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开元寺—闽台缘博物馆—清源山—洛阳桥—“看戏”
开元寺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如是说。来到泉州,开元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文化景观。
这个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东西塔作为古刺桐最高的建筑,曾经作为刺桐最主要的地理标志。
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
寺庙内设“弘一法师纪念馆”。“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嘉兴平湖人,生于天津,艺术教育家,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大师才华横溢,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
寺庙东侧设有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主要陈列着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随出土物。
望着这艘宝船,令人仿佛置身于宋代时期,望着扬帆起航的船队从刺桐港出发,浩浩荡荡地向远方驶去,气势磅礴,恢宏大气。
开元寺,闹市之中的清幽之地,红墙飞檐,蔽日古榕,席地而坐,便能涤荡所有的浮躁和不安。
闽台缘博物馆泉州的博物馆很多,最著名的当属闽台缘博物馆了,它位于清源山下,泉州西湖之畔,是反映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专题博物馆。
主体面积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 ,体现闽台两地血脉相亲、文脉相承、风俗相通等特征。
闽台缘博物馆主体建筑的入口门厅的火药爆绘壁画,高18米,宽9米,是著名的泉州籍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先生的作品。他以中国人的古代发明——纸和火药为材料,运用现代行为艺术演绎着海峡两岸亘古不变而又历久弥新的文化主题:同文、同种、同根生。
在闽台缘博物馆的各个展馆中,展现闽台两地共同的民俗风貌,详尽讲述了闽台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和分而不断的同胞情谊。
清源山若得一日闲,山中品千年。清源山不仅是泉州人的母亲山,也是泉州的一张名片。所以到了泉州,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清源山。在山林里悠悠行走,呼吸天地精华,灵魂和身体都在路上。
早就听闻清源山埋藏着许多文化,逝去的历史都埋藏在山中,尤其是山中的石刻,仿佛在给我们讲述千年来的过往与变化。在清源山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个抬头,一个转弯,或许你就能和某个历史人物不期而遇。
清源山中大自然宏伟的气场,石像、摩崖石刻宏大隽永的纹路,皆堪称气质宏伟,颜值不凡。
宋代老君造像、瑞像岩释迦造像、赐恩岩观音造像、千手岩释迦造像、弥陀岩元代弥陀造像、碧霄岩三世佛造像,这些石造像组成了清源山石造像群。
▲宋代老君造像
▲瑞像岩释迦造像
▲赐恩岩观音造像
▲千手岩释迦造像
▲弥陀岩元代弥陀造像
▲碧霄岩三世佛造像
清源山的山道,自古以来就是泉州人文荟萃之处。泉州古人们在此畅谈古今,论国家大事。这些山道又有多少人走过,千百年来,又有多少石刻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诞生,成为这历史名山的一份子。
在众多的文物胜迹中,清源山的摩崖石刻无疑是其中最具沧桑神韵的一大精粹部分。走进这片真正古老的生命群落,就能跨越时空感受古人“石为纸,刀为笔”的情怀。
▲张瑞图——道教圣地
▲弘一法师——悲欣交集
▲俞大猷——君恩山重
▲米芾——第一山
▲马负书《丙子春日游弥陀岩即景十韵》
到山中瞻仰山中“圣贤”,和历史来一场时空对话。“老君岩”、“弘一法师舍利塔”、“三世佛”、“摩崖石刻”……这满山的文化印记无形中引导着我们。寻一闲日、去感受这山中的千年文化。
泉州洛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图中的巨大雕塑是现代人为纪念主持建桥工程的北宋泉州太守蔡襄而建造的,他站在桥头,似乎一直注视着在造福人类的功德建筑。
走在桥上,这沧桑的巨大石板无不显示着:洛阳桥是一道无法复制的风景线,一石一刻都值得细品。
潮水退去后,在洛阳桥上看了桥下忙碌采蚝的渔女。
在泉州,一定要去看一场戏,品尝这座古城丰富深厚独一无二的文化盛宴。这座古城的戏曲文化亦异彩纷呈,斑斓多姿。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传唱不衰,饮誉海内。
▲南音,中国式优雅。
▲梨园戏,领略一回古人生活。
▲木偶戏,神与人间的摆渡者。
▲高甲戏,民族记忆。
▲打城戏,“和尚也唱戏”。
一篇游记并不能道尽泉州深厚的文化,泉州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去。如果想探寻历史,不妨亲身到泉州走一走。只有来了,才知道它有多好。