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我与夫人一起很早就出发了,8点钟准时进了留园。因为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代表清代风格。而在苏州就有两大名园,所以我们今天的目标是上午游览留园,下午游览拙政园,时间还是比较紧张。
我们走进门厅,正中屏门上嵌的一幅缀玉留园全景图。这是一九八六年时,为纪念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由扬州工匠用2500枚各类玉石薄片相缀而成的。在全景图的上方高悬着一方扁额,上面写着“吴下名园”四个大字,点出了留园在苏州园林中的地位。俞樾作的《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意思是说,苏州园林中,名气最大的是拙政园、最有趣奇妙的是狮子林,而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留园。
留园是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自建立以来,历经数百年,曾多次易主,也几度兴废。明代万历年间,大仆徐秦时建园,时称东园。清代嘉庆时归刘恕所有,因为园子里大多种植松和竹,松树和竹林清冷的绿色映衬到园子里的池水里面泛出碧绿的色彩,所以又名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同治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谐音改名留园。
留园占地30余亩,以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精湛著称,布局精巧,庭院错落相连,层次丰富,能在一个园林中同时领略山水、田园、林木、庭院四种不同景色。留园共分为东、中、西、北四个景区,东部厅堂华美,重园叠户;中部山明水秀,古木参天;西部林木幽深,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呈田园风貌,并有新辟盆景园。留园中无论是亭台水榭、假山池沼还是花草树木全都排列有序,疏密有致,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评价留园一点也不为过。
留园的内部依旧保持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整体布局优美,小路蜿蜒曲折,环境幽静雅致,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尤以太湖石冠云峰最为著称,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著名的留园三绝是冠云峰、楠木殿及殿内的鱼化石。在留园里,值得细细欣赏的景点有很多,我们因为时间有限,就顺着园内游廊,走马观花地经过了以下这些景点:绿荫、可亭、冠云峰、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明瑟楼、小蓬莱、濠濮亭、揖峰轩、又一村、至乐亭、舒啸亭、曲溪楼、清风池馆、远翠阁、五峰仙馆、雨过天晴图、涵碧山房、君子所履、活泼泼地、盛家祠堂、还读我书斋、闻木樨香轩、汲古得修绠、林泉耆硕之馆、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等。
“古木交柯”是我们正式入园之后经过的第一个景点,古木交柯也是留园的十八景之一。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正中墙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花台内植有柏树、云南山茶各一,仅二树、一台、一匾。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运用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手法,化有为无,化实为虚,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疏朗淡雅。
我们走进“绿荫”,发现此建筑朝北整面无墙,完全敞向山池,绿荫小轩临水而筑,轩外景色溪山深秀。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建筑西侧原有一株古枫,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故名。建筑似轩,硬山造,临水而筑,刘氏寒碧庄时已有。轩南庭院墙上有石匾嵌于其上,钱大昕书“花步小筑”。
明瑟楼两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南面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体态轻盈造型精巧。郦道元《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
涵碧山房为中部主要建筑,建筑三间,卷棚硬山造,厅高大宽敞,陈设朴素,周围老树浓荫,风亭月榭,迤俪相属,楼台倒影,山池之美,堪称图画。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东面紧靠明瑟楼,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俞樾《留园记》中“凉台燠馆”即是指此。
闻木樨香轩为中部最高处,山高气爽,四周景色尽现眼底,轩前有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木樨,即岩桂。轩为方形,后倚云墙,单檐歇山造,徐氏时称“桂馨阁”,刘氏时曾名“餐秀轩”,盛氏时改为今名。
出闻木樨香轩东行,渡石桥,跨山涧,沿着卵石山径曲折而上,来到山顶小亭,山顶小亭名可亭,亭为六角,飞檐攒尖,结顶为一花瓶倒扣。在亭中南望,“涵碧山房”与“明瑟楼”形如一艘航船,停泊在水边。整组建筑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布局,给人既有变化而又美观自然的感受,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法中主景偏右的传统手法。亭,《释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可亭,取白香山可以容膝,可以息肩,当其可斯可耳之意,指此处有景可以停留观赏。刘氏时称“个中亭”,盛氏时称“可亭”。
远翠阁在花园中部的东北方,阁实质为楼,其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二层,单檐歇山造。前侧一峰名“朵云”。相传为明代文徵明停云馆中旧物,楼前方形牡丹花台的动物浮雕,极为生动,为明代遗物。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这里的景致正好与诗词相符,故借以为名,远翠阁的下方是另一个景点自在处,刘氏时曾名“空翠”,后改名含青楼,盛氏时名“远翠阁”。
小蓬莱座落在水中,四面景色就象展开的画轴。西北两侧山峦起伏,再造了太湖流域,山水缥缈的自然风光,而东南两侧相互错落的楼、馆、轩、廊等建筑群,组成了与西北山林相对比的画意,体现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的水上都市特色。《史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当中,故借以为名。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盛氏时园中亦有小蓬莱者,据考证系指今西部土山。
我们在留园游览时,忽然听到清脆悦耳的竹笛声,以为是园子里播放的背景音乐,却看到池塘里漂来一艘小船,船头站立着一位身穿古装,手持竹笛的翩翩少年,正在吹着一支古曲,小木船装扮得古色古香,船后坐着一位划船的女孩。真是人在画中,情景交融。
濠濮亭跨水而筑,亭为方形四角,单檐歇山造,其北挑出水面而筑,四周安装有明式砖栏,亭前水边置有一峰名“印月”,峰石中的涡孔倒影池中印有的一轮明月,在此不管月半中秋,有无明月当空,均能赏月,娱目谴兴。这种借景手法亦为他园少见,别匠具心。《世说》:“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即濠上,濮,水名,古人观鱼之地。此处借以为名。刘氏时称此亭为“掬月亭”。亭侧池畔立有一石,倒影池中如圆月,名印月。盛氏时名“濠濮想亭”。今易名濠濮亭。
曲溪楼临水而建,楼高二层,单檐歇山造,楼只有前半爿,下为过道,狭长,进深仅三米左右,南北长十余米,但入楼后并无穿行过道之感。楼内窗框门洞形成了一幅幅美妙的框景,真是人动画也动,步移景亦移,令人叫绝。《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亦即曲水,此处为借用。刘氏曾名“攸宁堂”,盛氏时楼名曲溪,曲溪之名沿用至今。
从曲溪楼北行,有水榭名“清风池馆”,取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意而命名。水榭向西敞开,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借以为名。建筑为水轩形式,单檐歇山造。刘氏时称垂杨池馆,盛氏时改名为清风池馆,昔署匾曰“清风起兮池馆凉”。举目四望,园中山池风光又呈现眼前。清代杨沂孙有联:“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
五峰仙馆是留园里最大的厅堂,五开间,九架屋,高大豪华,硬山造。由于梁柱及家具均以楠木制作,俗称为楠木厅,厅内装修精丽,陈设雅洁大方。无愧为江南厅堂的典型代表。此处旧为徐氏“后乐堂”,刘氏时扩建为“传经堂”,因盛康从文徵明停云馆中得峰石放在园内,故名“五峰仙馆”。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雨过天晴图”。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这块大理石是从相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苏州的,听导游介绍它的估值是无价之宝。
五峰仙馆东面的揖峰轩,建筑为硬山造,揖峰轩朴素无华,外观二间半,实质只有一间半,结构别致。北面粉墙上深色的窗框,将天井中几块石峰,数枝翠竹构成了一幅幅精致的小品画,其画意可与板桥墨竹相媲美,此轩处于东西两个大厅之中,为园主读书、作画、抚琴、奕棋之所。此建筑西有一湖石名“独秀峰”,轩前庭院称“石林小院”,庭院内有晚翠、迎晖、段锦、竞爽等太湖石峰,园主痴石,借用米芾拜石典故,取宋代朱熹《游百丈山记》中“前揖庐山,一峰独秀”之句而命名。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旧时园主对奇峰异石的钟爱之情。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不管是阳刚十足的黄石,还是线条柔和的湖石,其质朴而坚硬的品质,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眼中,早就被赋予了人文的精神。因此,在构筑文人山水园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时,石就作为文人作为抒发情志的绝好对象,成为造园不可缺少的第一素材。
汲古得修绠以前是书房,建筑在五峰仙馆西,硬山卷棚造。唐韩愈诗:“汲古得修绠。”《说苑》:“管仲曰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绠 ,井索也。修绠,即长索。意思是,钻研古人学说,必须有恒心,下功夫找到一根线索,才能学到手,和汲深井水必须用长绳一样。盛康据此改名为“汲古得修绠”。
“还我读书斋”庭院位于五峰仙馆与林泉耆硕之馆两大厅堂之间的狭窄地带北侧,为一独立封闭、自成天地的幽静小院。“还我读书斋”的斋名取意于晋代陶渊明《读山海经》之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之句。书斋为硬山顶两层小楼,硬山造,坐西朝东,斋悬匾额“还我读书斋”。布局大有讲究,斋前有回廊庭院,院中置湖石花坛,植有乔木、黄杨,树姿苍劲,翠荫遮天蔽日。可以料见当年的主人,既享受热闹,又充分保持宁静,“令游人莫知于此”,可谓是古人的心机之所在了,留园的主人们便成功做到了这点,在这样幽静清雅的环境里吟诗作对,大隐隐于市了。此处在刘恕时称“还读馆”,盛宣怀时称“还读我书斋”。
进入这道门,前往留园的东部花园,首先见到的是一条长廊,其右手边就是“林泉耆硕之馆”。进入“林泉耆硕之馆”内,从建筑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鸳鸯厅结构的建筑。鸳鸯厅在建筑上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外观是一个大屋顶,而室内则分成两个屋面;二是一间大厅用屏门或纱隔、飞罩分隔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便不同季节或供男、女宾分别使用;三是两个区域的梁柱、铺地等建筑装修以及家具布置均有明显不同。馆内布置着香妃榻、红木架穿衣镜以及大理石座屏,显得简洁而典雅。林泉耆硕之馆北厅是观赏“留园三宝”之一的冠云峰的佳处,南厅正中屏门上刻有“冠云峰”图,是清末的作品。中间石库门上有“东山丝竹”四字门额。“林泉耆硕之馆”是留园东部的主体建筑,为盛氏时所建。林泉者,指山林泉石,游憩之地;耆,指高年;硕,有名望的人。这里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
我们站在林泉耆硕之馆的门前,迎面就是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傲然挺立在眼前,另有瑞云、岫云二峰拱立左右,合称为“留园三峰”,三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林泉景色。巨石的四周是亭台楼阁,好似众星捧月一般将巨石围绕其中,这就是号称江南三石之一的“冠云峰”,而其周围的建筑均被园主人用相关的名字命名,阁叫“冠云阁”,楼是“冠云楼”,亭为“冠云亭”,廊唤“望云廊”。冠云峰是留园“三宝”之一,重5吨,高6.5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假山湖石名峰,也是太湖石中的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瘦是说这块石头苗条修长;皱指石头的表面有花纹;漏指雨水不会积存在石头上,顺着孔隙很快就会流出来;透是说石头上有很多孔洞,玲珑剔透。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郦道元的《水经注》有“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之句,冠云峰之名即由此而来。
冠云峰后之楼名“冠云楼”,建筑为三开间五架屋,东西两面又各接一间四架屋。此楼为观冠云峰而设,可登楼南望,一览院内全景。盛氏时楼曾名“云满峰头月满天楼”。楼下名“仙苑停云”,意思是说这座云峰停留在此,宛然蓬莱仙苑。正中壁上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化石上鱼鳖宛然,鳞甲生动,两旁四块大理石山水挂屏,俱合画意。
冠云峰周围水石台馆都是为了观峰而设的,统一以“云”字来命名。冠云峰东侧有六角小亭名“冠云亭”,为六角攒尖,顶部饰有如意桔子。冠云台实际上也是一座亭,建筑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造。
佳晴,宋范成大诗“佳晴有新课”。喜雨,春秋谷梁传,“喜雨者有志于民者也。”快雪,王羲之帖“快雪时睛”。都是指对农田有利之意。这里是指四时景物,不论晴雨都好。“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为单檐歇山造,在原盛氏亦吾庐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阴符经》“至乐性馀,至静则廉”。昔王右军生平笃嗜种果,谓此中有至乐存焉。盛氏时亭外皆植果树,园主取名“至乐”,即袭此意,主人能兼永叔右军之乐,主人之乐至矣。今果树虽无,但此处景物疏朗,使人胸怀宽畅,心情快乐。亭为六合舍顶,系仿天平山范祠御碑亭略变形而成,解放后重建。
西部假山为苏州园林中较大的一座假山,漫山枫林,高出云墙,山上建有“至乐”“舒啸”二亭,下临清流,亭为圆形攒尖式。此处环境僻静,极富山林野趣,再现了苏州西部丘陵地带 的自然风貌。盛氏时此处为“月榭星台”,重建后借以陶潜《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诗句为名,改名“舒啸”。
“又一村”在园之北部,借陆游诗“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取名。亭为正方形,单檐歇山造,解放后新建。“又一村”三字盛氏时即有,开始系指东面一片,即“花好月圆人寿轩”,“少风波处便为家”,“亦吾庐”这一范围,后开辟西部,通常指西面一带。因广植梅林,并有绿杨、桃杏、菜畦、豆架,富有田园风味,故名。此处环境恬静,颇有乡村田园风味,昔日果圃蔬畦之处,今陈列着数百盆朴拙苍奇的盆景。
从“又一村”走到“活泼泼地”,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林中流出,在水阁下隐去,穿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流水、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的活泼生气,实为人工创造自然的妙着,一派山林田园风光与中、东部精美华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体现了全园布局上的高妙手法,作为古典园林的代表佳作,将永远长留天地间。“活泼泼地”为水阁建筑形式,或称水榭,单檐歇山造,四面环有走廊。“活泼泼地”是留园最西边的一座横跨溪上的水阁,也是溪涧景色的收头。依据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而取名,盛氏时即有。
在留园内靠近出口处的一组建筑,是盛家祠堂。盛康在得留园后,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建立义庄,额为“龙溪盛氏义庄”,祠堂为义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留园大门西侧。祠堂共分四进,前二进今辟为卖品部,后二进为楼,楼两侧建有烽火墙,楼下大厅今辟为留园展示馆,展示介绍留园历史和文化艺术。
我一边在游览,思想却穿越到了悠久的古代,当时一些官僚引退后回乡所建的私家花园,他们的初衷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们不爱人来客往的世俗应酬,而喜欢闭门谢客,独自在自己的园中玩石赏月,经营花草,以重归自然、寄情山水的隐士理念来追求一种隐居的生活。其实这座留园完全是在营造一种氛围,园林的建造不只是为生活提供休憩的地方,更像是一种文化和意识的寄托。一片空地,开池堆山,植树种花,每个细小的处理都是经过精心推敲的,不为别的,只为从每个角度来观看这个院子都是一副完美的山水画,而每幅山水画却又充满诗意,得到那种心灵交流的感觉,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还存在着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园林,能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还真的需要感谢这些古人的智慧和用心。
上一篇:江苏苏州博物馆游记
下一篇:深秋自驾向南行-苏州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