
不过,要论这些名人在现代的知名度,非柳亚子莫属,他是地地道道的黎里人,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是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南社创始人之一,曾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秘书,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在文化界享有极高的地位。
柳亚子的旧居位于黎里古镇的主干道上,门前立有一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石标志,建筑从外观上看,与临街的其它建筑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追溯其历史却很不简单。
据工作人员介绍,柳亚子的旧居其实并非柳氏所修,是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历史建筑,原为清乾隆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落成于1780年之前,宅名为“赐福堂”,前后六进,备弄深达92.9米,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一共有101个房间。现存的三座砖刻门楼,高大气派、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后来周氏没落,柳亚子母亲于1899年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这座深宅大院,将全家从老家汾湖大胜村迁入到处,当时的柳亚子年仅12岁。此后,他从12岁到41岁的29年间,柳亚子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和战斗在这里。
柳亚子故居的大厅后面玻离柜中陈列着一块残匾,上书“赐福堂”三字,工作人员介绍说是清乾隆大学士嵇璜所制,赠予工部尚书周元理。该匾原选材质为柏树,宽2.7米,高1.02米,现悬挂在赐福堂的匾额依陈列残匾复制。据说当年乾隆曾赐予周元理9个福字,大学士嵇璜将福字制成九块匾额,其中之一赠送给工部尚书周元理,周元理衣锦还乡,将御赐福字匾额恭悬于此宅厅,该厅即更名为赐福堂。
第二进大厅内正中放置的是一座由邓颖超于1985年11月20日题词的柳亚子先生半身汉白玉塑像。在这尊塑像的上方,是主席尊称其为“人中麟凤”的白色书匾。
再往后,厅中竖有柳亚子的全身铜像,铜像是先生老年时候的模样,长须飘飘,精神矍铄,手拿书本,看上去德高望重,温文尔雅。
墙上是柳先生的部分著名,柳亚子年轻时候走在辛亥革命的最前沿,意气风发。中年的柳亚子成熟稳重,作品无数,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等。晚年的柳亚子与毛主席结为老朋友。他们相互赠诗有《赠毛润之老友》、《沁园春●雪》等作品。
柳亚子故居是典型的江南风建筑,黛瓦粉墙,窗明几净,庭院错落有致,植物多用梅、兰、桂、槐等,墙上的雕塑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的地方看上去依然十分精美。而且这建筑不仅是柳亚子的故居,它一共历经过三位历史人物为主人,除了柳亚子,还有前面提到的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以及短时间在此宅做过主人的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
柳亚子创建南社之后,它的故居慢慢成为南社诸友的集会场所。厅内陈列有“南社专柜”、出版刊物《南社》等。南社从1907年的前身神交社开始算起,直到1935年南社纪念会结束,南社一共存在了28年,而柳亚子一直是当之无愧的领导。也正是因为这一成原因,所以这个故居也是南社人常经聚会、联络的地方。
在故居的陈列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的《南社》原稿,一共有22集,其中3至7集、9至20集都是柳亚子所编订印行。柳亚子负责编订时社友寄来的诗词文稿,书写文体不一,用纸各异,有的行书,有的草书;还有的用花笺书写,字迹娟秀,钤有印章,成为雅致的横幅或手卷。
在故居里面,我们还看到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其中包括一些对柳亚子的任命书,比如上图是一九五三年一月十四日任命柳亚子为华政委员会副主席的任命书。
柳亚子故居的第五进为气度恢宏的藏书楼,东西两厢与前楼相通,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走马堂楼。厅前亦有砖刻门楼,所雕娇凤穿牡丹、狮子滚绣球,玲珑剔透,形象生动,上面有“天赐纯嘏”的题额,十分精美,保存也还算完好。
柳亚子先生一生中写下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有人统计过,一共写有7000余首诗,200余首词。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录》、《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等书籍,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柳亚子集》等作品,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儒和爱国诗人。大家如果来到黎里,它的故居一定不要错过,因为它不仅是黎里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