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灌口,厦门西大门
历经千年,历史悠久
这里有驿楼、有大厝
曾经信使往来、商贾云集
也曾演绎过波澜壮阔的革命
走进灌口
拾起这颗厦门岛外的遗落明珠
与老街相遇,感受人间烟火味
厦门北部多山地丘陵,在北部群山中,与长泰接壤的正是仙灵棋山。
仙灵棋山海拔936米,横亘于灌口与长泰之间。山峦环抱着滨海平原,小村庄在庇荫下得以繁衍生息。
(灌口仙灵棋山麓,宁静祥和的田头村)
田头村位于灌口镇西北仙灵旗山麓,由大岭、田头、仙景、洋坑、枋塘五个自然村组成。
仙灵棋山脚下,田头村道路坦荡、阡陌纵横、屋舍如簇,是诗意的田园之地。
(田头村街道一角)
这里依然保持着原生状态的田园风光,走在路上,时不时可以看见路边种植的瓜果蔬菜,沉甸甸的果实从庭院探了出来。
从田头村的主道路直走约一站的距离,有一个叫“仙景村”的地方,此刻正值晌午,孩子们在家门口的大树下吃饭。
带着安全帽的爷爷侯在车旁,等着和他的老伴出门。
仙景村靠山,土壤松软,山泉水终年不绝,除了各色瓜果蔬菜,也非常适合槟榔芋的生长,成了家常必备的主食。
(仙景槟榔芋)
闽南普渡节日,仙景村的村民会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包粽子,话家常,祈祷平安顺遂。
石阿姨天不亮便早早起床,为包粽子的食材做准备,她烧起柴火灶,开始炒制糯米。
炒制时加入了槟榔芋泥,这使得粽子自带一股芋香,再包上红烧肉、虾仁、鹌鹑蛋、香菇等,小火蒸上半小时。与唇齿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若是你刚好路过,朴实的村民会邀请你进来吃饭,品尝新鲜出锅的粽子。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灌口深青村的古驿站是目前国内仅存不多的古代邮驿遗址之一。
(深青驿遗址)
这是福建省内唯一一处保存完好无损的、有千年历史的古驿站
驿站始建于宋朝,原址位于灌口街东面的鱼孚,元朝时期迁移至深青。
深青驿站包含了驿道和驿楼,现在的驿楼是深青村的东边门户,楼前古桥尚存,底下是缓缓流过的深青溪。
(深青古桥,建于南宋时期)
紧紧挨着驿站的是一座古庙。
茂林庵,取茂林修竹之古意
灌口镇村村都有古庙宇,这座名为“茂林庵”的古庙,大概是最有名气的古庙之一。
穿过“驿楼古地”,就是驿口街。
驿口街,这条长不过500米的道路,从南宋开辟驿道兴起,历经八百年的历史,连接深青古桥至泽深宫,曾经车水马龙,是厦门少有的古街道。
(驿口街上,放学的小学生)
古街的许多老建筑已被拆除,仅保留着少数遗址,例如深青驿馆遗址,仅剩一处残存的废墟。
驿口街,大部分古建筑已经无人居住
数百年后,时移世换,繁荣街市消失在岁月中。如今,老街的居民,安逸地生活在这一方净土。
现在的深青村,仍保存着许多古色古貌的文物,虽然有的是残墙断壁,却是沧桑岁月的历史见证。
在这里,脚下走的每一步都是历史
明清时期,厦门的商业中心不在岛内,在灌口。而灌口的核心便是这条长约一百余米的街——灌口街。
(灌口老街街景)
灌口街顺山谷而建,汇集了各行各业的商业人。解放后的老街同样热闹,若是赶上圩日或供销社的物资交流节,便是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如今的老街反而清净了许多,村民们把老房子翻新,街道上铺设了水泥,但仍能从一些痕迹中遥望当年的景致。
穿越街道,棉被店的店主正在加工订做的棉被,食杂店的店主守着门店,沉浸在手机的乐趣中。
(灌口棉被店)
(灌口食杂店)
街道两侧都是一小间一小间的店铺,由于不担心没有生意,店铺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招牌和装饰。
灌口街沿街店铺
摩托车是村民们出行的好伙伴,买菜,接娃,在狭窄的街道上穿梭自如。
菜市大概是一条街的灵魂所在,买菜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也孕育着每一道餐桌上的美食。
灌口街与凤山庙路的十字路口,有一棵古榕,已经说不上年纪了,但是你说灌口老街的大榕树,准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大榕树,错不了。
这颗榕树底下,有灌口人津津乐道的小吃,周宝珍卤味、爆烤鸭、姜母鸭、薄饼、烤串......在灌口,几十年的小吃店遍地都是。
天渐渐黑了下来,街道两旁的店家亮起招牌的灯光,熟练地招呼着老饕们进店,本应“回巢”的人们,在杯箸间寻找精神的归属地。
狭长的街道
参差的屋舍
老旧的建筑
朴素的人们
沉淀着的
是一座城镇的历史变迁和祖辈的传说故事
守护着的
是方寸间难得的烟火与清净
上一篇:那座岛,还好
下一篇:去泉州感受浓浓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