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古城西部,太湖之畔,灵岩山下,一条香溪横贯东西,严家花园、虹吸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江南古典园林贯穿其间。
地铁5号线贯通后,去古镇的次数更多了,家门口坐车,到灵岩山站下,步行不过五百米。
昨天又去逛了一趟,遇见一位导游带了个小团队,一路侃侃而谈。
听了一路,忽觉有些不对劲,这导游光的讲解,委实有些偷工减料。
比如这古镇最古老的桥,这古镇唯一的寺庙。
回来后,心里暗自思量,来过古镇的很多游客,会不会因为导游的“不走流程”,而错过了一些典故?
由此便当做了一件事,觉得有必要对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景点做些介绍。
先说说永安桥吧。
站在严家花园门前,面朝香溪,左边有座缀满藤蔓的石桥,即为永安桥。
永安桥建于明代,由水利河道工部郎中傅潮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今已有五百多个春秋,是木渎古镇留存至今最为古老的桥。
这是一座由花岗岩垒砌而成的单孔石拱桥。4根青石桥柱和8根贯桥宫的长绞石联结酷似矩形的栏箍,从而加强了拱券的强度。
桥头上均刻有阳文“一把莲”,图案工整,雕刻精细。
石级踏步,西坡16级,东坡19级,桥面顶板刻有图案,由于常年经过往行人踏损,内容已难以辨认。
拱圈内“奉宪,放生官河,禁止采捕”的字样至今清晰可见。
永安桥桥姿古朴,桥身缀满葛萝,倒影如环,像一个弯背的长胡子老爷爷,站在香溪上,向过往的游客讲述着古镇千百年的传奇。
自古以来,江南的桥起名都富含寓意。
永安桥自然也是如此。据说,当地的新婚男女或小儿满月,都要在永安桥上走一走,取“走永安,祈福保平安”之意,日久便成为了一种习俗。
更有道光年间辽阳州少牧王柘,为此桥撰诗曰:“永安桥上祝长安,人自扬镳各往还。折柳应歌三叠曲,烟波浩渺忆乡关”。
说完桥,再来说说明月寺。
明月寺位于木渎古镇山塘街上,严家花园以东百米远。
这是木渎古镇上历史上最早寺庙,建于后唐清泰二年,由明智和尚创建。
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
清李果佳句,赞曰:“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一时广为传颂。
明月寺旧址,原位于木渎山塘街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寺院全毁。
1993年,在原址进行修复,并利用原吴县工艺服装厂的废弃厂房,将明月寺扩建延伸到山塘街。
值得一提的是,灵岩山脚下的明月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的布局结构,与山上的灵岩山寺几为一致。
进入山门和天王殿,大肚弥勒一团和气,端坐正中。
四大天王分列两旁,一个个横眉竖目,威武猛厉。
大雄宝殿是明月寺建筑群的中心,正殿五间,二层翘角飞檐,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大殿中央供奉如来佛,两侧分别是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合称“三世佛”。
大佛背面供奉观音菩萨,脚踏莲花,手持净瓶杨柳枝,神态矜持娴静。大殿两侧是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因为疫情的缘故,昨天去古镇的时候,明月寺关着门,门上挂着些红色塑料袋包裹的香烛。
这是惯例。古镇周边的香客,每逢佛教里的重大日子,都会入寺院礼佛烧香,遇到特殊情况寺院不开门,则把香烛挂置门上,由寺院里的和尚代为祈福。
江南的寺院,其实是相当世俗化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在这里轧闹猛。
在与神佛进行一番“沟通”之后,闲淡地在院子里逛逛,看看风景,与人说些家长里短。
只在转身出门时,赫然望见迎面而来的照壁上,大大的一个“佛”字,顿又谦恭起来,思量方才是否“漏嘴”了些什么,唯恐亵渎了一番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