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印象
去年匆匆而过,短暂停留,留下很多念想,于是今年重访。
五一广场的繁华,“列肆招牌,灿若云锦”“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围绕着国金大厦,国金街、坡子街、火宫殿、太平古街等地方,毗邻而居,烟火繁盛,人流如织。时间原因,到达太平古街时,贾谊故居大门紧掩,甚为遗憾。这个“才调更无论”的书生,一腔热血去面圣,然而,“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大概从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他不属于这里。或许,长沙,更适合他。若他有灵,看到太平古街的烟火繁盛、人流如织,他会颇感欣慰,这正是他想要的国强民富、国泰民安!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或许是时间不对,没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没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没有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许是时代变化太快,环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滔滔北去的湘江!毛主席的大型石雕,神情中有忧虑,眼神中充满坚定,若他能看到现在的长沙,“当惊世界殊!”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盛世,如你们所愿!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爱晚亭的枫叶,尚未红遍;雨中的岳麓书院,显得更为厚重。中国古代的书院,如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等,既具备教育的功能,又承载着文明传播的职责。文明在这里延续,思想在这里碰撞交锋,岳麓书院的“朱(朱熹)张(张栻)之会”和鹅湖书院的“朱(朱熹)陆(陆九渊)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佳话。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荆楚大地,俊采星驰,湘赣之滨,英雄辈出。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陈庚、肖劲光、粟裕、谭政等湖南籍的新中国元勋,印证了“无湘不成军”的传说。开放自由的书院文化,孕育了开放、自信、大气的湖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大,都是开放性的大学,没有高楼大厦。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许,岳麓山下的三所大学正是如此!
烟火鼎盛,书香弥漫,英雄辈出,于斯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