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园出来,沿留园路向西,步行约5分钟就是西园寺。西园寺,全称西园戒幢律寺,位于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西园弄18号,东靠留园,西邻寒山古寺,北倚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 这里环境优雅,十分安静,和不远处喧闹的山塘街相比,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寺内五百罗汉堂为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
西园寺恢弘大气,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是苏州市内规模最大的寺院。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面阔三间的牌坊、山门、金刚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楼。
来这里一是距留园很近,溜溜达达就来到近旁,二是离午餐正好还有一段时间,顺便闲逛一番。既然是闲逛,随意走动,没有目的,东瞧西看,信马由缰。
大雄宝殿,兴建于光绪末年,梁枋均施苏式彩绘,檐枋悬有“西乾应迹”匾额。
大殿前正中,一座铁铸“万年宝鼎”伫立其上,下作古鼎式,上为宝塔式,三层六面,层层雕饰、面面镂空。
大雄宝殿的两侧是观音殿和罗汉堂。
罗汉堂屋宇深广,共三进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相对排列。江浙一带民间流行一种“数罗汉”的风俗,依男左女右的顺序进入石拱门,拜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后,想着自己的心愿,随愿选一尊有缘的罗汉作为第一尊开始数起,数到本人今年的年龄(虚岁)那一尊止,记住罗汉的号数是多少尊。最后看看罗汉卡上的诗。
寺院的一侧是西花园,一池碧水,树木成荫,幽静少人。
西园寺曾是苏州4A级的景区,但是在2018年的时候,西园寺做出一个令人称赞的决定:要求去除4A级景区的称号,让寺庙回归寺庙,而不再是景区。
西花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放生池。放生池呈蝌蚪形,头部在南、尾部在北,并弯向东南。池水绕园一周,再从罗汉堂下部直通大殿前的香积池,九曲三弯,时在明处,时潜暗中,
放生池中有湖心亭一座,亭为六角,砖木结构,楼阁形式,双重飞檐。亭外有檐廊,设置靠栏。亭的东西两面各设大门,通过九曲石桥与两岸连接。
宽敞的前花园两侧是钟楼、鼓楼。
万余平米的前花园里有香樟树,石板路两侧铺满草坪。
西园寺的正门冲南,寺院的最外围是著名的照壁,可谓之寺院的屏障,黄墙黛瓦,顶上有双龙盘绕,正面写着“戒幢律寺”四个大字。照壁的两边就是福德桥和智慧桥,两座桥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进入西园寺必须先经过这两座桥。
毕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车辆又限行,将自家车停放在了留园停车场,从西园寺打车去双塔市场。出租车停在干将东路大道(干将东、西路是横贯苏州老城的一条主干道)旁,司机告知从这条小街走进去便是双塔市场。
小街叫石匠弄,是苏州城区东部的一条街巷,《姑苏志》注:“(在)双塔寺东,因有石作居此”。 网上看见一篇文章《苏州265米的石匠弄,花30元从街头吃到巷尾》,对这条小街的早餐备加赞扬。
摘录几句:“油条、蛋饼、锅贴、酒酿,谁说只有武汉会过早?就在平江路旁,这条265米的石匠弄,让你吃一周都不重样。石匠弄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当属七八点钟,无论是匆匆赶去上班,还是来菜场买菜,都会在早餐店前停下脚步。”
文章罗列了一连串的美食小店:王氏林记的大饼油条,人家还有葱花猪油大饼;老客满煎饼(葱花蛋饼,可加香肠,刷上甜酱);日昇兴糕团店的青团、桂花糕;鑫震源的包子和生煎;忆品苏酒酿店······,图文并茂,勾人食欲。
小街路旁的小吃店鳞次栉比,顺手拍了一些,果真有几家文中提到的店铺。店面都不大,店的二层或许还是店家生活的居所。
石匠弄走到底,就是占了半条弄长度的双塔菜场。双塔菜场位于苏州古城区中心地带,邻近平江路、观前街,原先就是一家普通的菜市场,经过改造,升级,成为集菜场、美食、咖啡、文创功能为一体的双塔市集。在不到2000平方米的区域内,除了保留原有的生鲜档口,还有改良过的茶馆、新增的小吃摊、咖啡店、面馆、书店。
“双塔”的艺术造型LOGO,设计简洁凝练,古典书法字体,笔锋苍劲 ,一气呵成;“市集”二字以红章形式篆刻其间,弥漫着苏州的风骨与韵味,撩拨着访客们悠远的江南情思。
旧摊位改造后,那些老摊贩依然还在,摊位费及菜价依然没变,但保留之外还有大幅度的创新与提升,使得双塔市集不再局限于普通菜市场功能,俨然变为苏州的一个新晋网红打卡点。它的人间烟火气,兼顾着这座城市的创意美学;它浓缩了市井人情历史底蕴的熙熙攘攘,又创造性的重现着家长里短般的蓬勃生机,成为了当下苏州最为浪漫的时髦地。
双塔市集一半是果蔬、生鲜,一半是姑苏原生民坊小食区,经营各种小吃美食。
民坊小吃,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是原生的,更是姑苏的,是烟火气满满的苏州老味道。
每个摊位周围都设置了供食客落座的桌椅,简洁而实用。
来此打卡,不光为看,重在体会舌尖上的味道。捡一处空挡坐下,从不同的摊位买来中意的美食,慢慢品味。美食品种过多,肚量实在有限,尽管竭尽全力,仍不能逐一品尝,实为遗憾之事。
民坊小吃,精彩纷呈,看着就有食欲,吃到肚圆,意犹未尽。双塔市集,让人心情愉悦,唇齿留香。
与双塔市集隔小弄,并且隔小河相邻的是定慧寺巷,巷内有定慧寺,故名。
定慧寺巷东侧的吴王桥,建于五代,已有千年的历史,因建桥时吴王两族居住于此,古名吴王桥。(此桥1980年改建过)
老陆稿是一家老牌卤菜店,在苏州有许多分店。爊鹅、酱肉、卤鸡爪等卤菜,都是他们家的人气款美食。
依水而建的街巷,小桥、流水、人家,凉亭下闲坐、聊天的居民,映入眼帘的是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正是我们刻意追寻、原汁原味的苏州风韵。
定慧寺巷东西走向,东口在官太尉桥塘岸,正对吴王桥,西口在凤凰街北段。巷内两侧店铺、民居为仿古建筑,路面铺小方石,平整坚实洁净,巷内也有不少特色小吃店。
定慧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代有兴废,数次整修。
小巷内的居民每日伴着寺内的晨钟暮鼓,耳濡目染着唐宋遗风,虽身处闹市,作息起居却是难得的怡然恬静,悠然自得。在这条街上,定慧寺犹如一位禅僧,带来平和与安详。
离开双塔市集,打车来到苏州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于1991年落成开放,是我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2001号,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设有历史馆、现代馆、少儿科普馆、桑梓苑和丝织机械陈列室、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六大展区。
苏州丝绸博物馆以弘扬丝绸文化、保护丝绸文物、传承丝绸技艺、传播丝绸知识为宗旨,在丝绸文物复制与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与展示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历史馆包括古代厅、蚕桑居、织染坊、贡织院、民国街和非遗厅六部分。馆内既有精美的丝绸文物陈列,动态的栽桑养蚕展示,又有传统织机操作表演和现代丝织技术在生活上的应用。
苏州丝绸在中国丝绸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苏州素有“丝绸之府,锦绣之地”美誉,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了原始丝织生产,秦汉时期成为江南蚕织重地,唐宋时期是全国丝绸中心,明清两代达到丝绸生产贸易盛期,皇家高级丝绸织品大多出自苏州织工之手。
博物馆内还有一处园林式庭院,面积虽不大,但树木、草坪、小桥、流水、假山等一应俱全,尽显苏州本色。
博物馆大门一侧有商店,主打丝绸工艺精品。
与丝绸博物馆一路之隔是北寺塔风景区。
北寺塔是苏州报恩寺塔的俗称,位于北塔公园,号称“吴中第一古刹”,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为11层宝塔;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
苏州最后一日,步出苏州博物馆,已是中午时分,就近寻了一家当地特色餐厅-小园楼(西北街店)。
餐厅里食客众多,但尚有空位。细细打量,环境不错,且食客中本地人居多。
清炒虾仁。
响油鳝糊。
红烧小排骨。
土豆丝。
葱油拌面。
点的几样菜肴,除了土豆丝外,都极富当地特色,喜欢。
小园楼餐厅临一条小河而建。
苏州,襟湖带江,东望大海,河荡密布,地沃禾嘉,有山川之胜、富鱼稻之饶,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斑斓的风土人情。苏州乃天堂之地,可观、可玩之处众多;苏州美食纷呈,可令味蕾得享极大快感。此趟深秋江南自驾行,虽然留给苏州的时间最多,但仍觉紧张,很多地方无暇光顾,很多美食未能品尝,留下诸多遗憾。前面几篇写苏州的游记均有所侧重,此篇则汇集了拉拉杂杂、林林总总关于苏州的记忆与画面,毕竟是浮光掠影式的记录,姑且称之为苏州掠影。
上一篇:江苏苏州留园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