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我尝试自上海乘坐地铁前往苏州,欲到苏州定慧寺、平江路一带徜徉半日。
从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乘坐苏州地铁11号线至唯亭,转乘3号线至东方之门,转乘1号线辗转抵达苏州相门地铁站时近上午10时半。
出相门地铁站,沿干将东路西行,经过长洲县学,门口横石碑上镌刻的“长洲县学”四字为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字体。
苏州古城历史上有三个县治同城而驻,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析吴县东部分置长洲县,苏州从此有了两个附廓县。清雍正二年(公元1265年)又从长洲县里拆分出了元和县,于是苏州就成为全国唯一分为三个县治理的府城。苏州城内官学从宋明到清朝也有三处:城南是北宋范仲淹所建的苏州府学,城西有吴县县学,城东就是创立于南宋咸淳元年长洲县学。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长洲、元和拆分,县学没有分家,只是名称从长洲县学变成了长(洲)元(和)县学。不远处的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的大成殿初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
来到平江路口,遥看西南方的苏州双塔塔尖,便决定先前往定慧寺巷一带看唐代的寺、宋代的塔和五代的桥,寻觅那份唐宋遗韵。
沿官太尉桥巷南行,经过官太尉桥。此桥东西向跨直河,为武康石、单孔花岗石有阶平桥。此桥始建年代无考,应该建于南宋,在南宋范成大《吴郡志》中就有官太尉桥的记载。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建,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六月又修,保留了宋代原桥石构件,是苏州古城不可多得的宋代实物留存。
站在桥头望去,桥边还有些古建筑风貌,可以体味到几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镇风韵。
继续南行至定慧寺巷口,就看到了我要寻访的那座始建于五代的古桥吴王桥。吴王桥始建于南朝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吴王桥与春秋时期的吴王并无关联,据说桥名是因吴、王两族居住于附近而来。这座东西向跨直河的单孔石梁桥并不起眼,要不是特意寻访,很容易忽视和错过。
走进定慧寺巷,西行不远就到了双塔寺。
双塔寺现名罗汉院。此佛寺由盛楚创建于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钱氏改为罗汉院。清代又名寿宁万岁禅院,仪门上有“寿宁万岁”砖雕门额和精美的砖雕图案。
罗汉院的双塔为宋代之物,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王文罕、王文华兄弟捐资重修罗汉院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苏州罗汉院的这对佛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形式、结构、体量相同,在中国楼阁式古塔中仅此一例。由于建筑形式一模一样,因此又叫“兄弟塔”,苏州人也称之为“姑嫂塔”。
走过仪门,来到罗汉院双塔前。罗汉院双塔又称苏州双塔,双塔东西比肩而立,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两塔底层墙表相距仅15米,如此近的距离,对地基和造塔技艺要求相当高,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太原也有双塔,建于明代,但双塔相距60米。
双塔外壁为八角形,内部方室沿袭北魏以来旧制,是唐宋之间砖塔平面演变的实物例证。双塔整体造型玲珑秀丽,如果将苏州古城视为一方宣纸,则罗汉院双塔可喻之为直插云霄的两支毛笔。
罗汉院双塔北侧是罗汉院正殿遗迹,该遗迹与苏州双塔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汉院正殿毁于清咸丰十年,根据柱础排列位置可知,正殿面阔与进深皆为三间,东、西、北三面绕匝副阶,总面积18.4米,总进深18.2米,属正方形平面,明间有露台向南伸展。若根据宋《营造法式》复原,此殿应为单檐歇山式。
正殿遗迹现存四周石制檐柱16根,大多完好,高约4米,上端有安木枋榫头的卯槽。30个柱础皆为覆盆式,造型有雕花圆柱、瓜棱柱、八角柱三种。前檐六柱及础为圆形,通体浮雕牡丹、夏莲、秋葵等缠枝花卉婴戏纹饰,构图典雅,线条流丽,堪称宋代建筑石雕艺术精品。正殿遗迹还有石门槛、石罗汉、石须弥座、石狮等遗物。据说罗汉院正殿遗迹为江苏唯一作为文物保护的宋代建筑遗迹。
出罗汉院沿定慧寺巷西行不远就是定慧寺,定慧寺和双塔所在罗汉院本是一寺,为唐时般若院的子院,五代吴越钱氏时仍属罗汉院,北宋雍熙年间间称西方院,大中祥符间赐额“定慧禅寺”,始与罗汉院分为两寺。定慧寺与罗汉院正殿都是在清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后在清同治年间重建,陆续恢复殿宇。
定慧寺规模不大,只两进院落,也看不到什么古迹,唯有大殿前两株树龄200年的银杏树为寺院增添了几分古意。
定慧寺之所以有名是缘于北宋时寺僧守钦、卓契顺师徒与苏轼的一段因缘往还。苏轼曾六次游历苏州,与定慧寺住持守钦和尚较为投缘,常在寺内与之谈诗论禅并留寓寺内。苏轼被贬惠州,与留在宜兴的长子苏迈音讯阻隔,定慧寺住持守钦和尚派遣徒弟卓契顺携带苏迈书信长途跋涉至惠州探视,并赠《拟寒山十颂》诗。苏轼和诗“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答谢,又书陶渊明《归去来辞》赠卓契顺。
定慧寺因苏轼而成姑苏名寺,寺东侧的弄堂也因之取名“苏公弄”。
离开定慧寺,前往平江路。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十泉里,因该路有古井十口的缘故,是苏州一条历史攸久的经典水巷,也是苏州古城东半城的主街。平江路全长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宽3.2米,经过整修和保护改造,平江路成为苏州一条历史文化街巷,路面为传统长条石横铺彻成。
苏州别称平江,对照南宋《平江图 》及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城坊格局,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
从南端进入平江路,街路上和石桥上行人如织、摩肩接踵,影响了平江路水巷美景的体验。
平江路西侧与平江路并行的平江河为苏州古城内“三横四直”干流中的第四直河,河宽5~6米,从南端苑桥到北端华阳桥,中间共有17座桥东西向跨越其上。沿街北行,依次走过苑桥、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积庆桥、青石桥、众安和新桥双桥、朱马交桥、通利桥、唐家桥、胡厢使桥、保吉利桥、庆林桥、奚家桥、潘家桥、华阳桥。
其中,雪糕桥是廊桥,胡厢使桥是唯一的石拱桥。
走上平江河的石桥放眼望去,幽静的河道、河上往来的木质游船与粉墙黛瓦的房屋、楼阁、小桥、花木、身着古装的女子之间彼此借景,宛如一幅水乡长卷画。
平江河西岸依河而建的民居白墙青瓦,木栅花窗,木料多用棕红或棕黑色,清淡分明。民居外墙多已斑驳,墙面剥落处攀生出藤萝蔓草,增添了几分岁月沧桑。
平江路两侧支巷也多是历史悠久的小巷,诸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巷、中张家巷、大儒巷、丁香巷、胡厢使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有些支巷也是河街相邻的格局。
窄巷深宅内有不少名人故居,限于时间我未入内观看。
匆匆离开人头攒动的平江路,前往拙政园。
原以为需门票的拙政园游客会少些,结果园内同样游客盈门。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公元16世纪初),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 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7年12月,拙政园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我已到过几次,印象最深同时感觉风景最美的无疑是见山楼。
见山楼是拙政园中部水池西北角的一座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的水上楼阁,为江南风格的重檐卷棚歇山顶民居式楼房。楼名典出晋代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
见山楼为上下两层,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
上层为见山楼,原名隐梦楼,高而不危,耸而平稳,与周围的景物构成均衡的图画。
与谁同坐轩也是我欣赏的一个景点,亭名出自苏东坡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轩亭依水而建,非常别致,平面形状为折扇状,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与谁同坐轩与亭后的土山上的“笠亭”组合成一个景点,远看如同一顶明代官帽。“笠”即箬帽,亭作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
嘉客亭内的方桌上放置有一块御窑金砖。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九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制、窨水、出窑、打磨等,造价自然不菲。
园内游客络绎不绝,想取个无人或少人的幽美场景很困难,实在不是游园的氛围。我在拙政园看了见山楼、倒影楼、与谁同坐轩、宜两亭、三十六鸳鸯馆、远香堂、玲珑馆、听雨轩等主要景点,在园内徜徉近两个小时后,就离开拙政园。
重回平江路,因游客众多部分路段已不能通行而需绕行。我折往卫道观前巷,沿巷东行前往相门。
相门位于苏州古城东,古称干将门、将门、匠门,传说吴王阖闾曾命铸剑师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名。
现在的相门是2012年在原址重建的,相门南侧还保留一小段古城墙遗迹。
登上相门城头西望,苏州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风貌尽入眼帘。
离开相门,乘苏州1号线地铁到东方之门。在那里的一家松鹤楼分店吃了碗面条,看了一眼金鸡湖。
不觉时间已近下午5时,夕阳西下,便乘坐地铁踏上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