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苏州太仓沙溪古镇之唐调研习所
在高速公路上看到沙家浜指示牌的时候,我想着啥时候去买爊鸡和叫花鸡,心里还挺感慨,本来爊鸡是我们江阴的特色美食,结果如今想吃它还得跑到常熟去,心里就有些憋屈。这么一阵胡思乱想的憋屈,原来是要转一条高速,结果在出口处开过了头,干干脆脆地去沙溪吃饭吧,转上那么一小圈,也差不多到饭点了,其实我还挺想念那里的鸭肉面的。
位于横沥河西岸的唐调研习所,是我认为沙溪最值得一看的景点。去游客中心换了门票,过桥就是研习所了,这里展示的是沙溪最后一名进士唐文治先生的生平事迹。
研习所的大门不是太起眼,走进去是一方小小的庭院,布置得雅洁可喜。进入大门则是唐文治的全身铜像,只见他双目炯炯,双手捧着一本翻开的书,似乎在吟诵着唐调。身后是一扇六角小窗,窗外栽种着一丛修竹,看着生气盎然。
走进去,则是关于唐先生生平的介绍,在求学、仕途、实业救国和发展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普及唐调的知识,也介绍了他门下的几位著名学生,其中就有无锡的钱伟长。
唐文治,出生于沙溪静观堂,字颖侯,号蔚芝,晚年号茹经,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工科先驱。第一次来沙溪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原来唐先生在民国元年的时候就定居了无锡,更早的时候还与江阴有着不解之缘呢。
唐先生早年就很聪慧,六岁的时候启蒙读经,十五岁考取秀才,十八岁考取举人,不过次年进京赶考名落孙山。他回到太仓继续研修理学,二十一岁的时候进入江阴南菁书院,是东南经学大师黄元同和王先谦的门下。
二十八岁的时候,他第五次进京赶考,成为新科进士,任户部江西司主事。中日甲午战争暴发,唐文治向清政府上书,呼吁改革图新。次年,他又为江苏会试举人撰写奏章,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来葡萄牙向清政府提出把澳门附近的大孤、小孤等岛屿划入租界范围,唐文治起草照会,严辞拒绝这个无理的要求。
清政府设立商部后,唐文治从外务部转到商部,先后担任右丞、左丞、左侍郎,扶植和保护民族工商业,反对借外债修筑铁路,推行商办铁路政策。商部改农工商部后,唐文治任署理尚书。母亲病逝后他回家奔丧,尚在“丁忧”期就担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校长职务。他到任后停办商科,转向工程教育,创设铁路、电机两个工程专科,成为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工程专科教育的发端。后来又增设船政专科,兼任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监督,这是中国控史上第一个高等航海学府。
由于眼疾和父病等原因,唐文治回到无锡前西溪寓所养病,义务出任锡中校长,应聘出任无锡国学专修馆馆长。此时,他已经双目失明,但仍然坚持亲自授课。七十寿辰的时候,上海交通大学(他以前任监督的学校三校合工为上海交大)的校友和国专的同学集资在无锡宝界山边建筑茹经先生纪念堂。一九三七年日军侵占无锡前夕,唐文治率师生内迁,辗转到了桂林,因病回上海租界休养,创办国专分校。日伪曾派人劝说唐文治出任伪职,但被严词拒绝。解放后,无锡国专更名为中国文学院,由唐文治任院长。一九五四年,唐先生病逝于上海,终年九十岁。
唐调是一唐文治先生独创的一种吟诵诗歌的方式,如今已经入选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太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调吟诵讲究因声求气、字重气翔、设调古雅、音乐性强,是清代士大夫和国子监学生的读书雅调,不仅吟诵古诗词,也注重吟诵古文。古诗文讲究音律,用唐调读来可能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会更深。
吟诵是一种带着腔调读书的传统方法,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异彩纷呈的流派,我第一次知道唐调还以为是专门诵读唐诗的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以唐文治先生的姓命名的一种吟诵方式。唐调根据清代第一文派桐城派古文理论创造,在早年唐文治就以文章请教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吴汝纶,“阴阳刚柔”之道和“因声求气”之说让唐文治大受启发,数年后在原有江南吟诵调的基础上结合桐城派的理论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唐调 ”,长期在上海交大和无锡国专开设“读文法”课,后来两次录制了吟诵专辑,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吟诵专辑,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在海内外发行,把唐调推广到了全世界,唐调也成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吟诵调,被称为“近现代吟诵第一调”,唐文治先生当然也被称为“近现代吟诵第一人”。
研习所的二楼视野比较好,可以居高一览沙溪古镇的民居。黛瓦粉墙是江南民居的通行风格,我们刚才进来的时候没有注意,这时候看出去,才发现院门的砖雕上刻着“静观堂”三个字,这是唐文治的出生之地啊。
天压沉云消盛暑,风携骤雨溢秋池。
徜徉书海翻新墨,举酒临窗忆旧词。
——七绝
自驾游:苏州太仓沙溪古镇唐调研习所
10月初秋
上一篇:秋色,从香山红叶开始
下一篇:2019年11月苏州三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